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评论

  • 清心
    温妮科特太温暖了,爱了。02-18
  • lionel
    22-15:没有读过相关的文章是理解不到点的,只是评注而已。04-18
  • 毛豆挑绿豆
    客体关系独立学派 过渡性空间 过渡性客体 足够好的母亲 10-08
  • Iris
    中间阳了一遭,再回头重新读这本感觉就很费力了,脑袋不够用了。看一半放弃。温尼科特真的好懂婴儿啊,是婴儿和母亲的专家,读这本书像心里一直有一个小婴儿,我被温尼科特带领着一起围绕着它,用成年人的眼睛研究他。01-06
  • 知名不具
    很清楚……让我对温尼科特有兴趣的一本书……01-13
  • lxlgrace
    过渡性客体…翻译在倒数第二章翻译有些看不懂的。12-21
  • NotALava
    我们记不得曾经被抱着,留下来的只是被松开的感觉;隐藏是一种美丽,但不被发现则是灾难。12-11
  • 西希弗的石头
    这本书本来叫《温尼科特元心理学导读》,尽管已经那么偏临床经验了。但能够展开说的话,和“主体间性”(过渡空间)和ipseness(selfness)能缝的似乎很多啊。01-05
  • air0218
    2022 NO.2 孩子创造世界,世界塑造孩子。01-11
  • Zye.
    “至为根本的是能够创造性地生活”01-30
  • 华盖
    解释了温尼科特创造的几个关键概念。。。。居然是温习08-14
  • 陆路
    对温尼科特的重要理论有详实的阐述和理解,越是看似简单的理论越是蕴含了被误解的可能性以及厚实的应用基础11-20
  • 冬至
    三期读书(文献)会,分别读了精神分析网站top10里三篇温尼科特的原文:过渡性客体、父母-婴儿关系理论、对崩溃的恐惧,中间穿插着读了这本导论,觉得写得很流畅,理解得也到位,还有英法学界的对比分析,对心理学进阶读者来说很适合09-16
  • 李宏峰
    由于母亲没有给婴儿塑造一个安全而抱持的环境而使婴儿无法感受到自己的“真实自体”,产生“虚假自体”,孩子长大后,就会与自己自发的、赋予生命以意义的核心保持一种隔离状态,“虚假自体”会顺从地按外界环境需要进行活动,从而使“真实自体”处于封闭隐藏状态。通俗讲,就是在为别人而活着,为别人的评价、别人的期望,唯独没有倾听自己内心深处的微弱呼声,从而迷失自我。04-20
  • 李琳琳
    了解温尼科特理论全貌,或许先从他人视角切入,是个不错的选择。这本书作者本身有弗洛伊德和拉康的系统专业训练,因此,用作者自己话说“温尼科特元心理学入门”完全在理,同样是入门解读,这本书表述流畅和深刻超过了《百分百温尼科特》,恰好后者也是法国精神分析师背景,不知道是不是法国分析师自带拉康“基因”,解读温尼科特来得更气势磅礴?阅读过程中,很容易冒出这样的念头:对呀,就是这样!说得太对了!说到太好了!同样,可跟《百分百温尼科特》一起读,也可再捎带郗浩丽著《温尼科特-儿童精神分析实践者》一起读。加一本《温尼科特传》。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