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评论

  • 岩井俊七
    第二次发现蔡安洁翻译好;奈保尔所见的每一景、每一人,他似乎都能在英国文学的阅读记忆中找到与之毗连的作品,“这是我在特立尼达时理解不了的”,特立尼达时的英国宛如他的伯利恒,抵达南安普顿的船是他开启进入真正的世界的门;虚构或非虚构于本书界限模糊,自传中无数与他的其他小说中的情节一一呼应的经历或心绪,而总体来看无论是虚构作品还是非虚构作品,对奈保尔而言,写的都是同一本书,都是那个永远的从黑暗中的热带岛屿里走出来的少年,那种晦暗无明、无所依托、既想埋葬又想抓住的分裂的乡愁,那份永远的焦灼与痛苦——就连这本瓦尔登湖式的田园之作都如此,读来甚是虐心,且这种虐心并不是孤立的单单从这本书里体会到的,而是通过一本本阅读奈保尔的作品逐渐积累起来的02-15
  • 小松曲
    实在读不下去了,为什么不画张地图,这样才清晰到底你是从哪里走到哪儿了。03-03
  • Hilda
    很真实很自我了。人家就写写随笔,怎么就那么犀利呢。(换我写也就流水账吧...)留学不易,移民更难。为奖学金奋斗的日子也许难熬,但真要以笔杆子为生的时候才更是辛苦。写周围人的故事也很有趣...尤其到了乡村以后的时光,让你看得更舒服一些。你说人的一生啊,就走着走着,就到了远离家乡的地方,停在了回不去家乡的远方。说是自己扎根,可怎么看都是个浮萍。04-15
  • 果樹
    腰封上的“通透”二字是最好的概括。01-03
  • Vesper_Anan
    奈保尔的每一本书读来都如同一场漫长的时空旅行,无法言喻的感受。10-19
  • 子弹
    如果我见到房东,听到他的声音,听到他谈话,看见他的长相和表情,被迫回话,表现得礼貌,那么印象会无法抹除。他恐怕会被赋予一种“性格”:虚荣、暴躁、荒谬。我会被推着去作判断,而判断会抹灭认同,同时抹消关系。07-08
  • 森森
    还是很耐奈保尔的,他的文字总在亲近与疏离间游走09-10
  • 祁十一
    太好看了,优雅舒缓的语言娓娓道来,十年在一处乡间居所的生活浓缩成的精华。作家对于人、事、物、风景、时间的与众不同的视角,令人惊叹。通过这本书才意识到,在一个地方长久生活,观察它的底蕴和变化,与人建立起连接,是多么重要。04-07
  • 水泥猴子
    我一直知道这个世界的存在,但要接近它必得付出高额路费!10-25
  • 恶鸟
    多少作家想要这样一段隐居岁月,堪称内心版的瓦尔登湖,也有奈保尔的焦虑,温情06-10
  • 虾米
    重读。作者的精神自传,内省式写作,较之其他作品显得晦涩。“抵达之谜”的意思是,旅行者入港下船,经历无数冒险、奇遇和幻灭,最终逃回港口,而那带他前来的船,早已不知所踪了。此寓意正对照着奈保尔个人和其所来自的家乡的遭遇:退无可退,前路渺茫。这是第二章《旅程》的主旨,该章还揭示了奈保尔创作转折的关键:从大而无当的概念化套弄,到设身处地地投身至其所观察到的微观人事。如此,全书的晦涩也就可解了:奈保尔将脚下暂居的英国乡村一隅,浓缩为一融人类与自然在内的微生物景观,记录其万象更新背后那永恒的腐朽,这腐朽是不可逆的。至此,奈保尔开始真正理解死亡那深不可测而无限迫近的面目了。11-25
  • 吃本妖一叉
    拖拖拉拉一周多,终于啃完了这本书。奈保尔用谜一样的手法塑造了十多个人物。人物第一次出现总是一种远远观望的视角;慢慢有一些故事从周围人的口中讲出;接下来是“我”与人物的见面和交谈,人物的内心生活被展现;几年后,这个人渐渐消失在“我”的世界,或许再也不会见到了。这不就是我们与他人关系的最真实凝练?奈保尔牛逼。 关于本书的主题和缘起,摘几个书中句子:“我开始被死亡和终结的念头惊醒”“我曾怀揣变化的观念生活,我把它视为亘古不变的常规,我看到世界在流动,人的生命是一系列偶尔交织在一起的轮回”“生命和人是谜团,是人真正的宗教,是灰暗和灿烂”12-30
  • 语辕
    “我们走出了梦魇,却无处可去。”因为最后一章,才决定从开头看起。10-31
  • 紫檀
    这是一本除了书名——还是借用基利柯一幅绘画名称——诱人之外,内容实在枯燥得让人脱皮。四、五年了,我一直试图把它读完,冬天在寂寞的阳台上,春天在嫩绿的绮窗前,可就是还剩30多页没读完。为本书叫好的,你们太幸福了09-09
  • MIZU
    十几年前,我没有读完《瓦尔登湖》;十几年后,我也没有读完《抵达之谜》。我还是我,是焦躁不安的烟火。06-25
  • 影随茵动
    第一章是游记般的散文随笔,下一章开始进入回望和自省。这本书是进入奈保尔的通道,也是写作的范本,更是心灵的读本。10-25
  • 晓林子悦
    让“我”恰当地融入文化,同时隔出距离,审视自我和世界,这是奈保尔观察和叙述的一种方式。08-29
  • 多半是晴天
    奈保尔随笔。还是那么犀利。然后居然呈现了自己孤独焦虑的一面。还有温情的一面。真是难得。09-01
  • Louisiane
    因为贫乏与幻想,渴慕外面的世界。告别亲人漂洋过海,满怀抱负来到英国这座梦想的国度,开始了漫长的作家和人生的双重旅程。从伦敦到牛津,最后落脚在巨石阵边的一座乡村庄园。二十多年里,经历挫败与伤痛,治愈与重生,反反复复。四季更迭,时光由慢变快。目睹草木枯荣,万物流变,庄园由盛而衰;见证普通人的生老病死。岁岁年年跟随大自然的节律,感悟死亡与轮回,终于明了:原来,人和生命是真正的谜团。0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