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评论

  • 虫群之心
    康德自己就是最大的独断论者。三大批判的总结性著作。译本好07-14
  • 谁亲爱的偏执狂
    对,看的是宗白华这个版本。德国古典美学最崇拜的是康德。11-13
  • 楽萸
    导论部分好难,于是直接从正文开始读的。虽然康德的美学观点是形式主义的且难以实践,但是他提供了一套较为完整的以供人反思和批判的美学体系,除此之外,他根基于人的尊严和理性所作的思考、对纯粹之美的热望也许更能打动人心。06-17
  • ⚓️
    判断力是介于悟性与理性之间的中间体,并将知性运用于感性之上。先天的综合判断弥补了唯理主义与经验论的不足,但这种“就量来说是普遍有效的,就质来说是无利害感的,就关系来说是主观和目的性的,就情况来说须表象为必然的”美却只存在于构想的乌托邦之中,正如相对于“附庸美”的“自由美”和“超越了任何感官尺度”的“崇高”。康德定义的“天才”是“一个主体在他的认识诸机能的自由运用里表现着他的天赋才能的典范式的独创性”,“天才的作品是后继者的范例而不是模仿的对象,它是对于另一天才唤醒他对于自己独创性的感觉,在艺术里从规则的束缚解放出来”。然而,以文学为例,在类型化创作兴盛的今天,且不说天才的产品难以唤醒另一天才的独创性,单是天才本身的独创性都难以维系,“自由”与“游戏”的艺术开始普遍地被“结果”(如工资等)吸引04-10
  • 潜潜
    晦涩难懂,不通外文的我发现用手头的两个译本对照阅读,艰难地前进.04-26
  • Adiósardour
    他的哲学思考的重心,仍然是围绕着“人”的问题,“人” 作为有理智的存在者,或者“有理性的动物”是哲学问题的核心部分,因此他将人的“ 理性”分别为“理论”的和“实践”的两大领域之后,感到有必要将这两大块“统一” 于完整的“人”的“基地”上,因为在活生生的经验中,“人”之所以为“人”,是一 个完整的整体,“生命”并不可以真的分割为“理论”和“实践”两大块,如何在“同 一”的“理性”中,“理解”“人”的完整性,当是一个不可回避的任务。康德所提四大问题:我们能够知道什么,我们应该做什么,我们可以希望什么,而最后归于“什么是人”。纯粹理性批判回答了第一个问题,实践理性批判回答了第二和第三个问题,判断力批判则试图来回答这第四个问题。12-09
  • 陆钓雪de飘飘
    真的太晦涩,再读一遍邓晓芒的译本与诠释本为好!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