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评论

  • 毒妇脸少女心。
    读赫塔•米勒的书注定是要被震撼500次的。她最擅长的是拼贴,叙写一切颠倒错乱和错乱背后的真实。将那些由喉咙、胸膛和情感,与众不同的声音收集起来,这成千上百个碎片声音汇集在一起,形成一个到哪里都极其好辨认、无法混淆的声音,赫塔•米勒「沉默的行动」下,满是恐怖剧,灼烧的火焰和叫喊。那些恐惧、耻辱、惊慌、挫败通通都被她写到书里。对于政治隐喻的运用也是必然之存在,平安无事地结束情节,内里却是另一番汹涌,噩梦般创伤性的书写。宗存在这一种疏离感,没有人幸存。 01-12
  • 欢乐分裂
    3.5;弱化的叙事线+碎片化短篇,场景跳跃,词语跳跃,意象跳跃,高度隐喻,构成不小的阅读障碍,然而在关联薄弱的碎乱中你能感受到——恐惧和苦难嵌在表象诗意的叙述中,词语和词语缝起一件覆盖着残酷黑暗的外衣(破碎是外在语言形式和内核意象的共同特征,也正是身处环境和个人身心的毁坏状态),这是一座被禁锢的牢笼,一个裹足不前的沼泽,一个无法醒来的噩梦,噩梦的名字今日也许是齐奥塞斯库,明日也许未知——狐狸那时已是猎人,城头变幻大王旗。反复提及颅内的蚜虫——“独裁者的额头上坐着一只蚜虫在装死。”“人们脑子里的一个蚜虫,不肯离去。”这只虫长久地盘在脑中,于是“他们的太阳穴之间布满了死去的人,麻麻点点,布满血迹,如同冻僵的浆果。”于是“一个美好的夜晚。在一个美好的国家,我们可以一块儿上吊。”11-17
  • 夜第七章
    非常好!堪称迷人。在对罗马尼亚历史了解不多的状态下开始读的,但顺着文字找到了那个没有面孔的人:齐奥塞斯库。一种灰蒙蒙的色调在整部小说里弥散开,基耶斯洛夫斯基的电影里有,而我们当然也熟悉这种色调。我喜欢赫塔·米勒的态度,她在中文版扉页上写道:我们以相似的姿势飞翔,也极有可能以相同的姿势坠落。11-08
  • 阿巴厮
    罗马尼亚独裁时期国家残酷记忆,用大量隐喻和意象来完成,诗一般美丽和残忍。叙事线很薄弱,薄弱到找不到。08-26
  • 后浪
    2009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赫塔·米勒,罗马尼亚三部曲第一部,独树一帜的诗意语言讲述极权国家的破碎生活,两个女孩在风雨飘摇的罗马尼亚,等待着她们观望的世界。04-20
  • frozenmoon
    拼贴的隐喻与象征,不分行的诗,锈迹斑驳的社会,凋敝的人心。不是故事,都是愤慨,愤怒,绝望,同情与悲悯。06-07
  • 总有刁民想害朕
    终于读完了的一本书,过程中很多次都想放弃,但坚持读下来发现自己好像能稍微理解一点书中表达的东西了。整本书分了很多个小篇章,两个女孩克拉拉与阿迪娜算是书里的两个主角吧,因为提到她们的次数比较多,讲的也是她们周围的人和事。之所以不太确定主角是因为整本书中的叙述太散了,有点儿意识流的感觉,没有完全成型的故事,都是拼凑起来的片段。但是如果坚持读下来的话会发现整本书的基调还是很统一的,颓废且没有希望,人们总是眼神空洞的重复每一天的生活。总的来说,虽然书名很吸引我,但这本书我真的不太行。05-31
  • lieerli
    不喜欢这种叙述 过多的他物描写 叙述的功能降到最低05-12
  • 电话听听
    不同的国家,相似的场景。如此诗意的文字,描写的是枯萎着衰败着乏味着愚昧着丑陋着粗暴着窒息着的生活。这是一种平静的痛苦,比最平凡的日子还要多一些丑恶。这里是埋葬了梦想愉悦兴奋和一切非凡想象的坟墓。07-26
  • 雲隱
    看似散漫无羁的片段,层层叠叠,包裹这一个独裁者走向终结的故事。充满意向,诗歌般的语言,独裁者的脸通过报纸监视整个国家,却不知被奴役的狐狸已变成猎人。05-17
  • 郭爽
    “年轻不再,五月永在”05-26
  • 粟冰箱
    赫塔·米勒是用一种诗歌的语言来写小说,充满了隐喻、意象跟情绪,句子却不黏稠,有种凌厉的美:“咒骂是冷的,咒骂不需要大丽花,不需要面包、苹果,不需要夏天。”“在一串一串的疣中有痴迷和摆脱,有爸爸、妈妈、亲戚、邻居和陌生人的狡诈。”读这样的文字时,我倒不怎么关心故事情节了,散漫地阅读更加舒服,让人物是诗歌的回响,让细节是迷离的闪光,不必强迫自己弄懂作者每个词语每句话,那样太累。就像参观一座怪梦的宫殿,随坐随卧,随行随止,哪怕只撷取一个玻璃的碎片。05-08
  • 阿梦
    赫塔·米勒的故事不那么容易理解。在她抱以冷眼、距离、隐喻的叙事里,人们生活在处于独裁统治之下的工业小镇,犹如生活在狩猎场无处躲藏待宰的狐狸们。“我只有一个思想 我能和你们换什么 用我的一个兄弟 换一根香烟“;人们在草丛间、工厂的角落里、厂长办公室做的爱;与找寻着背、头、腿的橡皮棒...都是暴力。时间一点一滴过去,政权换了新的主脑。售票员把瓜子壳隔着窗户吐出来,问,来回票?不,单程。04-15
  • 子喻
    更像是散文,关于我罗马尼亚的一切,每一章都是某个视角和场景,但是的确不符合我的口味,主要是叙事太散,读了一半连基本的故事元素都找不到,一头雾水06-11
  • Alain
    第二次读,忘记提前看内容简介,差点当作一篇篇相互联系但彼此独立的短篇来读,也产生了和第一次读完全不一样的效果,政治元素几乎变成了无心的点缀,某种更为深刻的破碎和惊悚却如此恒久。05-17
  • 彼得潘耶夫斯基
    评论家丹尼斯·斯格克(Denis Scheck)描述在米勒在柏林的家中拜访时,发现她的办公桌上装有一个抽屉,里面装满了从她在此过程中被彻底摧毁的报纸上剪下来的单个字母。意识到她是用字母来写文字的,他感到自己“进入了一个真正的诗人的讲习班”。赫塔·米勒的小说由散文化、诗歌化的语言,哥特式的想象力,让人想到安吉拉·卡特和布鲁诺·舒尔茨,怪异的细节、醒目的色彩、罗列不为人知的小物件、迷你的狂欢,不过和卡特的中世纪怪诞相比,米勒更多地勾勒了自己早年生活在共产主义世界的工人阶级生活,所以在这部作品中我们看到工厂生活的经验如何从巴洛克式的句子中延宕而出。04-04
  • 后浪文学
    黑暗的拼贴,充满恐惧和美感……赫塔·米勒的散文诗意又率直,像棱镜一样起作用,粉碎并照亮了一个始终在观望、等待的世界。在那个世界,女孩身上的香水味道像秘密警察。03-26
  • 空山
    没完没了的政治隐喻看到头疼欲裂,但能把隐喻用到如此炉火纯青的地步也啊厉害了,虽然文字阴暗晦涩难懂,但直到历史背景其实就还好,而且越读越顺畅,还蛮过瘾的。齐奥塞斯库统治下的罗马尼亚,人民贫困饥饿,大搞个人崇拜,男性暴力无处不在,性侵女性,禁止离婚和堕胎,无自由,秘密警察如影随形,精神禁锢使人战战兢兢。但,那时候狐狸就是猎人了,而且狐狸永远都是猎人,这不矛盾。就是,看完以后有点不能直视西瓜了(还怎么下得了口啊!“猎人的头发、胡子和手上的毛是红色的,还有他的脸颊,和狐狸一样。那时狐狸就是猎人了。”0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