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评论

  • Attila
    有点浅,参考资料长度瞩目12-10
  • fire
    history?philosophy? 01-27
  • 广东甘蔗
    基于美国国会图书馆历史开展的对人类知识和集体记忆保存的探讨,不是太感兴趣03-03
  • 呀土豆
    与其说是互联网没有记忆,不如说是描述记忆的载体。本书原名:怎样挖掘记忆以适应我们的未来。中文名却歪曲原意!反而更像是只为营销04-04
  • 四象渴望不腐锈
    有两个有意思的案例1.卢里亚的S:超强记忆力缺不具备“遗忘的艺术”,于是无法区分记忆与现实,造成一种模糊的现实感,一种削弱了的实际存在感,导致了误导、分散注意力和妨碍理解。拥有大量记忆碎片却无法进行压缩抽象概括获取信息与意义;(《记忆大师的心灵》)2.阿尔兹海默症的爱丽丝.默多克:失去记忆,想象力萎缩,最终创造力枯竭。想象未来事件能力和有意识回忆过去能力削弱(二者大脑活跃区域相同)。(《爱丽丝的挽歌》)11-12
  • 春风
    还以为是有关互联网的书籍,居然从人类造字时代讲起,然后讲造图书馆,倒数第二章才和互联网沾边,书名居然也是取这一章节的名称。。。666啊!!PS:)构成思想的材料,与构成其他事物的材料相同。人本质上是一种文化动物,也只有在文化的生活中,人才是一种自我修养、自我反思、“自我调节”的动物,才能充分发挥其自然潜能,实践其独特的人类活动。“快思维是”指人类的本能反应,与此相反,“慢思维”是指意识到并反思自己的行为,且能够超越纯粹的本能反应,做出有意识的选择的能力。05-08
  • 北辰
    不论是封面还是译名,给人的第一感觉都不是一个严谨的学术著作。事实上,这本书是对互联网时代的记忆进行探讨。作者从苏美尔的楔形文字以及古希腊的西蒙尼德斯谈起,中间经由美国国父杰斐逊的私人藏书和发明散文文体的蒙田作为例子,最后谈及互联网中的记忆问题。整本书的逻辑比较清晰和连贯,除了杰斐逊的部分歌颂色彩太过明显,其他都尚可!值得注意的是,拉姆齐并没有借用哈布瓦赫、阿斯曼等人的记忆概念,而是从一般意义上来谈论关于集体的记忆,以及关于文化的记忆。这本书的写作时间不会早于2014年,对于当代记忆理论的“舍弃”,也导致这本书在精神发展史的意义有限。另外,明显能感觉到译者在翻译时有些急促,脚注均未翻译,个别词句打磨不够,有明显的英文句式痕迹,总体来说瑕不掩瑜。这本书的写作体例跟《回忆空间》相仿,但输在材料上。11-11
  • 洛夕麦
    闲来无事可以随意翻看的一本书12-27
  • silence。
    常常听到的是“互联网是有记忆的”,指的每个人瞬时的行为和语言都会成为数据。而这本书的标题“互联网没有记忆”是把“记忆”定位为带有人的情感,经过过滤和抽象储存起来的思维模式。互联网上浩如烟海的是二进制的编码和数据,仅仅是记录性的数据舱,而非能够勾连过去和将来的脑图。 从文字的发明开始,记忆分化出两种形式,一种是通过文字在体外传承的知识经验,另一种则是通过基因在体内遗传的生存本能。人之所以独特,不仅在于充分运用工具和技术实现了“记忆”外包,更在于拥有想象力和好奇心,能从记忆的过去中发现未来,升级思维模式。 数字时代里信息膨胀,我们愈加依赖于网络信息库、搜索引擎来提高信息处理的效率和适应快节奏的社会。宝贵的不再是拥有庞大的信息量,而在于保有真正稀缺的注意力。02-03
  • dante
    无甚洞见。书名翻译的很烂。02-20
  • 十三
    挺没意思的,记忆简史呗,而且没有什么亮眼的观点。中文译名完全曲解原意03-22
  • 马大象
    【藏书阁】这是一本围绕着“记忆”这个角度来讲述的信息简史。记忆力并不是人类独有的能力,但是人类却在大脑之外找到介质来储存信息。我们在这项技术上不断迭代,从原始人的符文系统到文字的出现,再到近代的印刷术和互联网时代,储存的方式越来越脱离模拟储存转向数字化,能让信息存储量以几何级数再增长。这种信息量早已超过人类大脑的进化规律,这种不同系统之间的适应性决定了很多今天我们技术进化的路径。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不是它们功能单一或者局限,而是受限于我们自身。所以未来的科技突破很有可能在神经科学领域,让人类“升级”为“赛博人”。在这之前,我们的记忆力和记忆方式和古人几乎在一个水平线上,因此,现代生活中的“失忆”就会变得家常便饭一般。11-20
  • 人类救星孙美好
    你上传的数据不属于你,你想看到的东西也并不是你自愿的。互联网并不是你想象中的那么自由,而是莫得感情的机器。11-23
  • 伊夏
    学习了:《独立宣言》里“人人生而平等”不是杰斐逊写的,是富兰克林修改的。“原始文件用一种陌生且全新的方式呈现了过去的事件,让我们看到事件的戏剧性、动机的复杂性和结论的不可预测性。”11-10
  • 后浪
    记忆不仅关于过去,还能塑造未来,对记忆负责,就是对未来负责!11-16
  • 大脸
    当下并不是人类首次面对信息爆炸,16世纪印刷技术流行时就产生了信息膨胀,推动宗教改革和思想大交流,那时人们亦感知到信息眩晕,迷茫于选择看什么或忽视什么,过去的经验值得借鉴。作者从苏美尔人将借据信息刻在瓦片上开始,展开人类对文字记录的辉煌画卷,因借鉴前人的经验,后人节省了重头摸索的时间,进而广泛书写,个体记录演变成集体记忆,印刷成册、保存在图书馆、教育后人,经过代代传承逐步塑造了群体文化,在时光长河里扎根生发,此后互联网实现了不同群体文化的传播和融合,但互联网不依靠实物记录、不受时间空间限制和并不能真正永久保存的特性,让人愈发不易看清历史、远见未来,甚至还需要学着与算法抗争,寻觅所谓事实真相,这也就是书名的含义。书里还描写了人脑记忆和遗忘的机理,值得玩味,进化论告诉我们,比记忆更重要的是遗忘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