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读书
电子书
首页
读书
学习教育
是什么带来力量
反馈
书名
是什么带来力量
作者
卢安克
格式
PDF
ISBN书号
9787514506952
出版年
2014-1-1
出版社
中国致公出版社
页数
256
定价
36.00
装帧
平装
标签
教育
豆瓣评论
韩鹿临
触及到了教育的本质。
11-13
竹竹丢
一种很难能够做到的教育方式。
08-04
当年北斗
卢安克是一位教育家、儿童心理学家、哲学家。他的一套教育理论有些部分不容易理解,不过其余大部分都让我震撼,比如小孩子需要大人把生命给他才能得到他们的完全信任;现代人的感受能力在下降;农村的孩子身体的行动力强于城里的孩子;乡村的自然力量太大妨碍了大脑的关闭从而难于思考;7岁以内的孩子智力过早开发会影响成年后的意志力等等理论无不让我兴奋又感觉无力。卢安克他的人和事以无目的存在于我们这个时代简直是个异类,足够引起我们的反思,所以他的意义巨大。读完他的书很感慨,在此祝愿他一切都好吧!
04-29
小步捯饬着
写的挺复杂的 但是理念懂了 教育就应该这么搞 抽空还是要再读一遍
10-10
小马过河
我喜欢。想了下,可见卢安克的内心诚恳纠结思考精神与人格的崇高,但是不见得在他自己所做的事情上取得对外在世界的改变的结果上~ 但是他留下的文字与精神但愿会影响他人去尝试做出更多结果。
12-24
漱石枕流
卢安克真的很好,真的很珍贵
03-11
普鲁斯特起床了
只读了理念部分,因为不大关心具体怎么教的…他说的与其说是教育,不如说是一种哲学,他直指现代文明社会的弊端:人们已经不能感知到与外界环境的维系,从而失去敬畏、理想和创造力。很多看法与我自己的一些感触相吻合。即便只是在穷乡僻壤,他的践行也足以改变世界,然而公开推广并不现实(一种理念太容易成为一种新的教条)
01-31
facelessman
首先对卢安克对支教和中国文化的学习精神点个赞。语言不晦涩,但是能够看出背后的德国式哲学的道理。总之,对于公益,特别是支教,多了很多的敬畏之心。
06-12
丸子鱼宝
捧着一颗心来 不带半根草走
11-30
刘素
父母学校和传统教育过于关注知识,逻辑和理性,而忽略了感觉和情感,所以造就了一大批高学历的杀人犯。
04-28
h
能感受到作者的对教育所花的心思,可是估计编著的水平有限,没能很有逻辑和条理表达出来
07-04
Strelizeia
全部交出去,才能感受与前行
04-11
木南
卢安克的意义可能更大,可是唤不醒这个睡在槽里的国家。
01-17
Glen
卢安克的教学理念对做教育创新的实践者来说已经不能算新鲜,难得的是他在乡村地区的长期探索和实践,所以全书最有意思的部分是那些教学活动设计和实践记录。另外,书中卢安克的自我反思比比皆是,有时甚至到了琐碎的程度,让我会想这是多么纠结而又多么真诚的一个人啊。
11-26
林 卓也
自己也做公益多年,深入山区现场之时也遇到了很多和卢安克遇到的一样的问题。很多并不“懂事”的志愿者,带着自己的所谓热血,只是短短的几天时间,就想要改变乡下的教育环境。 而卢安克没有说要改变教育环境,只是真正地溶入了那个环境,做着一般人看来豪无意义的活动。即使现在他的影响变得广泛之后,又有谁能真正的像他一样真正的溶入当地,做一些看起来根本没有未来的“研究”。我做了这么多年公益活动,我了解他的行为,但我也承认我自己做不到。我也知道,每年我接触的数百名大学生志愿者也做不到,每年我强调大家去山区要注意什么,总还是一直有人在犯着当年的错误。大部分人去短期支教几天,就把自己当成了救世主一般。提一个乡村儿童教育的相对面,同样需要被教育的,反而应该是想要去支教的城市志愿者。
10-16
southstarj
基督的精神更帮助他人,佛的精神更帮助自己。
04-11
安提戈涅
昨晚书到手,就急煎煎地读了近一半。我不太喜欢把卢安克的文字定义为对儿童教育的思考,实际上他对感受力、意志力、自我认知的思考具有普遍意义,对科技的负面效用、外在观念影响力的认识也绝非局限在农村的儿童世界。我偏向于认为他是一个对于人性本质进行苦思的德意志式思想家,教育只是载体。1.18日书完。今天看守书店,顺便看完了这本书。耽误了太久。很多时候还是觉得卢安克理念先行、理念太多,我觉得他与孩子们始终有隔,也许他的认知不是对于孩子,而是对于自己。
01-18
豆瓣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