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评论

  • 啊哈,难以理解而必须作为政治哲学而理解的康拉德08-07
  • 饥饿艺术家
    “一个拒绝了合法性、建立在无序伦理基础之上的专制政权,其邪恶与愚昧,只会招致一场同样邪恶与愚昧的乌托邦式革命。这种革命把毁灭当成最便捷的手段,奇怪地相信只有推翻了任何人为的制度,人心才会根本改变。革命者们看不到,他们能够施加的影响,不过是换了名字而已。在本书中,无论是压迫者,还是被压迫者,他们都是俄罗斯人。世界再一次直面这句谚语所包含的真理:老虎改变不了条纹,豹子也改变不了斑点……在俄罗斯,这片充满鬼神观念和肉灵分离欲望的大地上,许多勇敢的心灵最终抛弃了徒劳无尽的抗争,转向了这片大地的伟大历史现实。他们转向专制,寻求慰藉爱国心。”04-13
  • 滈池尹口
    上海译文的版本译得更好一些09-29
  • António
    神作,康拉德在写腻航海冒险小说后放了个大招,开篇就逆练陀思妥耶夫斯基——一个《罪与罚》式的开头,不继续往下看的话,读者真的会怀疑自己在看某本陀翁的“未刊作品”。但康拉德对讨论救赎毫无兴趣,他很快转换到一个英国人的视角静观俄罗斯的革命家们伴随着“我们西方人”无法理解的激情而憧憬、爆发和毁灭,同情中伴随着嘲讽,苏黎世的天空中飘荡着韦伯深邃的声音:“(俄国道路)就像我们每天的面包一样不值一提”。作为波兰爱国贵族的后代,康拉德很熟悉帝俄的治理术,下作手段召唤了真正的魔鬼,你们悔改吧!06-09
  • 年方十八发如雪
    革命圣徒的制造、忏悔与陨落,陀式内心独白也很上头01-27
  • mioooy
    3.5 失望,完全没有预想的好,流水线生产的俄国小说一般。“她置若罔闻。她的语速很快,血红的双唇抖动着。“解放者一旦拿起武器,江河就会像约旦河那样劈开,堡垒会像耶利哥城墙那样坍塌。各种疾疫、征兆、奇观、战争都会帮助人们挣脱枷锁。女人们…”12-12
  • 冬樵椒山
    故事不合我口味,但是叙事方式一直卷着我往下看。主人公(俄罗斯人拉祖莫夫)的经历,在结构设置上和罪与罚有相似之处。在小团体中被处理的叛徒,这个处罚方式让我想起《银鸽》里的主人公。女性崇拜倒是让我想起白银时代的宗教。以西方人(叙述者)对一份俄罗斯式的忏悔日记的回顾、评论以及他对俄罗斯人的看法为“西方的目光”。主人公被置于他人的审视之下,不光是这种西方的目光,还有臆想中与现实存在的来自专制的目光、鸽命者的打量,以及自我的拷打。设下的伏笔随着视角的不断转换(男主和叙述者)而逐渐展开,一章和四章的对应与解谜的对应,作为收束和提醒使读者明显地被拉回一种旁观的状态(二三章作为参与者的视角转化毕竟不足够旁观),主人公的身世和官员的结局让我非常惊讶。在无处不在的问之下,沉默之中存在意义。08-12
  • 落日楼头
    杰作。康拉德的马洛实验在这里获得了最完整的成功,技巧终于不再只是技巧,叙述者的立场来到台前,呈现了英国有教养阶层的一般观念,充分理解复杂性,冷静、客观、内省,有效参与了故事进程,视角有限同时可靠,让人可以想象作者如果参与事件会欣赏什么态度,但他同时认为这样太抽离了。革命者的愚蠢残暴令有信仰的间谍有底气保持自信,但这种原则性同时令他在更为纯洁的人面前良心不安,不能称为背叛者的背叛者,由于出人头地的信念盖过政治恐惧,所以合理的苦衷也变得像是借口,但尽管主人公的立场不忠实于任何一方,却至少忠于他的观念,得到好人的谅解,让人见到革命者的信望爱和革命的不值一提。10-09
  • 牟仃
    陀思妥耶夫斯基作品的语言氛围,俄罗斯二十世纪初的体制维稳和反体制,犬儒主义和斯多葛主义。彼得大帝情结,过度强调民族凝聚力,高傲而封闭。伏特加是个隐喻。对话均语焉不详,是沉默的大海偶尔泛起的破碎浪花。拉祖莫夫被卷入两股力量的夹缝,因缺乏伦理考量而“告密”,最终陷入悲剧的深渊。09-12
  • Berlinka
    强烈的自反性,被陀思妥耶夫斯基附体的康拉德声称自己是反陀氏的,他用透视法来消解“斯拉夫意义”,最终给了我们大团大团晦暗不明的意义。康拉德却说,意义寓于沉默之中!04-06
  • 海大王林格
    康拉德的巅峰之作,尤其开头部分的节奏控制的太好了。08-26
  • 弗兰茨的女学生
    这本书的陀氏风格明显到,我觉得康拉德宣称自己反感陀氏简直是人类迷惑行为。……哈哈,我抖个机灵,其实看到最后也就明白了,康拉德对拉祖莫夫这样“既成不了英雄,也做不了无赖的人”抱有深切的同情,因此无法认同陀氏对激情式人物的推崇备至。但是但是!康拉德你想清楚了吗?你写的这个拉祖莫夫,他真的是那种踏实勤恳平静质朴的人吗?中段的神经质和结尾的情感爆发状态下的自我毁灭式的自白,你不是自己也走到陀氏人物那里去了吗?拉祖莫夫他不是被霍尔丁的盲信毁掉的,他仍然是被自己的思想和情感矛盾毁灭的。据说康拉德写完本书后一蹶不振神经衰弱,真正的原因是他的叙事自动走向了不可理喻的激情爆发,而这与他本人的价值观却相抵触,所以才崩溃了吧……吐槽这个代表俄罗斯纯净灵魂的娜塔莎,简直毫无魅力可言03-20
  • 德意奥人
    好。在消解革命的同时,也消解了保守主义。“你们民族已经完成了与命运的交易,不愿对命运粗鲁。但我们还没有做交易。”05-27
  • trats-i
    阅读过程中,一再让我想起《罪与罚》以及《群魔》。但比起陀氏,这个文本就会显得生硬和疲倦。09-24
  • 托托
    “谬误的力量似乎不可抗拒。那些人注定被他们身上的愚昧和幻觉毁灭。”06-19
  • 远子
    虽然康拉德声称自己很反感陀思妥耶夫斯基,但整本小说的结构和语调简直就是被陀式附体了……就节奏而言,第一章和第四章是推进得较为自然的,中间两章,那些含混不清的对白和心理描写看得人太痛苦了。康拉德说,写这部小说对他而言是“残忍的折磨”,无疑他很成功地将这种感受传递给了读者。在这个闷热的上午读完最后一章,几乎就要窒息了。06-19
  • 金赫
    1,读的是华夏出版社版本,没有选择译文,主要是出于对这套经典与解释的感情。2,读懂这本书的钥匙掌握在陀思妥耶夫斯基和卢梭手中。就像读懂马基雅维利必须读懂李维,非常有趣。3,康拉德在西方的目光下重新讲述俄罗斯故事,东方和西方对话。模仿和反讽。4,本书的技巧非常高明,视角的调用,自由间接引语的使用,炉火纯青。5,凭这本书可以使他摆脱一个海洋小说家的评价,他是个真正的作家。0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