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评论

  • warfalcon
    参加过一次自闭症的活动,才感受到自闭症家庭的不容易。普通人大都不知道应该如何跟自闭症人士相处,这本绘本能让你对自闭症多些了解和认知,学会与他们相处。08-03
  • 欢乐分裂
    虽然不是特殊教育专业,但也接触过一些案例,国内大部分学校或教育机构/组织仍是带着有色眼镜看待,甚至将多动症/自闭症与成绩/品行不佳等同,分数机制也将他们和普通孩子划分开来;于是格外羡慕书中的小安,因为受到周围人无差别的对待和关爱,他也成为温柔的天使,的确是不可思议啊。08-06
  • 一个小标点
    很棒,画风跟内容相得益彰。有两个地方看得有点难受:一是妈妈跟着自闭症的小安跳进大海里,抱住他哭,“我不明白这孩子在想什么,他将来长大了可怎么办啊?”二是小安喜欢画钟表、信号灯,也会自言自语地跟自己说,“小安请安静。小安请安静。”他们只是跟我们频道不同,请对来自星星的孩子温柔一点。07-21
  • NullPointer
    很快能翻完的一本“小书”,但如果有个孩子要你讲这个故事给他听,就变成很厚的一本书了。因为每一页都需要解释,需要解释那些不一样的人和不一样的可能生活以及和不一样的人们共享世界的可能性。也许不需要解释,也许孩子能以他的天真越过世俗直接领会这一切,和书中的孩子一样。08-02
  • 阿锦
    非常好的绘本,我在这之前从未接触过自闭症儿童,他有点类似于我们常说的“弱智儿”。在这本绘本里,自闭症患者小安并没有因为疾病受到歧视,相反,他得到了大家的关爱。在这种关爱下,他得以念完初中,长大后在残疾人就业中心工作。希望我们的社会也能多给这样的人群一些关爱,而非歧视。07-22
  • 喜儿喂鸭正经地
    描述了日本一个小城的自闭症孩子可以和正常孩子在一起上课,走入社会工作的故事 最令人印象深刻的片段是小安的母亲追逐小安一起跑进了海里,用力地抱住他,两个人在海水中哭喊的片段07-24
  • 熊阿姨
    对成年人这应该算是个小启蒙吧,看完很想知道真正的自闭症孩子如何与普通人相处,长大之后是不是也能找到一份自食其力的工作。特殊群体的故事应该用各种办法讲述,这种绘本出中文版本身就有巨大的意义。08-03
  • 赫恩曼尼
    很薄的一本小书,讲述了一个关于自闭症儿童的平淡故事,一些细节很打动人。期待看到一本从自闭症孩子的视角画的绘本,或许能让更多人了解和关注他们的世界。07-30
  • 舒行
    前阵子恰巧看过电影《梦幻村庄》,原来本书作者就是电影主角原型,对照着书里的那个海岛小学和人,会想起电影里的小学和人,有残酷有温柔,电影还有个会体罚学生的可恶老师。07-21
  • 张躲躲
    如果你喜欢热闹,我祝福你,友谊和人群有它的意义和温度。如果你不太合群,我也会恭喜你,至少你没那么容易被控制和绑架。08-08
  • ღ 狐不悔,
    没事了,没事了。如果你遇见了来自星星的他,抱抱他,告诉他,没事的,没事的,我们都一样。07-30
  • 扭腰客
    这本书的意义,并不在于关爱自闭症。而在于,对于深陷自闭、强迫、抑郁之中的人,你并不一定要强迫自己去理解,很多时候,你也理解不了。世上有歪脖子树,有扭扭捏捏的花,有跑不快的马,也有不完美却值得尊重的人。在朋友圈晒慈善,一点也不能代表你尊重生命。08-30
  • 沈十六
    《不可思议的朋友》里有三个片段最打动我,一个是妈妈追小安到海里后说的那句:”我不明白这孩子在想什么,他将来长大了可怎么办啊?“一个是当小安大喊大叫时所有人待在一旁等他安静下来。还一个是我被训之后,跑出邮局哭泣,小安对我说”太田佑介,没事了。太田佑介,没事了“。深刻,真诚,温柔。07-23
  • 陈老板
    好吧,这本书是我的自闭症启蒙书了,之前我以为自闭症就是不喜欢和别人说话······ 我没有关注过这个人群,大概,因为我从来没有认识过自闭症患者吧。但像我这样的人应该也不多,据说患自闭症的人还是不少的,所以给小孩做好启蒙很重要。如果他们身边有自闭症患者,这本书能教给他们温柔。07-13
  • 猫语猫寻
    刚看完的时候觉得可能不太适合儿童,但转念一想,这本书最应该被儿童看到,因为他们才是和自闭症儿童走的最近的人,他们会是他们的同学,会是他们的伙伴,以后很可能会是他们一生的朋友,希望每个孩子都能看到,让他们认识到这样的人虽然有点特别,但其实和他们自己并没有什么不同。07-24
  • 颜彦清
    身边一朋友是做特殊教育的,接触自闭症儿童较多,平时听他讲的细碎点滴,可谓步步艰难。一次在小饭馆吃酒,窗外隆隆雷雨,他说活得很紧张,害怕自己会麻木,会漠视,会跟身边人一样,他竭力保持着自己的热情和耐心。希望多一些像这样的绘本,希望多一些温暖,希望不要让做特殊教育的人总在黑暗里独行。07-22
  • BluerElephant
    在国外,甚至是在香港台湾的时候就有发现一件事,国外的残疾人真多,到处都能见到。导盲犬也是能在地铁站里多次遇见。刚开始是在想国外的残疾人真多,但后来发现,不是中国没有残疾人,而是中国的残疾人都没有办法出门。不管是基础设施,还是人与人之间的理解和尊重都很欠缺。0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