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评论

  • 蕉雨
    哎。。至少从这本书来说想要从美术史的外延来学习美术史并不容易。。因为我发现自己对这个外延不仅无知而且无趣。。09-19
  • 不文
    宴会与死亡,这章让我想起柏拉图《会饮》。12-21
  • 废人王亮
    学术味道略浓重了些,我还是更喜欢看宇文所安写诗人的那些东西。07-27
  • happyboss
    程序句部分有待自己动手试试,关于陆机拟古诗的分析开一条新思路。04-04
  • 胡桑
    在抄本、传播机制中重新审视建安六朝诗歌,可能导致对于文本与人、生活的关系被轻视了。01-09
  • Cambrian
    还剩一点明天收尾,感觉确有很多本土学者思不能及之处07-11
  • 逋·已休眠
    虽然宇文所安声称这是文学研究不那么可爱的一个方面,但在我看来不仅很可爱,也很重要,刷新了对早期诗歌的基本认知。这本书里的宇文所安给我的感觉是一个聪明人,思维敏捷,不只是能在大方向上指出旧有观念的弊端,而且字里行间都贯彻了他的思想,更难能可贵的是还能有所建树,而后者要困难得多。08-10
  • 務-虛-眞-人
    两个问题。一个是结构的拼接,一个是文本的来源。08-14
  • 艾吉奥
    宇文所安的研究,有时不免让人疑惑,他是否在隔靴搔痒?04-03
  • 或曰
    有些像在看古典文学领域的“古史辨”,对我们通常的汉魏六朝诗歌史观是一种刺激。我觉得这本书的精华主要在第一、二章。10-04
  • 颜希Yancy
    美国人笔下的中国诗歌史。全然陌生的一个解构方式,有趣。但是看完了以后我发现写论文完全用不到啊飙泪,老师您老人家开书目能再不靠谱一点么!!!03-07
  • 野次馬
    Proppian。中间三章对共享语料库/同一主题变体诗歌的剖析与此前对怀古诗家族的探讨如出一辙。共享诗学也许可以看做是古人“学术为天下公器”→先秦及汉初无作者意识的延续?一组微妙的平行:类书、诗选的编纂者在辑录时对原诗的改动也类似于子书在经弟子传抄时弟子对文本的增补?总之神奇地和简帛佚籍联系起来了。对作者的依附可以参考罗忼烈《词学杂俎》中探讨诗词本事的几篇文章:果然是经济价值而非美学标准呢。01-18
  • 筱堂
    这是一本很有启发意义的著作,宇文先生对汉魏六朝诗歌非常稔熟,尤其擅长文本分析和历史阐释,书中关于古诗手抄本、古诗经典化、古诗创作模式等的论述,都很细致和精彩。作者试图提请我们注意,对于大量见存古诗的作者、真伪、年代等,都应进行严密地考察和检讨,而不能轻信和盲从。九月十四日筱堂记09-14
  • 龍在田
    诗并非存在于历史上,而是存在于文学批评史和人们的阅读史上。不仅是古诗,唐宋诗词,亦是如此。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