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评论

  • 玍古人家
    比爱情更癫狂的是战争,比情欲更粘稠的是人性。02-18
  • 鹤游西
    读完后久久不能释怀,反战小说中的佳作12-30
  • 过期处理
    作者把历史、政治、人性、疯狂的爱情全部杂糅到600多页里呈现给读者一个复杂又惊心动魄的故事。这本书有个非常令人着迷的落脚点:作者把美国旧南方(对黑人的种族问题)和波兰、犹太人、奥斯维辛、毒气室等历史、地缘政治、宗教、偏见与种族问题结合起来,要素含量非常多,书里面对人性的哲思、故事的设定都非常非常精彩!好几次看苏菲的描述都忘记呼吸!前后的伏笔,一些难辨真伪的谎言推动的故事发展,抽丝剥茧地扒出奥斯维辛的故事、还有苏菲那些病态疯狂的感情。好看!01-08
  • 喂,是念念啊
    关于二战的残酷故事,实在是长篇大论的揪心挖肺02-08
  • 韧勉
    本书有别于过往纳粹题材小说中对于纳粹穷凶极恶与受害者人生之光的套路化化叙事,挖掘集中营中某些非常人状态下,为求生存不择手段的人性泯灭,个体在癫狂状态下对于生命极致享受的渴望与需求,甚至超越了道德的边界。但羞愧这种漫长的忏悔性心理状态仍旧会在多年之后,引发内心的阵痛。个体在生命抉择时的选择有时候未必那么道德与正确,这或许是大千世界凡夫俗子的渺小缩影,就所谓历史的一粒沙,就是个体挥之不去的片阴影。01-25
  • 豆浆不水
    在特殊的年代,人会遇到怎样的遭遇,自己做不了住,但是未来的选择是放逐自己,还是救赎自己,可以有不同答案。很不错的小说,读后能留给人很多思考。02-06
  • ᐈEspérance
    苏菲固然是二战的受害者,但她凭借美貌与智慧助纣为虐,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名加害者;在与内森相依为命的婚姻中,丧失自我,臣服于男权,一步步地深入黑暗深渊的谷底,与内森一同走向毁灭…… “它揭示了个体的恶以及造成这一恶的背后深刻的历史、社会以及心理因素。个体的恶不是孤立的,往往是权力游戏、意识分裂以及人性软弱共同作用的结果。”12-16
  • ありちゃん
    在这样的故事之后,语言是乏力的。有个很有意思的点是,这本书的描写手法让人分不清虚实,时不时以为是非虚构作品。印象最深的是所有人在破败的旧头等车厢里等待前方传来的一张张纸条,通报循序而来的死亡。05-15
  • 关小白
    断断续续重看了很多次才看完,不知道为什么总是看不太下去,但又不难读,我不喜欢男主,更不喜欢女主,大部分人物都让人喜欢不起来(当然那个大环境)觉得内森挺可怜的05-15
  • 基瑞尔
    是我梅演艺生涯具有重要意义的一部作品,始终想要看完原著再去看电影(低情商:伪粉且懒惰),幸好这份坚持也等到了这版的出版;真是合适的契机。作为一个“爱比死更冷”的故事,随着视角的推动和角色的逐渐讲述,所拆解的不安真相和创伤记忆不断交替互现。看似一切都能迈过(即将迈过)的“1947年”,集中营永无天日的“过去”;两个情境时空都有如此让人感伤并且也挣扎的情感释放:选择、被选择、厌弃、被厌弃…除了“Stingo”偶尔浪费了一些篇幅来勾塑自己的遐想和渴望有些不太喜欢之外,其余都很引入入胜。对历史充满力量的纪录,同样也是关于人性最深刻的拷问。【2023 #19】02-11
  • Eva
    梦想成为作家的年轻人斯廷戈辞掉初级编辑(审稿人)工作,自我放逐到弗拉特布什。他在粉刷奇怪颜色的粉红宫居住,遇到他毕生难忘的一对情侣——内森和苏菲。他们看起来是明艳快活的人儿,却深藏着黑暗部分。内森有偏执性精神分裂症,正常时是极富魅力的人,失态时躁郁狂暴摧毁所有。苏菲则是逃出奥斯维辛的幸存波兰人。但她经受过的痛苦和选择数不胜数:因给患肺结核病的母亲买火腿被捕、医生让她二选一她把小女儿推出去、选择带上反犹主义父亲的小册子在身边、在鲁道夫·霍斯身边做速记打字翻译等。她离开集中营后极度营养不良,以为在布鲁克林图书馆救她的内森就是她的救世主。孽缘、愧疚和羞耻感时刻折磨着苏菲。她会波兰语德语,更想用英语写小说记录下奥斯维辛里的种种。她的内心早已破碎,堕入永恒黑暗。大段记录让人痛苦难受又无力,但必须记录。02-11
  • 庄晓
    苏菲从来不是一名徒有美貌的女性,她也从没想过要用自己的美貌去谋取过什么,然后,人们却依旧总是觊觎她的美貌,尽管这不是她的错。然后美丽的背后是她在集中营悲惨的遭遇,一双儿女的凄惨离世与失踪,她失去所有家人,为了活下去卑躬屈膝,受尽屈辱。最后被内森拯救的时候,他给了她新的生命,却也带给她毁灭。他在性格上的缺陷让彼此都饱受折磨。而苏菲最终选择了与他一同殉情,在如此多的生活磨难中,一来她是长情的人,二来她恐怕真的没有勇气再去重新遭遇苦难和开启新的人生,她吃过的苦够多了。12-24
  • 星尘
    关于二战和奥斯维辛的故事小说从斯廷戈的视角出发,但主人公应该是苏菲,无论是苏菲对她关于奥斯维辛故事的讲述,还是斯廷戈在布鲁克林的遭遇,所以一切的线索都是由苏菲串联起来的。作者讲故事的手法很巧妙,奥斯维辛的回忆由苏菲向斯廷戈讲述,而苏菲在讲述中一次次作出不可靠叙述,又一次次推翻之前的故事,每次推翻背后都是让人心惊的真相,“神经末梢已经逐渐被拉到让人难以忍受的崩溃点了”,这句话说的是斯廷戈,但又何尝不是读者?最后,苏菲的选择这个标题在小说中有实指,苏菲做出过好几次艰难选择,但最难的无疑是决定她两个孩子谁生谁死。让一位母亲选择留下一个孩子,然后目送另一个孩子进集中营送死,这算什么选择?这是慈悲还是残忍?02-16
  • 洗闲阁
    小说是喜欢的,但新版多了近10万字,却没有任何版本介绍,译者和编辑有点失职。12-15
  • 瑾朵朵
    这可太有趣了,这本书里最吸引我的不是女主角和她精神病男友之间燃烧自我的疯狂虐恋,而是女主角的父亲,(当然,女主角扭曲的性格和她说了那么多,却有那么多的隐瞒和欺骗的言语背后的真相也很吸引人),但这书中父亲的形象太典中典了:家庭暴君、自以为是、枪毙了不亏,仔细想想还有点可怜 12-13
  • 影随茵动
    12年前读过,很喜欢的一本书,好像这么多年来一直没有受到关注,还蛮遗憾的。新版本增补了10万字的漏译,准备再好好重读一遍,有时间的话写写版本的差异。总之,苏菲的命运放到今天,可能很多人的感受会更深一些,历史的莫比乌斯带正在慢慢靠近。11-22
  • bookbug
    读威廉·斯泰隆总会有种虚构的终结之感,那种疑真亦幻与当时非虚构小说热潮不无关系。斯泰隆明写苏菲暗写奥斯维辛在当时还有对奥斯维辛后再无诗的主流观点之回应;其剥洋葱式对苏菲的塑造是小说可读性之所在。苏菲生在二战前波兰一个反犹家庭,其父构想的灭绝计划甚至比党卫军还早,但她最初并不为父亲感到愧疚,只为后来目睹父亲夙愿在集中营逐步实现而羞惭;起初看到犹太人悲惨遭遇时她甚至以为这是对波兰人的庇护,直到噩运终于降临自家。对苏菲而言,各种选择贯穿一生:从战前毅然拒绝玫妲救助犹太人到战时在集中营被残酷二选一时留下儿子目送女儿进燃气炉到最后诀别斯丁格与内森燃情赴死,但细想之下未必都是苏菲的选择。那场临死的疯狂与放荡的一夜狂欢前苏菲的反诘成了点睛之笔:如果当初选择女儿会有任何改变吗?不会,因为心早已受伤化成石头。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