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评论

  • 六繁
    比较喜欢上编六章,尤其喜欢斡儿答汗位继承危机一章。06-01
  • 知不足后生
    极有教益,读毕只感孤陋寡闻。另:在羽田正“亚洲之海”的框架中,向历史纵深上溯,邱老师的研究能够成为重要启发。04-01
  • 阿合马
    本行当近十年最重要的论著之一,主体内容完成于2011年之前,视野、方法和问题意识均对当时的蒙元史圈造成降维打击(语言能力倒是其次)。今日犹记得13年初读作者博论时的目瞪狗呆感。07-12
  • 元宏明
    通过对于蒙古帝国的整体视角来观测蒙古各汗国存在的政治存在。对于草原分封以及哈剌和林建设的政治与传统民族因素进行一定分析,而其中所反映的窝阔台系与拖雷系的汗位之争始终贯穿各汗国之间的利益关系。窝阔台对于汗位的巩固以建设哈剌和林和更改封臣最为明显。本书的优异之处就在于通过对波斯史料的分析、勾画包括元朝在内以及四大汗国之间的蒙古异密政治与本土化政治关系。以及对于大蒙古国的特殊贸易形式。以及通过波斯、马穆鲁克记载探寻黄金家族对于蒙古帝国的管理。06-25
  • DRYJIAYOU
    作者的语言功底真是令人羡慕。以作者的博论为基础加上一些论文增补而成,一部分是对蒙古帝国政治权力结构的研究,一部分涉及到东西物质、文化交流。作者对波斯语史料的掌握令人印象深刻,运用了大量波斯语原始文献,将蒙古游牧传统,包括黄金家族及其之下由“四怯薛”组成的蒙古核心集团,地方蒙古部落势力、世侯势力,以及伊利汗国以瓦即儿为代表的职业官僚之间诸种势力之间角逐,解决的问题就是,蒙古传统如何与地方传统的融合。虽然主干史料其实还是《史集》,其他波斯史料恐怕锦上添花的作用更多一些,不过这种探索有几分Allsen的Mongol Imperialism的感觉。对东西方物质、文化交流的研究其实最见作者的学问,对骨咄、䑸的考证极其精彩,尤其是对综合不同语言文字材料对词汇转移谱系的考证,很见功力。02-17
  • 天池一苇
    佳作。因为是作者的论文集,所以可以看到忽都鲁沙、出班这些大异密,与在时间、空间、文化上迥异的李纯甫、赵秉文出现于同一部著作里,这种感觉奇妙而有趣。蒙古草原的传统在融入东西方定居文化政权的过程中会发生一些变化,而其过于兴盛的武功使其在分配权力时可以保证一个以军事化为核心的蒙古“圈层”,与之对应的则是偏行政化的本地官僚组织。呼罗珊与高加索军事集团类比左右翼组织,其结论也令人信服。不过,作者在某些细节处也并未强行“套用”规律,而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作者对波斯语和阿拉伯语的掌握使其具有灵活比勘东西史料的能力,而在审音辨名方面也极具优势。关于伊利汗国的建立,如能给拜住、绰儿马罕等前旭烈兀时期的军事代理人多开一些篇幅就更好了。本书甚至还有地名学的内容,也是个人兴趣所在。不知《瓦萨甫史》何时能有汉译本。05-26
  • 栗子有毒
    细读上编前四章,下编最后一章。个人感觉最后一章写金代儒学的《吾道》最好。对于作者的研究领域我只能看个热闹,记住一些概念性的东西。但是本书对我理解明太祖有启发。主要两点 1 蒙元的家产制国家对明祖可能有影响,我的关注点在于明初的驸马地位很高,实际上被视为家族重要成员和权力组成的来源之一。2 明祖的权力结构似有融南宋金元为一体的色彩,不能单独强调一方,在核心层是以子孙和驸马等勋贵联合的家产制,在文化思想文官层面又继承南宋。01-18
  • 亢龙无悔
    内容非常值得一看,但蒙元史的许多研究确实存在趋同,而且这种确实是表述和史料甚至见解的趋同,还是因为能够动用的资料不算多,作者原则上还想大量使用波斯史料,可实际上只是个别地方有新意,但看得出很想有所突破的努力,还是值得肯定的05-01
  • 猕猴桃居士
    扩张型家族企业子公司内在竞争关系与本地化过程。10-30
  • 一夕鱼
    三十年来寻剑客,几逢落叶又抽枝,自从一见桃花后,直至如今更不疑。03-23
  • 雪代剑心
    前三章以大蒙古国统治中心由东(斡难河)向西(哈剌和林)转移为线索,分别探讨了“蒙古斯坦”概念的生成、窝阔台系与托雷系的政治斗争、草原分封及其向内地的延展。其中政治中心更替下,蒙古对前代草原传统的继承,以及草原分封的属人而非属地观念造就的政区疏离两点值得注意。第四、五章以蒙古汗国、元王朝中枢体系的草原部族旧制与在地化官制二元构造为中心,揭示其所谓的蒙古东、西部在事件与制度上的对称性。总体而言,著者功力更多见于波斯文献使用之上,具体论证及布局存在问题,几处观点与表述也并不牢靠、准确。尤其前四章以下,除骨咄考外,稍显平实。10-15
  • SitNomineDigna
    确实该是「评分虚高书籍」08-15
  • 中世与近世之间
    主要贡献还是波斯语的史料对读方面,过于高大上,没有太多置喙的余地。按作者说法,其主要考察蒙古帝国的权力核心—黄金家族及其婚姻贵族集团,分别从分封制度的演化、婚姻集团的构成、二元制官僚制的形成来观察其权力体系的构成与演化。作者认为哈剌和林地位的形成与窝阔台和拖雷系的权力交替有关,梳理了前期蒙古帝国的历史,对蒙古斯坦的概念、东西蒙古的对立统合、草原分封制的特质与变异多有发覆。关于二元结构问题,作者认为蒙古旧制不仅保留在典型的游牧官制中,更依附、融解在本地制度中,作者将这种转为视为游牧—定居文化互动所产生的新模式,对于汉化、波斯化的论调显然是一大冲击。关于伊利汗国的成立,作者从旭烈兀调和呼罗珊出镇宗王—异密、高加索—鲁木出镇宗王—异密东西两大集团的矛盾加以理解。作者还讨论了蒙古帝国的海洋贸易圈问题11-03
  • 惟文字间
    其思者深,其图者大,其力也可及之,是为大学问。06-26
  • 工业先驱萨鲁曼
    作者倾向于同意世祖、成宗和伊利汗有意识打造海贸网。网络最终包括元帝国、德里算端国(印度洋)、伊利汗国-马八儿代理人(波斯湾 地中海 印度洋)、也门的剌速黎王朝(阿拉伯海 红海)、马穆鲁克算端国(红海 地中海)。不知道作者招谁了,4只疯狗小号追打1星。11-11
  • 韦衡
    博论+博士后研究+近年发表论文合集,多数篇目均可单独下载。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