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评论

  • 陆钓雪de飘飘
    像在《诉讼》中那样,《城堡》中的时间、空间和物体服从陌生化法则。卡夫卡再次显示出自己是把外部世界的元素变为心理状态信号的能手。作品展现的时间是一种持续停滞的时间,单调和静止是这期间的主调。雪像一个凝固的象征裹住这个地区,并在阴沉的天空下让村庄笼罩在经久不变的晨昏蒙影中。村民的房舍,还有村长的办公室,都显得像是阴森的洞穴,时间停顿下来了。1921年10月16日卡夫卡在日记中对使人迷惑不解的停滞印象写道:“一个持续不断的开端的不幸,一切只是一个开端并且连个开端也不是的这一错觉的缺失。别人的愚蠢一一这些人不知道这一点,还踢足球为了可以终于‘前进一下’,并将自己的愚蠢像埋在一口棺材里那样埋在自己心中;别人的愚蠢一一这些人自以为在这里看见了一口真实的棺材,一口人们可以搬运、打开、毁坏、更换的棺材。”01-15
  • 连木木
    真好啊,不枉费我千里迢迢把这本书背回家,赶在虎年的尾巴上终于看完了。如此立体地解读卡夫卡,从他的成长背景,到他的阅读理解,从他的交友爱恋,到他的文本分析……他的恐惧,他的投入,他的禁欲(原来会有文学禁欲),都深深吸引了我。整本书有点我还没搞完的陀传的感觉;只是特别遗憾,还有很多作品没有读过,就先接受作者的解读,真假与否,深刻与否,待日后再对照观看吧。“只有在最癫狂的尘世生活中才有一点点生存的可能,仅仅是一种想象出来的享受欲。”文学不祛除死亡,但它延续了生命长度。01-22
  • 韧勉
    本书作者彼得–安德列•阿尔特是柏林自由大学前校长、德国文学研究的权威学者,本书名为卡夫卡传,实则是通过这位捷克国宝级作家的生平投射出奥匈帝国末期波西米亚王国的工业化进程、犹太人文化发展的历史进程。相对于19世纪末的维也纳璀璨的犹太文化之光而言,19世纪末的布拉格却是以德意志文化占主流,犹太人处于弱势地位,但是捷克人在民族性上较之德国人又自成一体。同时基于卡夫卡过于表现主义的文风的考量,阿尔特利用了大量弗洛伊德的心理学理论去思考卡夫卡的心路历程,即便是在他去世后,他的家族成员大部分死于集中营,他个人超越时代,之于国家与文学世界的贡献远高于自己的当世声名。11-06
  • 脱离了高级趣味
    虽然富含主角生平,但主观臆想陈词滥调牵强附会废话堆叠是本书主要色彩,浪费时间。11-05
  • 鸮大人
    一生拒绝成为父亲的作家。卡夫卡拒绝成为父亲,也拒绝父权背后的权威和地位,他认为成为父亲后自己的写作会受限,除此之外婚姻也是如此,他反对与菲莉丝结婚的理由竟是他不能忍受夜晚写作时身旁有另一个人存在。写作,是卡夫卡的唯一。时间产生于眼睛,他想拥有更多的眼睛去写作,拒绝一切妨碍到观看的人或身份。另外不认同穆齐尔的看法,他说卡夫卡只是在模仿瓦尔泽,贬其作品为“肥皂泡”。我认为瓦尔泽写着一种非常局限的东西,他用音乐性的语言爱着这个世界,相反卡夫卡是用语言来排斥这个世界的——“我的一生,是出生前的踌躇。”甚至卡夫卡不太喜欢新衣服,不愿结识陌生人,不愿借身体(体语)来向世界表白,说明他厌恶透了这个现实世界。11-13
  • Oubli
    脆弱、混沌,没有危险,得到了救赎,失去了希望。11-12
  • 唱煎蛋的小情歌
    由于我们所有人都清楚,卡夫卡并未有过一种复杂的生活,所以一本卡夫卡的传记如果想显得自己比纯粹的资料堆砌更有价值,就必须借助他臆想中的卡夫卡的思想,对卡夫卡本人的普通生活做无休止的挖掘、窥伺、意淫和膨胀,最终让这本野心勃勃的传记变成了堪称恐怖的窥淫癖理想之实现。这本八百页的巨著基本上是被这些内容支撑起来的:对卡夫卡留下的每一言行举止无微不至的审查(这种挖掘的确具有审查的性质,因为它对各个表征在预设被挖掘者有罪的情况下毫无边界地进行联想),及为了让自己的审查行为显得正当而进行的无休止的引用(作为法条),有时我真不知道在这里引用福柯、引用德里达,提及赫尔曼布洛赫和托马斯曼有何意义。读完这整整一本书让我觉得恶心,塞得太多、太满——我肯定将有段时间没兴趣看人聊卡夫卡了10-23
  • 岂能无怪哉
    这本书的写法很不好读,翻译更是增加了阅读的难度(。ŏ_ŏ)。但是内容真是太好了,卡夫卡的生活和他的创作是完全无反分开的,正如作者在书中所写到的“卡夫卡的外在和内心的生活虽然逐一激励了他的作品,但是反过来文学也确定了他一生的脉络。卡夫卡并不罕见地在自己的文学作品中预先说出了自己的生活状况,换句话说,他在生活中模仿了文学。”书中介绍了卡夫卡每一篇作品是何时,在什么情况下写作的,如何删改,在何处被首次朗读,又是如何发表或者被搁置的。对于作品的分析也秉承着一个一贯的脉络。而对于卡夫卡本人,作者指出“人们可以称卡夫卡为‘永远的儿子’,这个儿子怀着强制的兴致培养他对父亲的恐惧,因为这种恐惧对他来说构成了他生存的条件。”01-09
  • 卧听南窗雨
    本书事无巨细地为我们呈现了卡夫卡与他人生成长过程中的方方面,敏感、孤僻、忧郁等令人感到周而复始的绝望的字眼,不止是卡夫卡的人生底色,更是他的保护色。绝望是卡夫卡存在的代号,构成使他可以接触现实和体验自我的媒介。写作是卡夫卡反抗荒诞的现实世界和重复的梦魇的方式,也是他追寻自我的重要组成部分!“人无法逃避自己。这是命运。唯一的选择就是在旁观中忘记我们被命运玩弄。”02-11
  • 死透气了
    目测是2012年译本再版。没有用后浪惯常的硬皮精装,让这本书的定价保持在相当合理的水平,很棒。内容上读得很过瘾,虽然写得很“学术”。作者认为卡夫卡故意将译稿交给他早知道不可能焚毁译稿的马克斯·布罗德,是希望流芳百世,渴望被人阅读,感觉是个很迷人的观点,虽然我纯属外行无从评判。12-11
  • 斯坦利•赵
    整部作品更像是进行了简单的资料堆砌。12-07
  • 白二
    “卡夫卡影响了我们每个人,不仅仅是作家而已。”11-22
  • 欢乐分裂
    并不止于编年史记录,而置于彼时跨领域文化思潮背景,结合卡夫卡作品深度分析,援引大量材料横/纵向比较论述,朝向更深层的内里探究,读来不无艰涩(翻译?)。1、并非缺乏历史感,遥远的外部世界的轮廓渗透进日常,但对“犹太复国主义的集体身份不知所措”,最终选择将公共事件“与他私人的经验世界严格区分开来”;而其身处官僚机构的变动本就折射着社会层面的变化,结核病本身就携有工业化和官僚机构化的社会症状特征——本性和体质不断发生异化的过程。2、对“现代性”的自省,以《判决》开启“欧洲表现主义的开端年”;套用神话基本模式,流浪的犹太人在小说中的变体。3、书信作为交流的媒介,乃至爱情几乎沦为想象的产物;写作绝对孤独的状态,需要“向黑暗势力的坠落”。4、钟爱电影的运动场景和空间设置。5、永远的儿子身份。01-10
  • 后浪文学
    一位观察的旅行者、充满幻想的孤独者,也是一位反讽大师和焦虑的禁欲主义者。最为广博的卡夫卡传!一起重新发现阅读卡夫卡的乐趣,本书对时代背景的详尽考察和对作家生活经历的细密描绘,不仅是对这位文学怪人一生的深刻描绘,也是属于那个动荡不安时代的巧妙缩影~11-22
  • 后浪
    最为立体,完整的卡夫卡传记,读懂了卡夫卡的生活才能读懂他的写作。文学、心理和文化等多重视角之作,不仅是对这位文学怪人一生的深刻描绘,也是属于那个动荡不安时代的巧妙缩影。12-27
  • 叶秋
    其实很好,很详实,但可读性几乎是负的……0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