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评论

  • Tom.Lee
    结合《德国人》这本书,很好的分析了,为何一个思想家辈出的民族却拥有异乎寻常的服从性和权威意识——贵族主义的一体两面。同样,其对叔本华(天朝中产的精神耶稣)的批判,值得大陆中产思考。贵族主义终结在了1945,只不过,作者无论如何想象不到,他所期待的政治理性并没有在苏维埃的土地上生根,却在今日的德国蓬勃05-21
  • 虐狗狂人叔本华
    一大半在狂笑但还是被气死了。……卢卡奇就是个悲剧,随他吧。然后就是翻译不行!08-27
  • 阿提卡的色诺芬
    作者去莫斯科之后的作品,可惜12-01
  • 约翰·施密特
    符合“正统”的刻板合集,妥协性格的代表,论证稀碎,但出发意识并不错。12-29
  • 笔刀
    皇皇巨著,虽然有一点斯大林时代的气息,但仍然相当有价值08-12
  • 阅微草堂
    卢卡奇关于西方近代哲学的一个总结,时代的烙印随行于整个文章的始终12-10
  • Adiósardour
    卢卡奇追问责任的问题:是什么促使人们接受了纳粹的意识形态?是什么使德国知识分子的抵抗能力变得瘫痪?理性主义和非理性主义的肩并肩的二分,善与恶的等同,第二个二分法也出现了,即形而上学和辩证法的二分。在卢卡奇看来,理性主义的弱点应当在其形而上学方法论中寻找:假如理性主义按照辩证的方法前进,非理性主义就不会有任何争辩的余地。更简单地说,假设所有理性主义者都成为马克思主义者或黑格尔主义者,那么,非理性主义就不会发展起来,或者至少它不会如此普遍,相应地,纳粹主义就不会控制任何一种意识形态,也不可能取得胜利。06-07
  • 江绪林
    只是稍微地看了看序言,其中“德国在哲学领域里走到希特勒那里去的道路,就成了我们的研究材料”,而这一研究又是在一个马克思主义的物质基础决定意识形态的框架内来型塑的。用的是不习惯的马克思主义框架+长达60万字。非理性主义的理论根据来自:谢林晚年的天气哲学和理智直观的思想;叔本华的0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