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评论

  • 烈阳墜海
    新的存在就是打破壁垒的证明02-11
  • 项平
    高二读,几节早读课低头偷偷看。12-16
  • 顾小拧巴
    写得不错,“新”主要取决于它在现存符号系统、价值体系下的关系,不存在与传统完全割裂的新。当单个事物发生了与价值界限相关的位置改变,创新便出现了,这也是为什么异质性的、反建制的作品经常被认定是“新”的。03-20
  • chujiney
    读完感觉自己被骂得狗血淋头。via18.[艺术中的“新”事物的产生,始终依赖于世俗社会的元素向文化社会的流动,][和科技相关的并不是创新,而是改进。…真正的创新意味着艺术本身通过某件特别的艺术品获得了新的定义。这样的重新定义是无法在技术框架内实现的,因为技术总是被一系列的实际需求和利益所限定着]评论[着重探讨了杜尚的泉,它作为文化序列里的符号作为功能性美学的价值优势对传统的否定性延续。今天的文化通过宣称自身的破坏性、解构和批判来实现保护与交换。]09-11
  • Rhinover
    “新”是一种对于传统的“否定再适应”。成功与否在于旧制度是否已经稳固,手段方式通过征用旧传统以外的“现实”重新纳入“文化经济”的逻辑是否适用。代表了一种尝试解构“新”又寻求“稳固”新的生产机制的努力。03-17
  • baiya
    被“新”没了顶的我们,需要这本书来醒脑提神。07-18
  • fishland
    主要针对现代艺术,现成品、抽象绘画、先锋艺术等新艺术的出现及内在机制,任何新都是在文化传统与世俗世界的交换中完成,无论是艺术终结论的或是文化策略的新,还是本真性的或建立在他者上的异质性个性独特性的新,都是界线的变化,而谈不上消除,即便是摧毁传统的“新”形式(如马列维奇的黑方块)都没有摧毁掉价值层级,而更像是差异游戏。但这里面有着非常多的层次(难),如通过“真”与“新”的对比提出本真性被当作没有模仿性的模仿,又返回“新”作为市场上的策略;如强调原创性而指向档案库(价值层级)的在场;如价值层级与文化经济的拉锯战,新是创新本身的升值而非文化价值的贬低。着重探讨了杜尚的泉,它作为文化序列里的符号作为功能性美学的价值优势对传统的否定性延续。今天的文化通过宣称自身的破坏性、解构和批判来实现保护与交换。03-11
  • 練る
    格罗伊斯对价值交换机制的引入,照亮了文化档案库另岸的世俗世界,也为新异的生产赋予了一种朴素的历史动力;换言之,新异并不是文化世界内部的本真性创造,而是由文化档案库和世俗世界的价值交互过程不断厘定的。可以看出,格罗伊斯始终在寻求对后现代的超克,也始终试图与历史终结论对话,他对文化档案库经济机制的发掘在理论层面以历史哲学的形式激活了分析美学。只是,这一独自构建的文化经济模型似乎太过简单与粗糙,在不断的对话中,格罗伊斯并不具有黑格尔那样的理论强力,于是文化档案库和世俗世界的截然二分也变得可疑。02-03
  • 小陈
    但如今存在的岔路是,在文化档案库的一部分变成它之外的事物的情况中,世俗空间的替换往往不再牵涉有价值事物在档案库中的本身价值。“新远比差异有价值,新不仅为了社会性意义,也愿意成为时代的真理。”——论新中也有新论,格罗伊斯说创造者的高人一等实际上是同时将其特色的价值与意义交付于社会来决定,所谓接受者的自由是处于世俗空间中的我看不真切的。07-11
  • 胖达叔
    尤其喜欢中间的三分之一,分析艺术品的部分很带感。他提出了一套自创的解释创新尤其是后现代艺术创新的理论,感觉是对审美现代性的重新解释,或者是以文化价值和世俗物的交换重述了日常生活审美化的两个方面,但完全没用威尔施和费瑟斯通,用了点丹托。12-02
  • 观止
    从文化档案库和世俗世界之间的不稳定界线来理解新,新意迭出,感觉还是建基于杜尚的现成品艺术,据此对与其相关的政治文化现象进行了更深的开掘。译笔流畅,读来舒服。06-10
  • 小野山
    新是文化档案库的价值位置置换。以及后现代的困境说得十分清晰了。其实也从侧面回答了我自己的疑问,1新的审美意义何在2阶段性出现复古潮流应如何审视。作者其实也绕过传统美学的美的定义判断力批判去说艺术作品的产生,启发良多。10-21
  • 大甜甜~~
    精湛的翻译。个人读第2部分最有收获。艺术中的“新”事物的产生,始终依赖于世俗社会的元素向文化社会的流动,这种文化秩序的界限虽然开始模糊,但始终都会存在,因为这种秩序就是我们的文化生态。杜尚这类“艺术家”所做的工作,就是挪动那条界限。从这个角度来看,现代艺术就比较好理解了。05-06
  • Bowie S
    Boris Groys想超克後現代的困境。《論新》從某方面來說也是挑戰後現代強調的流變、碎片化、不穩定狀態,這對Boris來說就像是日常的俗世生活一樣轉瞬即逝。相反的,他認為代表永恆、可以進去歷史對照的「文化檔案庫」(往往被後現代批判成權力體系)與「世俗世界」之間不斷存在著辯證的價值交換。也就是俗世物件的昇華、文化檔案庫價值的降格。「新」就在價值交換中發生,所以新不是流行、不是市場、不是本真性(我超愛他批本真性,因為真誠不代表作品好,只是保護自己不受批判)、更不是他者、或人類的自由,因為這些都只看到一個面向(往往是要掙脫體制、跟自然重合等),而沒看到「新如何運作」-亦即「在文化與世俗之間不斷扭轉交織」的結構面向。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