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评论

  • 教育与美好生活
    就某种意义而言,我们许多人写的学位论文就是一种学术八股文。而刘大佬的博士论文的确是与众不同。她的师友也曾发出疑问:“学术论文这样写是否合适?”此外,这本书对学校生活的社会学分析很微观,有许多选题其实都能写成有趣的小论文,姑且把这些选题一一记下来,有空了再去琢磨,说不定还能发几篇好文章,哈哈哈……02-28
  • 苍耳
    距离“没有长大的”他们已经二十年了,技术还是没多大进步。后面几章对我要做的没有什么启发,却读得快乐得很。前面几章对我有用,却难读而读得累。读完一本书就多了点紧张感,时间要到啦。01-19
  • 桃金娘
    刘云杉老师在几十年前就展现了她与众不同的学术文笔,确实很吸引人。不过就这本书而言,吴康宁后面的学生的著作有更好的(毕竟是踩在前辈的肩膀上),而他们没有更好的时机了。01-20
  • skeleton
    匆匆读了一些,有的地方比较琐碎,研究方法比较独特。12-30
  • 哈哈超厉害的校友!前面的理论串讲非常带劲,看得很爽,且有同感,但是后面略无力了一些,不愧是程老师推荐的!赛高!10-21
  • 雨羽
    前面很好,后面的理论性弱了。还没入教育社会学的门01-30
  • H
    可能因为看过了蓝佩嘉的《跨国灰姑娘》,觉得这个。。。不过放在20年前来说,可能评价会有不同。。。。。12-23
  • 楼水近
    流畅的旁观者文学,代表了一众用社会学理论肉搏的田野的上限。05-27
  • 友谊地久天长
    作者要让事实先说,事实说不清楚研究者再跳出来说。可是只要看过文笔超美的理论串线,就会忍不住期待研究者在每一段事实后都跳出来说。11-06
  • 拾捌并没有
    【2016阅读计划进度:25/36】07-02
  • 大甜甜~~
    花了整个下午读完,作者的博士论文。全景式地呈现了学校生活的方方面面,并用社会学的眼光,或曰“生活世界”的眼光加以反观,个别地方出彩,总体而言又稍显平板,而且在引述西方思想时几乎全是二手材料。对我的硕士论文有启发。0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