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评论

  • like Journey
    作为心理学入门的科普读物来看,可以了解一些基础的心理学概念06-16
  • Frank
    本书由《有效努力》p87:作者做了一项实验,实验中临床医学家帮助那些在校成绩不佳的学生重新定义自己面临的学习挑战——从“我做不到”变成“我只是需要掌握学习窍门而已”。通过这种转变,学生们新学期的成绩得到了提高,而且辍学率也随之降低。戴维·迈尔斯《我们都是自己的陌生人》电子书p336:控制我们社会行为的心理过程与解释我们行为的心理过程截然不同。更改的解释可能会因此忽略实际上指引我们行为的内在态度。《具身认知:身体如何影响心智》p172,《好奇心》p20推荐。本书最重要的观点就是作者通过实验发现了“我们常常是自己的陌生人”这个理论。07-10
  • enna
    李松蔚推荐,讲了精分、动力心理学、聚焦疗法、行为疗法、叙事疗法的概念和优缺点。11-29
  • Miss Tiger
    有些内容在最近读的书里反复印证,特别特别高兴!10-28
  • Rovere
    看名字好像心灵鸡汤,如果不是因为看了其他友邻的诚意书评肯定不会读。很多地方都很有意思,不过也有些地方可能是因为中西文化差异,无法体会。08-04
  • 失忆花猫
    意料之外的有点好看,一开始看到书名还以为是什么教人发觉潜能的心灵鸡汤之类的,但被书封的一句话勾引还是买了,结果发现其实是本很有意思的心理著作,一本正经的讨论了涉及到精神分析和潜意识的话题,客观地表达了作者自己的观点,没有一口咬死,但算较有说服力。很长时间没有看让我这么受用的书了。06-28
  • 文森
    2018年7月。外国人写的东西,逻辑性总不能令人满意,不知是文笔本就随性,还是引进选材质量不佳,还是翻译的锅。此书还不错,核心观点很受用,但废话太多,也就是三四十页足矣。认知自己,包括(1)经验的回溯 和(2)深处的挖掘,两个方面。前者是意识的,后者是潜意识的。前者无需技术支持,后者则在心理学专业范畴,而“适应性潜意识”大概可算一个理论代表,的确是能够对自我认知有帮助的知识。这一部分潜意识甚至有独立的分析和情绪控制功能,发见至此是难得的。启发性似乎逊于《少有人走的路》,可能是自己成长了,门槛高了,口味叼了。书籍终究是读物,哪怕作为信仰,也只是象征。成长终究是自己的事,主动思考,而不要指望靠书本来推进。07-26
  • 刘建鸿
    严重推荐,无论广度深度前沿文笔幽默感。可能会有些人觉得不够实用,或许吧,不过已经非常了不起了。人能够认识自我吗?为何如此困难?这本书主要介绍了适应性潜意识(非弗洛伊德的动机潜意识)的影响。10-04
  • 人生无聊才读书
      当然,我们宽容变心,是因为它是自我成长的必然过程。唯有经历这一过程,我们才会更加清楚自己到底需要什么样的爱人,如何找到这样的爱人,以及如何完善自我去匹配这样的爱人,或者,如果我们的卑微永远不足以和这样的爱人携手同行,又该如何调适自我以适应正常的生活?因此,从本质上说,我们嘉奖和期许的是个人成长,而不是毫无原则地对滥情或移情别恋说是。02-14
  • 盒裝CD
    2014(17)本书以理论为主,一开始本着实操去的,结果只有最后一章的最后两节是实操,剩下的基本都是理论,主要讲述适应性潜意识难以抓寻,同时对行为有很大影响,最终告诉我们可以通过意识来改善适应性潜意识,最主要的在于行动,行动改变意识,慢慢形成新的潜意识……纪中展推荐10-30
  • CaptainZ导导
    “读了那么多道理,可是还是没办法改变自己的人生。”这本书就是典型。罗列了一大堆美国男大学生群体心理实验结果,很有企图心地想要把进化心理学与所有领域整合起来,最终的解决方案是:尽力了解你自己,并且运用叙事疗法吧。04-11
  • 旧居
    有意识的思考和潜意识的反应,对应的就是卡尼曼的慢、快思考。潜意识以简单高效的运作,承担了大脑的大部分工作负荷,为需要消耗大量专注力的意识思维保留更多载荷能力,这似乎既是人类大脑进化的重要原因也是进化的显著结果。不过,对于作者认为要用行动而不是自省来改变潜意识运作,多少还是有些吃惊。倒是《习惯的力量》沿着这个思路给出了一个不错的方法。尽管作者想以通俗方式写一本科普书籍,但还是写得比较专业化了一些。翻译不太好也是个问题。0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