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评论

  • 自娱者小五
    疾病疗法的选择不仅是根据患者的体质因人而异,与患者的精神需求和价值观也息息相关,不仅医生不能决定一切、代理人在最后时刻会迷茫,就连患者本身在不同的生命阶段也会摇摆不定。即使收集了很多资料,询问了很多意见,也只能获得理性成长,感性的判断却说不清道不明,就算病患真的理解副作用的程度和概率,生命里很多事情到底难以量化。近几年像本书和《最好的告别》这样的书能面世,我觉得很安慰,活着已经不再是生命单纯的延续,有人发现了这之外的意义,这是比医疗技术进步更可贵也更有人情味的东西。我想我们可能怕的并不是做错选择,哪怕这错误是以生命为代价,而是没有尽力,不论是尽力做什么,可能是坚持自我,可能是奋斗到最后,甚至哪怕是尽力放弃,甘心才是命运意义的解答,因为其中隐含着和尊严有关的一些东西,人之所以为人的一些东西。07-03
  • 乡愁
    这本书提出,生前预嘱也常常会错,因为没有事到临头,患者并不能真正知道TA将会面对什么,TA又能承受什么。医疗决定是医生、患者和代理人之间互动的结果,遵循不伤害原则、自决原则和行善原则,重要性依次递减。12-02
  • 十点多的翀翀
    书中有非常多的真实案例,可供我们不同性格的人在不同的疾病面前做出不同的抉择。我最喜欢的,其中一句话是:病是一种活着的状态。最喜欢的章节是第八章怎样选择告别人生的姿态,这本书让我对于医患关系有了很多新的认识与启迪,非常值得一看02-02
  • 原子
    在跟医生打交道的时候,医生总有吃点药不算什么,这点儿病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假设,这本书确是两个医生给病人和医生双方提的建议。有许多常见的病都能从书里找到可参考的建议,还有一个类似处方的小设计,太妙了!07-29
  • I am wind
    酒店的lobby里,一边是生龙活虎的年轻人,在忙着做微电影项目;一边安静角落里我与书中描绘的病人们共同经历看病就医和各种生命的危难时刻。书中用16个病例总结了笃信派和怀疑派,科技派和自然派,病人的自决和医生的善意原则如何发挥作用,如何让就医更有智慧,死亡更有尊严。08-08
  • luc
    书中涉及“患者与医生谁更有权作决策”、“要不要因为医疗费用而放弃”、“怎样做临终关怀”之类话题,读一下提高医商没啥损失。10-04
  • 就是来打个酱油
    浪费我4个小时读完,一句话概括就是“没有最好的抉择,你选择你承受”就完事了。04-17
  • 空空如也
    还行,就是感觉中国没有这样的就医环境。02-11
  • 成知默
    2019029:所谓“最好的抉择”,正如作者所说,乃是“做聪明的病人,做明智的决策”,只是作者所说的“最好”,并非是要向病人与家属提供一个面对疾病时统一的决策范式与样本,相反,兵无定法,作者反而一再强调决策过程的困难、多变与易被影响,而最佳方案只能是最适合自己的方案。极简派与极致派,笃信者与怀疑者,作者通过16个真实病患案例告诉我们选择如何做出,以及他们各自为此承受了怎样的代价。也许这些故事并不具备实际的指导意义,但至少让我们懂得应该如何面对自己的病。所有的恐惧都源于未知,做一个聪明的病人,在掌握充分信息的前提下,才能更好地做出选择、战胜恐惧。我正努力成为这样的病人。03-22
  • cookie.z
    医学里面充满了不确定性和灰色地带,这种处境下做选择需要考虑患者的各种偏好和个人情况。这本书讲得很清楚,案例也用得非常棒!很多理念我认为应该变成常识。希望国内有环境允许病人执行这一套。01-28
  • 生锈发条
    易得性偏差,损失厌恶,自然主义偏差,聚焦错觉,高温低温情绪,自决行善不伤害原则。资本主义真是有天然的优越性。God bless.06-30
  • qiv_vip
    以前以为得病了,治就会好,但是治总归会有副作用,无论是吃药还是手术。所以这时已经在面对一些抉择了,将来还要为父母的健康做出抉择,为自己的健康做出抉择。这不是医学的问题,而是心理学的问题。医院不是工业化生产(如在中国),而应该有个别化的人文关怀。07-18
  • p1rate
    好的医疗条件很稀缺,很少有得选择啊。最难的问题还是医生、家属和病人之间既缺乏了解,更缺乏沟通。于是,知道你自己的选择倾向很重要,仅从这一点来说,本书就非常具有价值。06-15
  • 流萤
    在这个资讯爆炸,科技日新月异的年代,就医也与从前不同了,医商越来越重要。选择越多,越需要我们有思考分辨的能力。编辑扣分,那些插在里面的奇怪的推荐语是什么鬼?!07-06
  • lengjuling
    看了之后我如果我病了还是不知道怎么做抉择。03-31
  • 读书帮帮主
    002读书帮打卡《最好的抉择-关于看病就医你要知道的常识》这是一本读来让人心生畏惧的书通过16个患者做医疗决策的例子说明拥有“医商”的重要性。每个患者在做医疗决策的时候偏好是不一样的,医生的解决方案也各具特色。永远没有“最好”的解决方案,只有经过自己的思辨确认的“不确定”的选择。故事开头的决策是要不要服用某类药物,层层递进,最后的抉择,是关于生死。结局是未定的,因为谁都不知道哪怕1%可能发生的副作用会不会正好就发生,也不知道那么多副作用里哪一个会发生,会有多严重。鲜活的生命面临不确定的决策是让人沮丧的,作为读者更感受到生命的可贵。其实,平常哪怕对待感冒的态度也能发现一些“极简主义者”或者“医学技术派”,希望更多人去看这本书,为自己的生命负责,也更好地理解医生和患者的关系。08-16
  • 戴眼镜的小猫咪
    湛庐的医疗书,还不错。看完《最好的告别》再来看这本,是一种递进的逻辑关系,你会更进一步的知道一些事情~08-28
  • 不归
    医疗到现在依然是一种玄学,在古代由巫师担当是有原因的。06-02
  • jsia
    1 关于医疗决策的书,比照国内自己的医疗体验,国内的差距还比较大。太多医生都是家长权威,不解释爱谁谁,谈不上什么沟通,给人解释两句得感恩戴德。普通民众的医疗服务,人多、服务质量不高是现实,只能努力提高自己的健康素养,在迷雾中找到适合的抉择。01-09
  • KalaInTheWind
    老妈要看的《最好的抉择》,说是讲看病就医常识的,支持老妈多读书,少看朋友圈的假信息0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