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评论

  • 爱咩及团合伙人
    介绍了黑匣子模型和组织过程模型。作者简化了民族文化、意识形态、领导人性格等因素,将国际政治抽象成两种模型,来分析其动机、目标和行动,有其具备代表性之处。但我们也应该明白,这本书更多的只是建立了一个分析框架,给出了一个指路牌,我们可以借鉴但不能被框架限制住,避免陷入教条主义之中。05-22
  • 高达九成网友
    中文版出版20多年了,原版估计快30年了吧。放在当年应该是令人醍醐灌顶的科普向书籍,但到了现在——特别是经历了川皇的4年,平民百姓对书中的话题也有了一定认识,这本书的价值已不复当年。03-04
  • 懒残僧
    后半本没什么意思,就不写读书笔记了,就记录几点。第一,总统是一个“政治掮客”。在和其他权力中心讨价还价中实现自身的权力。第二,总统在外交防务政策中有着极大的权力,历届总统发动战争都不需要国会批准。第三,议员之所以律师出身较多。因为律师符合三个条件,首先是金钱,其次是空闲,最后是宣传。律师的职业道德规定律师不能宣传自己,而竞选是他们唯一宣传自己的渠道。国家安全顾问的权力被两个人越界,换一个是基辛格,一个是布热津斯基。前者成了国防部和国务卿的对头,后者成了一个媒体明星。05-31
  • 愚渊
    为什么本科老师不推荐这本书?10-09
  • nile
    任何一本理论书,都让人想问,理论到底是对现实的承认和总结,还是能够应对未知之境的客观规律。作者忽略民族文化、意识形态、领导人性格等因素,将国际政治抽象成黑箱,分析其动机、目标和行动。不过本书只是建立了一个分析框架,给出了一个指路牌12-28
  • 小动物的自留地
    对于理论部分的解读算是答了我多年疑解了我多年惑了!12-15
  • 二泉
    一本了解美国政治的好书。美国政府的行为更像是一通讨价还价博弈后的结果。04-24
  • 南飞
    看本书之前,如果想到层次决策的著作,首先想到的只会是沃尔兹的《人、国家与战争》和艾利森的《决策的本质》。后者提出了研究的中观层次和微观层次,后者更是决策分析的代表著作,介绍了理性分析、组织过程和官僚政治三种模型的,但是对于三种模式的比较稍显不足,特别是理性模型的缺陷,艾利森则并未著墨太多。到时这本书对于理性模型的缺陷有着非常有趣味的阐述。只不过本书并非严谨的学术专著,更像是政治通俗书,介绍了政府的由内而外的决策参与者。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