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评论

  • wjpo
    买了一堆保罗索鲁,这是第一本。01-04
  • Berlinka
    终于看完了这本600多页的地中海游记。旅行结束的时候,体验却没结束,保罗索鲁每日结束前如苦役一般记下当天的见闻,是一种经年累月的训练,完成的如此高超,以致于把虚构当成了见闻,现实当成了戏剧。地中海之旅犹如博物馆参观,没有错,但有意思的永远不是参展品,而是博物馆里的保安,窗外的大树。地中海的魅力就是这种即兴的乱糟糟。10-15
  • 齐婴宁
    对我来说3.5分最合适,但是谁让他是保罗索鲁10-21
  • 小泽圈圈
    古老而不驯服的地中海,从来充满机遇和挑战,从不让人轻易遂愿。看到老练的旅行作家也会在漫长的旅途里意外频出、偏离路线,我就放心了哈哈哈!01-04
  • 在生活de路上
    看的作者的第二本书,终于配了两张地图,不用边看边百度了。想看《在中国大地上》,真想让作者体验体验中国高铁~多么轰轰烈烈的地中海国家历史,如今今非昔比呀!作者太有勇气了,亦或者是当时的大国自信~12-12
  • javi
    The grand tradition of travel writing in English is alive.12-16
  • 你不懂我的自由
    毒舌功夫发挥得不够啊,保罗索鲁先生03-15
  • 抵门杠
    从直布罗陀起并结束的环地中海之旅,是我一直梦想而未得的奇幻旅行。写人写景也写城市:有来来往往匆忙的过客也有定居于彼的充满希望或绝望的居民们。丰富多彩令人向往。书的最后把这个系列的游记标注在了地图上,看起来太有趣了。03-26
  • Prank Ocean
    “丹吉尔是个谜一样的城市。当你揭开谜底的时候,也就是你离开的时候了。”但我觉得还是美国深南之旅最好看03-30
  • 欢休
    两周时间在上下班路上读完。起点终点固定,重复单调的上下班路线,自由随性的旅行者,独特的对照。保罗索鲁时时尖刻,偶尔温情,是个有趣的人。06-30
  • 碧月清风
    没有既定目标却又常常在途中收获意外惊喜,这是旅行和游玩的本质区别。带着书本旅行,在颠簸的大巴上,在一个人的夜晚,这样的阅读总是被作者随时与途中遇见的事物发生联系。索鲁是个积极的旁观者,他与地中海各国家民族操着不同语言的人交谈,他提问,他记录。整个旅行完全没有主题,是随机应变式的旅行,途中他总是随时改变主意改换行程,他坦承是在过自己想要的生活,地中海那么大,他只是到处去看看。他钟情地中海复杂交融的文化,仅限于沿岸地区,这也是他此行的初衷。旅行,应该是一个人的独行,这是本书作者的体会,也应该是那些行走天涯的背包客所奉行的法则。06-11
  • 撞强
    保罗索鲁环绕地中海执行,赫拉克斯勒北柱到南柱,两柱之间其实仅仅隔了几英里的直布罗陀海峡,但是作者环绕了几乎整个地中海,都是地中海沿岸,有现代的西班牙,法国,意大利,也有暴乱横行的艾尔巴尼亚,土耳其,以色列,有安详点的突尼斯,也有战火纷飞的阿尔及利亚。作者用了一年多的时间,不乘飞机(中间在希腊返回家里,然后又重新开启行程),坚持借助火车,汽车,轮船这些交通工具,实地探访地中海沿岸的各处风情,民俗,风气,不以欣赏景观为主要目的,更多的是同当地人交流,去看看当地的本来面目。非常赞赏的旅行态度。很喜欢他的作品,也很喜欢他的旅行态度。推荐。09-14
  • Mafada0708
    又是一本望梅止渴的书,一周内跟随作者漫游18个地中海国家。对作者来说,当时当地的人远比风景更有吸引力。地中海的魅力没有因为作者的“毒舌”打折扣,只是让人更加心生向往。离作者旅行的上世纪八十年代已过去20多年,这个世界有没有变得更好些?边读书边在微博查看这些地点目前的状况,中东依然战火纷飞,而满目疮痍塞浦路斯已恢复到热门旅游景点,等自己去的时候又会怎样?09-05
  • ly的读享生活
    有关地中海的这部游记也很好看,差不多等于在现代语境里去理解古代欧洲历史,而且有些地方也写得很辣,比如有关同性恋的看法,法国、希腊、西班牙、叙利亚。12-25
  • 李娇娥
    本书写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因此旅游方面的内容已经不具备太多参考性了,作为田野调查来看也比较缺乏系统性,不过因为是沿线旅行,倒是能循序看出相邻地区各方面的微妙区别。以及三不五时出现的一些名人小八卦还挺解闷的。07-10
  • oceaneagle
    六百多页,也看完了。很喜欢。再一次印证了,游记好不好看,关键在于写的人是不是有趣、丰富,是真的丰富,有作者自己的眼光而不是拼贴趸来的二手信息,或者为了打扮自己按捺不住地吊书袋。03-03
  • H3O | 船火儿
    据说是最好看的一本。连看两本地中海,也不知道这辈子能不能去。0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