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评论

  • Sophieeeee
    看过姐妹作再看了这个,普通传奇金融史读物06-28
  • 猫熊不要黑眼圈
    第3章“德崇时代”,第4章“黑石的诞生”和第24章“该为这一切付出代价了”稍好些。想想就觉得很好玩:VC新兴行业广撒网,PE传统行业捕大鱼;巴菲特买个好企业,拿着就不放了。PE买个烂货改造下,卖掉再买个烂货。本来债务杠杆就不低,再买个周期性强的公司...02-13
  • 林恩 我的爱是那么新
    最后一章里面提到,黑石还向蓝星集团注资。呵呵呵。且看2014吧盆友们。03-31
  • guest
    很多玩法,几年内在国内市场也会见到了。02-09
  • yesshen
    市场允许短期投机,长期却确实对价值创造有要求。|什么都可以买卖,什么都得顺市而行。|竟然有这种近乎是旱涝保收的行业……(当然也只有做得好的几家能如此)07-01
  • Sindre
    翻译真是...花花绿绿的资本市场也真是...05-10
  • 艾倫
    PE扫盲书,黑石发展史06-12
  • Soo Yung
    黑石从并购咨询初期看穿杠杆收购的利润,吸纳顶尖人才但把握集团的绝对控制,资本结构基于现金流。收购者可用现金流偿付收购时债务;增加收入、降低成本、重组来提高现金流;利用现金流再次借贷,所贷资金用于发放股息,股息资本重组。中期对交易员严苛(犯错就出局),接连并购噩梦,丰富业务种类(重组信托、对冲基金、房地产),和化学银行紧密合作,后者同时做政权和放贷业务以提供杠杆收购一站式金融服务。后期寻找施瓦茨曼的接班人詹姆斯将黑石规范化,完成对塞拉尼斯的投资,迅速募资,证券化掀起并购狂潮,最终上市。建议:交易结构的安排灵活和多样化(资产、债务、股权重组相结合);退出渠道多元化(IPO、二次收购、资本重组);为企业提供增值服务并价值创造;提高专业化程度、完善产业布局(促使产业链重心从后端向前端转移)。SY01-25
  • 莲花蝻
    故事性较强的黑石集团历史,推荐给外行看热闹的及金融记者等等。01-06
  • 胖纸史蒂文森
    郎咸平说香港几大富豪的秘诀是保守,施瓦茨曼对亏钱的痛恨和风险的灵敏也是同理。另,翻译水平参差不齐,书本身也在交易和人物个性之间摇摆,结果是两个都没绕清楚02-03
  • 和尚
    最牛b的私募,国内资本市场很多大手笔有其身影12-06
  • 商夏
    充满了枯燥无味的交易细节,读起来感觉很不好,中国没有黑石因为我们商业环境之中的契约精神还很不完善,收购一家企业再委托一位职业经理人全权操盘在美国是习以为常的事情在中国基本做不到。04-23
  • Pengker
    PE靠什么赚钱?这本书给出了部分答案,比较客观。最初靠杠杆多些,后来靠改进企业运营效率盈利增长多些。PE是传统融资渠道的有益补充,银行和资本市场要么太死板要么太短视,PE可谓是企业的诤友。当然,上面是说美国的PE。国内的PE目前还是大部分靠一二级市场的制度性差价,上市就大赚,不上市就白瞎。03-18
  • 朴素
    巴蜀黍是叫一群学生翻译来抢钱的啊。。05-24
  • 起床,走四方
    巴曙松翻译的东西就是翻一本毁一本,太有中国大学教授把简单事物复杂化的本事,语言生涩味如嚼蜡。0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