豆瓣评论

  • Kreuzberg
    已经和艺术家无法产生共鸣 02-06
  • 可以
    我明白 在一小段时空里 我们交付了彼此的孤独 又用信任添补了它06-12
  • 伟大的伟
    我带着一种预先设定的心情买了这本书,就是带着手绢走进影院特意去看“妈妈再爱我一次”的那种家庭主妇的心情,内心澎湃着想哭死自己的激情。但才看了个头我就发现被骗了。摇滚女歌手,至少这个摇滚女歌手整个就是一假模三道的田原,你读过双生水莽吗?你应该读一下,那是治疗各种皮肤病的秘方,皮肤上能长出来的疮痘都会随着鸡皮疙瘩的剧烈运动而被摧毁殆尽。读的前几页,我就开始迷惑,以为自己翻了一本电话黄页,上面全是名字,各种名人的名字,但跟Patti有什么关系啊,我真想问她。这个结果就是导致其他的文字只是连接这些名字的连接符。整篇整篇的名字啊,而且怎么着这本书也应该是重点在那位死去的摇滚女歌手的男朋友身上啊,可事实上她整本书其实都在写自己,各种人造苹果光打在自己的脸上。Patti确实过了很多苦日子,从01-11
  • 大米
    “一切通向彼此,我们成为自己。”帕蒂的文笔浅淡却朴素有力。07-02
  • 成知默
    2017年已读030:“一切通向彼此,我们成为自己”,朋克教母帕蒂•史密斯与摄影大师罗伯特•梅普尔索普的狂飙青春,他们是各自的缪斯,经由彼此完成自身;他们是最契合的同路人,始终肩负彼此的孤独、梦想与信任。赤裸而坦诚的追溯与记录,光明与幽暗交错,温柔与暴烈并存,帕蒂以此践行对罗伯特的承诺,也是对彼此成就、命运交织的一生最好的报偿。众星云集的时代,席卷一切的文艺浪潮,一个个熠熠生辉的名字在她笔下焕发着别样的光芒。03-23
  • H!karu
    切尔西酒店之于Patti,东村之于迪伦。混迹在地下俱乐部,摄影棚闪亮脏乱的日子。你住进我的灵魂,存于我的诗歌里。02-09
  • 夸梅@勒布朗
    虽然并不喜欢教母的歌,但教母的文笔真是了得,远非现在这些躲在豆瓣上码些不痛不痒小清新文字的写手可比。05-08
  • 我挖卡
    想到一个平胸老太太满脸皱纹一个字母一个字母敲这种字儿我就不知道该说啥了。10-14
  • jj73浅之
    真是一个随便一段都能让人飙泪的故事04-13
  • 越仙人☮
    大半个月内我的生活完全被她所包围,在等人的餐厅偷翻,在地铁里边读边哭,在唱片店淘有他们共同记忆的唱片,等到翻完这天终于能畅快的嚎啕一场,为错过的时代,为老帕蒂的童话,为追寻艺术之路上交换孤独与信任、拿全部青春相互扶持的恋人,为被艺术俘虏纯真不死的孩子。11-27
  • Doublebitch
    写日记的习惯真好,至今能记得儿时看过的书、去过的饭馆,写的时候肯定跟又经历了一次一样12-24
  • 李草木
    他们年轻。他们相爱。直到他改变性向,也不曾改变对她的爱。11-19
  • 鹿梦二
    很好看的一本书,写的极美。这世上惺惺相惜的神的孩子们就应该美好地在一起,超越世俗能够定义的一切。11-29
  • 欢乐分裂
    那个由兰波和波德维尔精神滋养的桀骜孩子,回顾那个风云变化、群星闪耀的年代,竟如此平静淡然从容,这就是时间的力量,她经历生死病痛,目睹爱恨别离,到最后她将一切归于“只是孩子”;六、七十年代真是一个无比辉煌的时期,书中照片都太有范了!配合最近重温,读来感慨万千,想起她纪念cobain的《about a boy》。12-23
  • 六十年代。纽约。摇滚乐。LSD。安迪沃霍尔。性。艾滋。毒品。艺术。青春。01-03
  • 柴๑猫
    有些人天生叛逆 但却单纯甚至有点儿笨拙 更有无限的创造力01-07
  • 胡蝶
    读到一半的时候读不下去了,字还新,哭湿了整整四页纸。为那些个同我一起在我们尚未察觉却匍匐而过的密网中的同伴,为一些烛火般的青春,为自由,为帕蒂,为罗伯特,为了我自己11-07
  • 徐内向
    "我们象穿越雷区的孩子一样单纯而危险。在艺术与梦里,你应该狂放不羁地继续前行;在生命里,你应该公正而不为人知地活着。” 一直记得你的这句话,谢谢,帕蒂。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