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评论

  • 贺老六
    要读完杨照所有的经典助读01-16
  • hanson
    世界就像一支小风车,这是李维史陀从结构人类学的视角出发,在亲身审视过不同种类的文明与野蛮的族群之后,用诗一般的语言为读者呈现出的一幅关于人类学的精彩譬喻。人类文明与文化的多样性并不是眼见所见的异样特质、五彩缤纷,而是围绕在这背后的那根小木棍及其所建立的结构与总意义。只有认识到背后的结构,人类学者才不会被各种稀奇古怪的文化习俗所迷惑,才不会过于哀叹那些即将消失的古老文明,才不会对我们身边出现的新新潮流大惊小怪。世界就像一只小风车,我们可以试着去找寻纷飞斑斓的叶片背后那支小木棒。10-15
  • 且耐清贫读我书
    之前在读《忧郁的热带》完全看不进去,不知道列为施特劳斯到底再说什么。杨照先生从人物生平和学术历史的角度切入立马就让那些看上去不知所云的话语拔云见日。结构功能统一人类学的野心也让人热血沸腾,把一部导读书目读出了小说的感觉07-29
  • 看的時候簡直停不下來,迫切想讀完,也迫切想去讀《憂鬱的熱帶》。看到一半時心裡想,福柯的理論不就是李維史陀的強化版嗎?野性思維是大宗,科學思維是不斷分類。果然,在後面看到作者提了福柯。再結合「第十二章:承前啓後」里前後作品的影響關係來想。真是一次太愉快的閱讀旅程。二分法著重的不是差異性而是共同的元素是如何建構成不同的主體。那天許寶課上聊到同理心,謙卑和愛。我稀裡糊塗說了一堆大概意思是做田野調查時人類學家自身的想法和情緒也很重要,值得記錄。而不是只記錄對方在做什麼就可以。啊我慢半拍的神經總是沒辦法將自己的想法說完整。看完這本書清晰了好多好多。帶著現代經驗對干擾的敏感,去感知「野蠻文化」的重要。李維史陀說田調只是幫助找出自己環境里的共同元素。啊太棒了。11-20
  • 梦野久作
    这次杨照大神没有了“咄咄逼人”写的没有写加缪时好。我们不可能追着老物件进行保护,我不是民族志职业,不做彻彻底底的田野调查,我和列维史坨一样想要在现有的世界万花筒中,以一种始终异文化的眼光,创造一个可以衰老的时间,而不是看着它一下子崩塌衰败。04-17
  • 挂角
    楊師在臺大轉人類學系而未果,正如我想在CU讀人類學系而無緣,但都認識到自己對人類學一知半解,為曾經的偏見和淺薄而羞愧。楊師講授《憂鬱》,將之放置更廣闊的脈絡,引人深入李氏的心靈和形而上的世界及理解人類學的幾次轉向。楊師的解讀頗爲清晰明瞭,尤喜其用etic和emic,語言和言語兩組概念來解釋李氏爲何尋找“結構”。又引入對存在主義的討論,更説明了結構主義之於20c社會思潮的重要性,也還原了結構主義的詩學高度,還再次顯影了野性思維的自在性和自為性。楊師説李氏得魚不忘筌,但依然追尋世界的深層結構,并不爲説明收集遠方異文化不重要,而是想論證遠方之於此方及雙方之於世界的關係才更爲重要——他相信有了結構,人們可相互理解。在此意義上,李氏和Geertz應殊途同歸,后者致力聼在別的山谷守護別的羊群之人的回答。04-03
  • 姆明。
    好读,很有启发,深入浅出。对照回忧郁的热带读,更有收获了。08-26
  • 听风的歌
    杨照的书总是让人有意外之喜,李维史陀,的确在那个时代比较难得,感谢杨照,每次阅读他的书,有意外之中的惊喜,也有意料之外的收获,结构主义,放在了整个西方思想史的脉络下面,重新回归到人的野性,李维史陀的立场显得弥足珍贵11-10
  • silmarillion
    楊照以《憂鬱的熱帶》這本書串聯起列維-斯特勞斯的大部分思想,優點是語言輕鬆,比較貼合無知的我的理解習慣;缺點是楊照本身專業能力的不足顯露無疑,他是個挺優秀的讀書人,但也就這樣了。主要內容大致是:“文明”社會和“野蠻”社會沒有進化程度的區別、沒有優劣,全人類擁有固定的幾種文化結構,而這種文化結構是建立在和外界的衝突之後的解決上的。“理性思維”和“科學思維”的差異在列維-斯特勞斯的思想體係中應該也佔有很重要的位置,但是在這本書中並沒有展開來講。12-26
  • 风洞
    四星半 不错的普及书12-08
  • 野次馬
    杨照蛮适合写这种普及读物的,可惜到了后半一直围着结构主义表面打转,于《忧郁的热带》本身着墨并不多。「得鱼忘筌」的点抓得好。以及才知道Chomsky在对岸的翻译是「杭士基」……顺便发个宏愿:真希望每年都能读一遍《忧郁的热带》。11-23
  • A。
    “天真的能力”与“野性思维”。12-26
  • 典座
    2020的最后一册,关于人类学和边缘文化,在藏区漫游的路途中看完,其洞见之广阔之温柔,和车窗外海拔4000米不断倒退的山色一起收进了脑海12-30
  • tifanie
    收获颇丰!赶紧再滚回去看一遍《忧郁的热带》……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