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评论

  • #暗蓝#
    “大屠杀在成为一种对肉体的暴行之前,首先在思想上对人进行改造,使他们‘看到’了一个需要被消灭的假象的他者。”一切人类暴行其实概莫能外。本书围绕具体事件,出色地完成了多个任务,首先是对事件前因后果的梳理,然后是对事件的多角度解读,最后则从宏观角度,对其如何“塑造法国”进行了讨论。大屠杀显示了受难的必然,让一群人放弃了信仰,却让“少数派”更加坚定;它也暴露了王权的脆弱,却又让其有机会过分神圣,直至勾勒出从亨利四世到路易十四,再远到1789的王权脉络。但更关键的,是对法国的塑造作用,是人民对“公益”的捍卫与反思,以及由这一悲惨事件引发的“记忆义务”。人类何其脆弱,但背负记忆所带来的持重,至少能让其良善些许。12-07
  • 躺倒斋主人
    1572年的圣巴托罗缪大屠杀是法国历史上的重要转折点。其毁灭了新教信仰者希望法国改宗的宏大梦想。更重要的是,屠杀将王权体制最尖锐的矛盾呈现出来:一个没有绝对权力的国王,对大贵族无法形成有力的约束,从而导致以宗教为名的内战频仍。大贵族主导的和解被事实证明无法长久维持,因此堵死了法国通过三级议会走向君主立宪的道路,而将法国最终引领向路易十四的绝对王权。04-07
  • Lawliet
    虽说是政治史的题材,但整体的书写风格更应在文化史脉络中理解。查理九世的宗教和解政策由于对新教徒的猜忌和科里尼权势的威胁流于破产,杰斯家族(极端天主教势力)获得了对科里尼处决的特许,而这一信号最终引发了天主教徒对新教徒的大屠杀。整个事件不光由于各方对政治信号的理解差异,还因为新教徒与天主教徒之间长期的不信任造成。书中下篇讨论的是大屠杀后,不满派与政治派(天主教徒和新教徒)之间的联盟和“公民公益”的主张,这一主张导致了三级会议的重新召开以及王权修正的实验,不过由于宗教宽容的敕令被天主教会联盟控制下的三级会议的废除,王权神圣化和绝对化主张受到拥护。随着南特敕令的颁布,绝对化的王权带来了秩序的恢复,公民/信徒二重关系剥离。另大屠杀表现的他者恐惧则是一个十足的文化史题材了,如女巫和羌族的毒药猫事件。01-15
  • 文在兹
    什么是好的政治史/战争史研究?这是一部杰作。10-30
  • 舞池里的塔西佗
    抽丝剥茧,犹如推理小说一般剖析了“决定法兰西历史的重要一天”的圣巴托洛缪大屠杀。作者的高明之处在于同时从国家政治、国际关系、政治哲学和神学的视角综合观察该事件,又做到了圆融贯通。全书的核心观点是:圣巴托洛缪屠杀案,实为法国从封建国家向绝对主义国家转变的分水岭,政教分离的(神秘主义)威权国王的雏形在查理九世身上呼之欲出,经过三亨利之战,最终在波旁王朝实现。如果把此书读成《群氓政治》的庸俗激情论;或是大仲马《玛戈王后》的浪漫主义,实在是南辕北辙。03-26
  • free_POC
    上篇剥丝抽茧,犹如阅读推理小说;中篇细致白描;下篇是历史影响的各环节推导。此书虽被评无创见,但对非专业人士来说已大赞。05-30
  • 虾米
    杰作,分析极其出色。作者将历来为史家混为一谈的圣巴托洛缪大屠杀分成前后相继而性质迥异的两次大屠杀:天主教和胡格诺派双方的温和派领袖为政治和解走到一起谈判,却在各自极端势力的掣肘下产生严重不信任而造成第一次大屠杀,其性质是政治而非宗教性的。继之而来的第二次大屠杀是信仰天主教的巴黎人民施加于新教徒的迫害,并由首都蔓延至全国,性质是宗教而非政治性的。这两桩事件表明政教分离在政治层面渐成潮流而在宗教层面却受到极大阻碍。反讽的是,法王查理九世主导了第一次大屠杀而反对第二次大屠杀,但他却无力阻止后一次大屠杀。而反对大屠杀的舆论皆认为国王对此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由此产生了针对王权的质疑及其迥然相异的两种政治学说:因为王权有向暴政发展的趋势,所以必须限制王权;因为王权无法阻止暴力的扩大,所以必须加强王权。而12-21
  • αρκτος
    书很好,翻译也很好,加了一些有助于理解术语的脚注,很见功力。屠杀之前天主教和新教的紧张关系,包括限制新教办学和举行宗教仪式,新教激进派对国王造成威胁,王室内部、国王和权臣、权臣和权臣之间的分歧和仇视,法国和西班牙、弗兰德斯、英国、波兰的关系,为王妹与纳瓦尔联姻以及接踵而来的屠杀做出了充分铺垫。新教客人在宫中被杀,天主教激进派随即将屠杀扩大至巴黎乃至外省。遇刺受伤的科利尼首先被残杀,其他新教徒也遭毒手,仅有极少数受到温和天主教庇护。(作者说新教徒教育水平比天主教高。啊?)事后新教对事件的解读,用预表、圣徒传风格和末世论甚多。对法王查理9的评价也是类似,新教视之为希律,旧教视之为圣人。文艺复兴以降尊王而非尊王位、境外新教领袖如贝扎的作用,以后可以再多看看。03-09
  • 社会正义武士
    写的非常漂亮,最后三章尤为出色,非常合格的旅途读物。01-24
  • 柏林苍穹下
    一场血色的婚礼——“圣巴托罗缪之夜”是一个被高度文学化的历史事件,本书的国际化视角却令人耳目一新,更出彩的是对事件前后法国君主的统治力分析,并论及其波及法国大革命的深远影响。0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