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评论

  • 击灭
    是我喜欢的题材,但翻译着实有点蛋疼~06-19
  • evanic89lg
    很值得借鉴的参考文献02-27
  • wowo
    东西方对对方的认知全凭想象12-29
  • 方小晨
    也许是翻译的缘故,与作者的另一本《拥抱战败》完全不在一个水准上11-01
  • 梦见了星系
    煽动,狂热分子,种族仇视。 媒介单向输出的年代,美日更容易向群众灌输他们想灌输的东西,放到如今的网络时代,唯一的感慨就是,别被网络上的文章和言论瞎带节奏。 后半本书里日本的“大东亚共荣圈”“净化”“血统的纯正”,看的时候简直读不下去,真心觉得战时日本政府的诡辩和自圆其说不是讽刺,是可笑加幼稚。甚至文中日本那些首相、军官以及学者在发表言论时,引用的十个句子,九个句子都源于中国,就这样还血统的纯正和优越性,还有大东亚共荣圈,一层可有可无的,铺在战争罪恶烂泥上的破纸。 美欧政府利用媒介来传播种族歧视和仇恨,就是放到当下,活生生的例子特朗普(把新冠肺炎称为中国肺炎),还有数不清的事实报道。 至于美国投下的原子弹和燃烧弹,平民是无辜的,但对于战争末期日本人的自杀式抵抗,确实加速了战争结束。04-13
  • gaoheng2011
    道尔一针见血地指出了太平洋战争有着浓厚的种族主义色彩,在西线,美军的作战对象是纳粹,而太平洋战场的作战对象则成了日本人。由于日本的侵略者身份,我们长期忽视了背后的“种族主义”问题,自然而然将自己置于与美国相同的立场,“原子弹下无冤魂”也成了两国民间的共识。但背后的逻辑是完全不同的,对美国人而言,日本人是非人的,是猿猴、虫豸、不开化的野蛮种族,对其进行种族屠杀也并不带来道德负罪感,甚至不少美国士兵及其家属以收集日军士兵的头骨和耳朵为荣。种族主义逻辑始终存在,而且非常明显的感受到美国正在将这种逻辑向中国迁移。蓬佩奥说中国是马列主义国家,这顶多是西线战场的逻辑。斯金纳的发言可能才是美国根深蒂固的东亚观。所以有时候也挺无奈的,如此多理论都在说国际社会如何进化,实际上最野蛮的东西从未远离。01-04
  • 麻烦你,我要鱼丸粗面。
    种族歧视,性别歧视,阶级歧视,身份歧视,财富歧视,知识歧视,理论歧视,宗教歧视,文化歧视,离我们很近很近。11-06
  • 木太南
    以二战中美国和日本的种族主义疯狂为切入点,双方在宣传和实际战斗中,通过将对方去人格化和污名化,让战争决策和作战带上了原始的疯狂色彩。03-07
  • Cynthiastar
    材料和分析太扎实,翻译也非常用心。02-17
  • arieszy
    很有洞见的分析了被二战掩盖的从殖民时代一直延续下来的白人和有色人种的对立问题。也很好的分析了日本从有个被西方歧视的有色人种开始变革,如果继续在白人世界被歧视,但是又开始歧视其他相对不如自身发达的亚洲种族。太平洋战场就一直充斥着这样的双重的种族矛盾,也正是这样的民族矛盾才造就了二战后蓬勃兴起的亚非民族独立浪潮。10-28
  • 坏人伯
    P224早在珍珠港事件爆发前,日本政府最喜欢用一句口号来鼓舞民众:“奢侈是敌人”。更通俗的一句口号则直接说,每天都是工作日,每个公民现在都要像士兵和水手一样,随手听候召唤。在珍珠港战役后,日本把帝国海军的一句口号应用到了全体民众中,愈发象征着平民生活的军事化。这句口号原本是1940年创作的一首关于海军生活的流行歌曲的歌名和副歌,意思是今后不再有周末或休息日了,每星期的七天将从此包含“星期一,星期一,星期二,星期三,星期四,星期五,星期五”。——阅读印象是,作者探讨的是历史事件背后无与伦比的“人类复杂感情”,太平洋战争只是一个背景,而战场上和战场背后展现的人类心理,的确不是三言两语可以解释得清楚的,但作者就是从庞杂的“非主流”一手档案中看到教育、宣传战、学术研究背后深不可测的固有偏见。02-15
  • 罗斯莱
    全书作者回答了一个问题就是,什么导致了二战时参战双方极度的战争狂热甚至种族仇恨,又为什么在停战的一瞬间能够发展成友好同盟关系?——“战争期间占主导地位的偏见的灵活性、可塑性和双面性”,在日本文化中的“鬼”,在美国人眼中的“猿人”、“小男人”等等。同时作者也指出,“战争仇恨和种族仇恨并没有消失,而是去了别的地方”,即出现在冷战对抗中,转移到了中国身上。“战争年代的冷酷无情的种族主义态度将再次在竞争或分歧加剧时出现。”这本书成书于1986年,正值美日贸易摩擦时期,作者观察到二战期间的隐喻重现,果然,“二战是认识现在的核心。”12-10
  • Fal Conde
    太平洋战争是“黄祸”论的坐实和延伸,原本仅存在于太平洋沿岸的小黄人排斥,基由那些来自中西部小城市和乡村,并在广袤岛屿和空中/水域中与日军残酷搏斗的美国普通士兵用亲身经历得到彻底方大,对日作战不再是对纳粹作战的那种路线斗争,而是成为了一种种族/文明圈层级的斗争。日本的最终失败象征了小黄人野心的短期挫败,美人进驻横须贺和佐世保,在军事上构建起了唯自家马首是瞻的防御岛链,在男女关系上更成为了诸多亚洲地区的食物链顶端。这种优势巩固了米人对小黄人地区根深蒂固的鄙夷,强化了他们在东亚人面前的自信,之后在朝鲜和越南的泥潭,更让他们不断确认了小黄人猥琐又奸诈的刻板形象,而背负了屡次与美为敌包袱的亚裔,也只能因此忍受在米国社会边缘和工具人化的社会地位叻10-17
  • 犯罪系数Zero
    二战中有个让人很难堪的修正主义观点,如果你反对今天的白人至上主义,那么你就没有理由反对过去的“大东亚sheng战”。1940年代美国黑人把日本当作有色人种的盟友,黑人领袖杜波依斯公开指责,华盛顿在亚洲的霸权主义。修正派学者零星地提及了太平洋战争中,美国对日本人的种族歧视。这本书是集大成者,全面叙述了这种新史观。当然了,本书作者是自由偏左翼,对日军的战争罪行给了同样多的篇幅揭露,对美日双方各打五十大板。05-07
  • 见识城邦
    普利策奖获奖作者约翰·W.道尔作品,《拥抱战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日本》姊妹篇,偏见引发战争,战争产生仇恨,仇恨孕育偏见,太平洋战争中日本和美国的灵魂挣扎12-28
  • 挂耳珈琲猫
    本书致力于揭示日美双方在太平洋战争期间相互宣扬的种族主义的复杂性。战时,日美双方都沉浸在对对手的歧视性想象之中,而这种想象是建立在自身的“他者印象发展史”上,并在战时通过媒体宣传放大。战后,这一对对方的偏见想象迅速转向了对立面。这一转化看似不可理解,但本质上都只是服务于博弈双方对现实的操控。种族主义只是一种被利用的手段,虽然它确实一直或明或暗地存在着。所以,问题从来都不是“敌人是怎样的”,而是“谁是敌人”。因此,从世界大战转向冷战,美国人眼里曾经日本的“敌人印象”得以被迅速嫁接到中国人与苏联人身上,对日本的种族歧视转向潜流,直到四十年之后日美在经济领域迎来新一轮的博弈再次将这种潜流唤醒。可以说,过去的象征符号从来都没有真正过去,它随时可能在将来适当的时候复苏,并被赋予新的含义。06-11
  • 维舟
    史料丰赡,几有目不暇接之感,可见作者下了极大功夫,对这段历史相当熟悉。原著出版的1986年也正当美日关系再度矛盾升温之际,如今读来,感觉倒是在某种程度上中国取代了日本的位置。不过在剖析这种双方形象的心理根源时,却显示出作者作为历史学者不如萨义德等文学批评出身的学者深入,大体上他的结论是政治正确的,基于一种平等的普世理念,代表着美国人的自省精神(吊诡的是,这可能有逆向种族主义之嫌,因为这其实同样与对象无关),但有时可能因此而忽略了双方一些关键差异(例如将英美飞行员的牺牲与神风特攻队员作类比,但前者并非被迫)。此外,双方的媒体环境也不同,美国即便在战时,舆论管控也不如日本那么严格,因而更真实,相比起来,苏联直至战争末期都极少表露对日本特别的敌意,但这不代表苏日之间就没有种族偏见。0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