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读书
阅读
传说是天帝藏书的地方
首页
读书
历史传记
法度与人心
举报
书名
法度与人心
作者
赵冬梅
格式
AZW3,EPUB,MOBI
评分
8
ISBN书号
9787521723984
出版年
2021-1
出版社
中信出版集团
页数
460
定价
128.00
装帧
精装
标签
中国
历史
豆瓣评论
阿廖沙
把中国历史制度的利弊、得失、成因梳理的非常清楚,一口气读完,真的写得很好。
02-21
轻舟一叶
评论里有些人吹捧得太过了让人很不适。这本书的优点在于简单易懂,作者虽然是宋史专家,但尝试对中国两千年的帝制文化做一个总结,适合入门级历史爱好者。缺点首先是不够深入,其次是主观意识太浓,举个例子这本书把王安石黑得恨不得把中国近代的悲剧都安他身上。读这本书的时候仿佛看到了很多其它书的影子,果然最后作者说是当读书笔记来记录的。最好看的是宋朝王安石之前的几段,见解比较新颖。总之还是值得一读的,从头缕一遍中国帝制也好。
03-01
阿辽沙
宋以后,华夏传统政治文化不断倒退。于宋,节点在安石变法;于华夏,节点在金元征服。
02-15
溪诚
叙述浅显易懂,语言和例子很接地气,章节的篇幅也不长,非常有讲课或讲稿的风格,对于比较少读历史类书籍的读者来说也很阅读友好,读完还是能够收获一些知识、收获一些理解历史制度的视角。书的装帧也蛮漂亮。但问题就在于有一点点琐碎,待看完再读了一遍目录,看似是有逻辑的,可是为什么读的过程中却并不觉得清晰,仿佛每个小节就是单独叙述一个制度,很难和前后、整体形成一个体系。而且书名为法度与人心,法度是介绍了很多,但人心却讲得少,而且以为会写一下法度和人心之间的张力,但是好像也是较少带过,有一点点遗憾吧。
02-15
细雨流光
“另类”的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史,从人的角度讲述中国帝制时代的政治制度。从后记来看,算是作者在讲述中国古代史过程中的附属产物,带有作者的读书痕迹和思考,对于历史爱好者或初学者来说,是很好的入门读物。对于青年教师具有启发性的是,如何将一门课发展出一本著作,一定要笔头不缀啊!
01-26
沧浪
赵冬梅老师用可能浅近的语言,梳理古代政治史与制度史,提出了许多饶有兴趣的问题,尤其是制度、群体与个人的互动,读来酣畅淋漓。有一个小奢望,如果她对其他时代能如两宋一般富有见地,此书必当更上一层楼。
02-19
林清壑
赵老师治史细致踏实可靠!插图也超棒!
02-18
Docelibra
开篇精彩,却不停走下坡路,到下半篇几乎充满赵教授自言自语的谩骂,少有事实,臆断颇多。对明清两朝的评价尤其显出作者本不高远的格局,基本的写作逻辑是:列举一两名皇帝的某个执政缺失,进而放大到整个朝代,得出统治的失败的结论。。。本以为一本书都是分析中国历朝制度,结果中心思想是把宋朝捧上天。失望。
06-04
无聊
一星给印刷,印刷是真的精致,尤其是配图部分,纸质也相当不错,手感很好。一星给营销,是在《新京报》的推广上见到的,其中有一部分,就是全书最为精彩的部分,也是唯一的部分。一星给内容,书名极大,内容极浅。就是一本历史科普书籍,既不是通史也不是专史,概因作者对除北宋史之外的历史都是浅显的了解,全书对于元明清的部分都是一带而过。总得来说,书的内容和书的价值不成正比。
04-14
仰蠡
内容水平应该是三星,但国内愿意写科普的严肃史学家太少,所以给四星。作为科普之作,以制度史观和文化史观入手,可以作为深入阅读阎步克,钱穆等人的作品的铺垫之作,可惜我是个荆公粉,看见赵老师拿荆公做反例,不甚认同。比如论台谏制度,只准反对派在台谏无中生有阻碍变法,就不准王安石安排赞同变法的同道(书中称之为爪牙、王安石的私人),将破坏台谏的帽子扣在王安石和神宗身上,事实上那反对变法的台谏算不算司马光的爪牙?实际来说在北宋前中期,台谏从来都只能是皇帝的爪牙。
04-13
Nelly.L
预定今年我的年度十佳之一!之前我对赵冬梅老师的印象停留在宋史研究,没想到她写中国通史也如此通透明晰,读罢给人酣畅淋漓之感。她从政治制度、思想文化、社会生活的层面勾勒出帝制中国的历史进程。从鸟瞰视角回顾这段历史前路有助于我们理解当下中国的问题,看清文化与历史如何共同塑造当下的意识形态。一个感叹:如果说宋元明清一路下来就是一个政治文化节节衰退的故事,那么已经跳脱出帝制循环的当代中国要如何扬弃历史包袱——比如过于重视道德以至于欠缺具体事件具体分析的能力、对异见缺乏宽容——重塑一种健康积极的政治生态?
02-20
valiant
当从这本书里可以读到作者对历史人物明显的喜恶时,我开始警惕,更觉得博览的必要性。
05-26
罗成
《冬梅讲国史》文字版终于来了,视角很新颖!
01-09
华 迅
以通俗的故事叙事方式解读中国帝制时期人与制度的关系,角度、思路、和趣味性兼而有之,受益良多。
01-22
伊靠谱
相当好的一本书。都说中国历史灿烂辉煌,但是事实上却相当令人沮丧,这种沮丧是建立在数千年也没有走出你方唱罢我登场的死循环,金观涛在中国政治的超稳定结构中总结过之所以如此的原因,不过正如那个经典的为什么中国没有出现科学的问题一样,在一个两千多年前就已经大一统的范围内,或许问题真的藏在为什么科学只发生在欧洲,在这一点上,这本书没有谈起,颇为遗憾。对历史报以同情之理解,但是如何让这种理解不成为虚无主义,就成了每一个回望历史的人都该去想一想的
02-23
豆瓣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