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评论

  • 优雅骑士
    本书以“市场整合”为核心线索,将18和19世纪的欧洲和印度进行了比较,试图厘清市场整合对欧洲工业化的作用以及市场整合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等问题。作者运用欧洲和印度的粮食价格数据来估算这两个市场的价格趋同程度和波动情况,从而判断欧洲和印度作为一个整体的市场整合水平。18世纪初,欧洲市场的整合水平就超过了19世纪初的印度市场。一直到19世纪上半叶,欧洲市场都在持续扩张。而印度是直到19世纪下半叶才加快了市场整合的步伐,尽管如此也未能缩小与欧洲市场的差距。所以,印度与欧洲之间的大分流,或许在17世纪甚至更早的时候就已经开始。作者还比较了二者的人均GDP与生活水平等数据,指出市场整合度更高的欧洲,也更早地实现了经济起飞。因此,不同的区域市场,整合程度迥然有别,市场整合程度更高的地方,经济发展更为顺利12-30
  • 武当派掌门
    作者使用的计量分析并不太复杂,主要是收集了欧洲(除去俄罗斯)和英属印度(除去缅甸)各地的粮食价格,然后比较内部市场价格的相关性:因为根据新古典经济学,商品的价格越是趋同则该市场越趋近于完全竞争市场。作者的定量分析显示,欧洲在殖民扩张和工业革命之前就比印度有更加整合的市场,造成这一结果的主要原因是地理因素:温和的气候、发达的内河水运以及绵长曲折的海岸线使得欧洲的运输成本很低。欧洲对印度的优势因此在18世纪以前就开始了。日后铁路的出现才使得人类开始摆脱地理对贸易的限制-中国成为基建狂魔有理!虽然对量化历史抱有敬意,但我认同赖建诚教授的说法,中西大分流缺乏继续研究的意义。中国古代的运河系统也很发达,但是中国没有英国殖民官员,大样本的价格数据有吗?即使有,可信度如何呢?对中国史研究,这是条死路。05-17
  • 赛雅颂
    无论是“大分流“者还是“非”“大分流”者,都避免不了的问题是,拿出例子来证实或者反驳,而这样的例子的选取如何能够具有普适性却是值得思考与怀疑的。作者的数据展现扎实冷峻,具有说服力。06-05
  • 这么近,那么远
    “基于丰富的微观历史数据,讲述大分流的宏大故事,本书是经济史“用数据说话”的典范。与学术界的流行看法不同,本书认为,欧洲兴起成为世界经济的领导者,并非源于工业革命,更不能用煤炭和殖民来解释。运用17—20世纪的最新历史数据,作者令人信服地证明:大分流应该追溯到17世纪之前甚至更早。工业革命给欧洲带来了影响深远的结构变迁,确立了欧洲的世界霸权,但早在工业革命之前,欧洲已经具备明显的优越特征:更强大的交通系统,更大的贸易流,规模更大、运转更好的一体化市场,更高的生产率,以及更高的生活水平。本书主要对比的是欧洲与印度,但结论和研究方法具有普适性,也适用于其他地区。”06-03
  • Fry
    博士学位论文,作者对比了欧洲和印度,认为欧洲领先亚洲的原因在于欧洲很早就有了更完善的整合市场。作者认为欧洲早就领先亚洲了,殖民并不是欧洲领先亚洲的最大原因。04-16
  • 本意是好的
    第一本看的定量实证历史分析的读物,论证过程很严谨,最喜欢的事不预设立场的,让数据自己说话03-12
  • Trebizond
    牛津博士。短小精悍,全書僅10萬字左右,但邏輯謹嚴,史料充分,遠勝於今日那些動輒幾十萬、上百萬的,將論文變成教科書的博士論文!堅定的anti-revisionism者,計量史學,用數學的精確與實證,徹底將印度踢出大分流的探討!但是另一方面,不得不說,在大分流的探討中,除了印度民族主義學者,印度似乎從來就不是探討的主會場,而至多不過是分會場,而且是分會場之一(此外,還有日本、東南亞等),西方中心主義者宣稱本書能終結大分流的探討,不啻是在癡人說夢。尤其就本書探討的主題和主要觀點與基本邏輯而言,似乎恰恰證明天朝本應能夠像歐洲一樣發生工業革命,並邁入現代化——某種意義上,反倒成為了彭慕蘭觀點之腳註(參考薛華和沃爾夫岡 凱勒的研究——作者也承認,本書無法駁倒二者的觀點07-01
  • 抵门杠
    数据整理和分析很扎实,但我不明白的是,它怎么就叫《大分流重探》了,且不论大分流的论据如何苍白,这本书的内容。。。。。不应该是国际比较版的彭凯翔的《清代以来的粮价》?09-18
  • null
    有意料外的启发……本书作者一直在定量分析,1800s前后,西欧、欧洲其他部分、印度等地的市场整合情况(具体来说,主要是看粮食价格在周边区域的波动,并用政局稳定性、交通便利性作为主要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发现,政局越稳定、交通越便利,那么商人出于套利本能就会活动越频繁,从而使得整合之后的区域内,粮价差异越小。这种整合力,使得资本可以更高效地攫取更大区域的资源,以进行生产力推进(技术革新、工业革命)。作者认为,早在欧洲开始大规模殖民前,西欧的市场就已经开始跨区域整合了,而这才是东西方(东亚vs.西欧)在工业革命前后出现「大分流」的根本原因。不论这一观点对错,对我的启发在于:我之前一直觉得,东亚大一统,欧洲分裂,但这似乎只是土地&政治视角,如果从商业&资本视角看,说不定欧洲早就大一统了呢?08-23
  • CrytonSH
    对European先进性的一切解释都忽略了欧洲先进性背后的殖民主义真正负担,历史社会学/经济学必然需要一场后殖时代。08-08
  • 无明
    看前两个推荐语的时候,就明白思路了,斯密型增长,市场整合,大佬就是大佬啊。另外看了下,研究中国的陈春声《市场机制与社会变迁》出版1992,该书晚了20年,却没有引用,惜之。11-05
  • 木久
    作为外行,一些结论还是受用的,殖民者对经济的作用也客观看待11-15
  • 过期黄桃罐头
    可以成为范本的经济史博士论文,最主要的贡献是重构了印度两个世纪的粮价数据并对比分析了欧洲和印度次大陆的市场整合情况。作为Bob Allen的学生,作者的结论反对加州学派也是意料之中:印度的市场整合程度在1800年之前就已经远远落后于欧洲、1860年才有一定追赶的趋势。除了收集构建数据集的基础性工作,数据分析做的也非常扎实,有点惊奇还用到了主成分分析(我读的文献少)。不过可能是因为作者所受学术训练和经济学博士不同,全书的因果分析非常少,也没有使用现在国贸领域常用的结构化一般均衡模型分析问题。最后一点感想是量化研究受制于数据可得性颇多,特别对于印度这种被英国彻底殖民前极度缺乏文字史料的地区,在经济史研究中所受程度不如中国、日本也可以理解(中国经济史关于粮价、市场整合有大量扎实、精彩的研究)03-01
  • 品巴山
    验证了斯密的经济学观点,强化市场信念。02-11
  • 以逆为名
    作为对《大分流》观点的探讨和补充,本书选取了欧洲和印度这两个古典经济体为考察对象,来重新审视市场因素之于工业革命的推动力量。我非常赞赏作者对数据的理解和运用。整部书可以说是计量史和对比史学的典型之作,作者特别强调“让数据自己来识别和划分区域”,进一步规范了在定量研究中的主观性偏离。他巧妙选择了粮食这一大宗商品,从宏观角度看待欧洲和印度次大陆中运输体系、地理位置、气候情况等客观因素,也从微观角度分析了瑞士和普纳地区的粮食市场,做了价格波动的模型研究。最终发现欧洲在18至19世纪就已经普遍开始了市场整合,而印度直到英国殖民之后才迎头赶上。因此,早已在工业革命之前,欧洲就踏上了快速增长的道路,这有力的反驳了加州学派的观点。本书的翻译清晰流畅,非常推荐!07-16
  • 南栀
    论据、论点都很扎实,但没有常见的大分流作品的理论高度,感觉无法如赖老所言,成为“大分流的分叉点”。要是没有这浮夸的书名和推荐语,或许值得4.5星,毕竟研究非常扎实,可以作为量化经济史博论的范本。然而配上这些溢美之词,得扣掉0.5。12-04
  • Larene
    这就是很正宗传统的欧洲经济史了。贡献是重建了印度1700-1914年的粮食价格数据,并使用这一数据和欧洲的数据对市场整合程度进行了各种测算,结论是不支持加州学派,大分流之前欧洲和印度差异已经很大。研究的切入点很小,关于物价的工作非常扎实,其他内容(交通运输、政治整合对市场整合的影响等)主要建立在物价工作和文献基础上,没有太多新结果也不需要自然实验,相当于从更新的物价出发得出一整套结论(跟Bob Allen一样),重点是测算而不是讲因果联系。作者出身名门(Bob Allen的学生)又深得小领域认可(毕业的时候拿了格申克龙奖,placement是lse的经济史系),不过现在去了private sector——大概也反映了欧洲传统经济史研究的某些现状。11-21
  • 168 Hours
    作出了一定的学术贡献,可拓展的领域还有很多很多…0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