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评论

  • 最爱司马
    一晚上读完,故事可以掠过,图片不错01-19
  • 八月之光
    作者对傈僳族的记录让我有了一点了解,但是作者对施玛妞那一段的描写,虽然是综合几个人的经历写成的,可是一些虚构的成份还是使我对这本纪实的书的印象打折扣02-08
  • A到Z小姐
    “Poor, but bright and cheerful.”11-15
  • Jonah Cheung
    感恩 杨思慧 阿子打10-10
  • 阿雪
    我更喜欢《百褶裙》里扫荡般的眩晕感,灵魂飓风。02-27
  • Tayadawahkugh
    合上书发呆的片刻在想,为什么林茨笔下的彝人和傈僳人的美和善如此令人印象深刻,曾“写过”他们的人类学家也不计其数,但少有这般感触。这些时刻又使我回到了普里查德书中的努尔人那里,傈僳人对耶稣,努尔人对其神的虔敬本质上是一种极其稳固、健康而温暖的情感。这种书写的力度一方面源于所遭遇的“对象”本身的感染力,另一方面则是因为林茨和普里查德以坦诚谦卑的心灵面对他们的“对象”,所以作为读者,才能透过作者的笔触看到彝人和傈僳人独特的精神气质。02-16
  • 小黑的朋友小猪
    愿意将这两本书推荐给所有人,在一种轻微的好奇中感受一点点的永恒,以及…读完对百褶裙的强烈渴望…03-01
  • 怒江怪物
    凝视感过强,编排松散。更期待同题材的ethnography09-18
  • 扎西阿旺
    林茨原名张谦,斯人已逝,一同逝去的还有边地土地上的人们,只要那赞美的歌声还在山谷中飘扬08-16
  • 嘉遁
    要不是几年前去松赞塔城住了几天,我都不知道有个民族的名字叫傈僳族,当时甚至都不会念这两个字。最近读顾彼得了解到黑彝,继而寻到作者两本分别写黑彝和傈僳族人的书。作者八、九十年代深入到大凉山和怒江大峡谷,因缘际会认识两个不大为汉人所了解的民族,真也算是神奇。《福音谷》的文字读起来极具色彩感,有点像傈僳人的传统服饰,虽简单却富有美感。对近代傈僳族人来说,不知道是耶稣基督选择了他们,还是他们选择了耶稣,赤贫的傈僳人在大山里自得一片安宁,歌曲相伴,虔诚祷告,彬彬有礼,以我们世俗眼光来看,poor, but bright and cheeful是文明吗?抑或反之? 读毕了解到作者十几年前因病去世,更是一声叹息。01-09
  • 素履之往
    林茨《福音谷》————流泪撒种的,  必欢呼收割。  那带种流泪出去的,  必要欢欢乐乐地禾捆回来。  林茨在《福音谷》扉页写下的,《圣经》诗篇第一百二十六篇。09-03
  • Chloe
    在雪后冰冷的岁末合上这本书,心里回荡的竟是怒江峡谷中赤足的傈僳山民恢宏的多声部赞美诗,时空仿佛消失,心灵的震动就如亲历。连日来身体的不适和内心的迷茫焦虑在这片刻不见,世界简单清明如雪后白蒙蒙的窗户,你不确知外面是什么,但你确定内心的力量。02-08
  • 马里扬泊列的树
    照片好,行文松散,立意不深,向十多年前就去怒江采风的林老师致敬!05-06
  • 蓝调共和
    被施玛纽和她周围的人们感动的一塌糊涂那些朴素的感情已经距离我们很远了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