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评论

  • Zizzii
    是故意把可读性写得这么低的吗?感觉这本书并没有想要传授知识,只想让内容在少数人之间交流04-08
  • lazy gaga
    小时候的是非观是非黑即白的,那时候读《安娜·卡列莱娜》很不解,为什么好好的日子不过了呢?几年前再读,发觉其实安娜很好,也许再忍耐一下就不是悲剧了。这两年我总是在想这个问题,也跟友人探讨过,她那个丈夫换我估计也忍不了,但是安娜的悲剧难道就不可避免吗?米兰昆德拉告诉了我答案:小说的精神是复杂性。每部小说都在告诉读者,“事情要比你想象的复杂”这是小说永恒的真理。他还说,小说的精神是延续性。每部作品都是对它之前作品的回应,每部作品都包含着小说以往的一切经验。怪不得我都战争与和平,皮埃尔最后不情不愿结婚的时候似乎有所感悟。高老头的最后,年轻人目睹了一切之后,还是一股脑儿扎紧了巴黎的上流社会,我百思不得其解~现在我明白了,巴尔扎克就没想让我理解!09-21
  • 帕布莉卡
    看到“简化的蛀虫”这个观点深有体会!特别想说,没有看过一部当下最火的电影或者是人生必读的100本书并不让人遗憾,遗憾的是“3分钟看完一部电影”或是必读书的简介里下的结论并不是来自你的思考和感受,而你心甘情愿接受了那简化的结论,让它取代了你的思考,放弃了一次被电影和书籍点亮的机会。06-19
  • 晏清
    第四部分讨论小说的数学结构、音乐性最妙。(此书亦是七部分)依昆德拉,小说有其自身彻底的自主性——真正的小说所言说的必是惟有小说才能说出的东西,其关注的主题尤其是人的存在可能性。小说绝不会告诉读者一个简单的、固定的唯一答案,而必将保持其相对性、复杂性、多样性,就像尊重的个性与创造性一样,(昆德拉在这方面展现了他的乐观)抵御各种意义上的简化、教条和媚俗。还有一处比较有趣的是昆德拉对“精英主义”的辩护:它针对的通常是文化精英,而反对“精英主义”的结果其实是文化精英让位给警察机器和大众媒体的精英,(代表了意识形态控制与庸俗化倾向)尽管没人将他们视作精英。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