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读书
阅读
首页
读书
人文社科
抽象与移情
反馈
书名
抽象与移情
作者
沃林格
格式
PDF
评分
8.5
ISBN书号
9787802515567
出版年
2010-9
出版社
金城出版社
页数
118
定价
28.00元
装帧
平装
标签
艺术
豆瓣评论
fishland
由自我产生与作品的意义关联,同时自我也损害着对作品的享受。天生具有从时间性和不确定性中抽离出来追求永恒性的人以其摆脱自我的本能追求着几何抽象带来的必然律和凝固性,获得栖息之所。希腊青铜时期风格和狄比隆风格的相对应,多利安人庙宇的威严感与爱奥尼亚人庙宇的生命感,从民族到时代的精神维度。一个很蠢的我的迷思,想要如此去创造和只能如此去创造之间的渗透性,如果皆是出于本性,为何要分离合规律性和合规则性,如果不能分离两者,为何还要预设自然主义的移情和造型过程的抽象?读的时候一直想的却是卢梭那句话,人生而自由,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
03-25
要命的亚
这本书看了好些年,听了张坚先生的讲座。对形式分析和贡布里希学派的概念更清晰了。那本书待读 新年计划
01-01
einsteinliu
已经很抽象了,翻译的还烂,白白浪费一本好书,最搞的居然全书几十幅插图一起堆在书的最后面!而且没有任何提示,没有一点点防备,看完书发现最后有几十幅插图……沃林格要被编辑和翻译气活了!当然沃林格的思想还是可以的,可惜没有好好的成体系发展,没能获得和移情说相同的地位。
07-13
austerlitz
心理学的切入点很好,尤其是对早期北方装饰艺术的心理基础的解释。但对比层面比较宏观,有时难以解释各种实际的艺术史现象。
04-18
St. Crescendo
哈,德勒茲多次提到此書,譯者還是Annie的導師大人,想念Annie同學呢
03-26
柏拉不图
很有见地!但是为了阐释早起艺术的抽象风格而把模仿自然视为非艺术似乎值得商榷。
06-01
微笑迦朵
关于以平面展现立体的部分,似乎也适用于电影。
10-25
喬
这么别扭的书我也读过……
09-16
小砂
很认真地说1987年的译本就算是“经典再版”也应该把翻译文本梳理得更加简洁明了一些,说“德语写作就是那么晦涩难懂”的是在逗我吗?里面的语法和用词根本就不是现代汉语好不好。白瞎了一本牛逼的书……
08-03
malingcat
考虑到民族主义思潮的时代背景,对作者的立场就心领神会了。抽象与移情是个很好的点,但不能完全从心理学上找依据。本书的历史贡献不容否定,时至今日也不必神化了。
03-17
大旗虎皮
该书是1987年版的再版,沃林格的早期作品,不过现在读起来,依然很有启发。
10-14
卫析
作为一个学渣我知道这是大一就该读的必读书可是仍然拖到现在。
06-05
不全
《抽象与移情》后遗症:如果你心中涌起巨大的不安,只有“这世上唯一完全符合彻底对称法则的圆形”才能让你获得幸福,那么你是抽象派;如果你在“在离心力与向心力的奇特对抗和均衡中,展开其特定轨迹并回复到原点,富有生气的线条而构成的圆形“里获得了客观化的自我享受,你就是移情派。
10-29
野次馬
《哥特形式论》基本就是第五章的扩写。又:齐奥朗用优美得多的方式表达了至少半本书的主题:“与生命脱节的状态陶冶出一种几何学的趣味。我们转而以稳固的形式、冰冷的线条、刚硬的轮廓来看世界。生成的喜悦一朝成空,万物因过度对称而灰飞烟灭。以“几何画派”之名传世的诸多疯狂之作,很可能就是抑郁症的静止倾向恶化所致。形式之爱暴露了对死亡的癖好。我们越是悲伤,万物就越是静止,直到一切被冻僵。”此外此书编排有点奇怪,王明明是从德文译的,章节标题用的却是英文。
12-28
把噗
《抽象与移情》>《艺术的去人性化》>《反对阐释》
05-06
`2H·莫非鹿。
认真看这种书,老是会想其他事。。。。
06-03
quasix
在沃林格之前,艺术史被归根为技巧的演变史,而沃林格却将不同的艺术风格的差异归结于艺术意志的不同。这种“艺术意志”,是人在面对外在世界时,形成的一种对世界的主观感受即“世界感”,它是先验存在的。而抽象与移情,就是人对外部世界的两种主要的取向,两种审美冲动的目的都是为了超脱外部世界:移情是古希腊罗马式的,人与外在世界的融合;抽象则是原始艺术、古埃及和东方艺术式的,人对外部世界的排斥。在抽象冲动中,世界对人来说是异己的、压迫的,因此抽象艺术:1. 排斥空间,以平面表现为主;2. 排斥实践性和任意性,以几何线型等合规律性的表现,使物象获得永恒的形制。沃林格认为,抽象艺术消除了人对自然的依赖,使艺术成为一种纯粹的知觉创造(非自然的、由内在需要所创造的形式) #读得莫名感动的艺术理论#
02-23
豆瓣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