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评论

  • 花花
    经典为什么是经典,大师为什么是大师,那都是有原因的03-30
  • 薄荷叶复制镜
    比第一卷容易读懂多了。第三部分讲得东西感觉有点前后衔接不当,有点奇怪03-30
  • 咏鲀
    到第二卷就开始略读了。接着看《悲剧的诞生》,对冲一下。02-07
  • 浆果与牡蛎
    读的是“爱情”一节,觉得另有必要把P90-97,177-218,232-250,251-252也读一下05-21
  • 山乎锵锵
    上个月刚读完卷二,日拱一卒,每天一两页。现在开始第三卷,每天四五页。一年半了。厘清很多理论上的思路,重要概念加重点强调,实在太有帮助了,编辑费心。12-31
  • 友友
    大师就是大师,我已经爱上黑格尔了。04-23
  • 南鑫
    愣是读出了《三体:黑暗森林》的感觉,过瘾!如此秩序井然、条分缕析的论述,真是大家手笔;对于莎士比亚和塞万提斯作品的分析,更是醍醐灌顶的畅快!我尤其是喜欢黑格尔在章节做的导引和结语,读着就是胜券在握的踏实感,过瘾!!04-17
  • 合一
    对三种艺术模式进行了具体的阐释以及演进式的分析。08-23
  • 孔默
    艺术的三种类型:象征型、古典型、浪漫型。三种类型呈现为形式与内容的辩证运动过程:起初,形式与内容浑沌不分,随后发生分裂,但二者不相适应,意义与形象之间尚缺乏内在关联,是为象征型;内容与形式逐步互相渗透、融为一体,古典型艺术便应运而生,自然性被贬低,人体呈现精神,古希腊神话、史诗的神人同形是集中体现。当内心与理想再次发生矛盾,古典型艺术解体,取而代之的是象征型艺术,该阶段,人的内在主体性与心灵内容得到集中呈现,首先是基督教宗教艺术(团体精神),其次是世俗与神圣交织的中世纪骑士文艺(荣誉、爱情、忠贞),自由主体的独立性得以彰显;再次是趋于世俗化、平凡化的“现实主义”文艺,所凸显的仍是个别主体与不受局限的心灵。总之,当艺术发展为象征型阶段,艺术家的主体性统治着他的材料与创作。01-09
  • Xuanning
    荡气回肠的第二卷,集中了所有美学的重要内容。整体阅读体验很好,有精神现象学基础的读者不会觉得很难读,大量的案例更清楚的解释了黑格尔的哲学框架。在我来看,这个框架无疑是准确的,甚至把未来的批评者们都囊入了自身,‘我预判了你们的预判’。但美中不足的是整个理论大厦的应用情况并不好,在21世纪专业细化的今天看,黑格尔不是通才,艺术史在美学中的出现完全是以佐证为目的,而对艺术史材料的提取本身就是抽象的和理解不到位的。所以这本著作按哲学来读依旧是哲学历史上的庞然大物,按艺术史来读美中不足的地方就太多了。01-07
  • 苏格拉裙底
    比第一卷好读,但仍然不敢说全都读懂了,不过大致能抓住这卷的基本脉络。黑格尔认为艺术的发展实质上是“内容”的发展,内容决定形式,所以“形式”也随着内容的变化而变化。所谓“内容”,就是心灵(精神);所谓“形式”,就是心灵借以显现的具体形象。最初,心灵就是自然;然后,心灵不是自然,但心灵和自然又没法区别;然后,心灵区分了自然,心灵高于自然,变成了纯粹的抽象。抽象的心灵变得具体,借自然来表现自己,二者达到了统一;接着,心灵毕竟是心灵,而不是自然,所以又把自然抛弃掉,心灵变成了它本身。心灵意识到,对自然的否定实质上是对自己的禁锢,所以又转向对自然的肯定,让自己变得世俗。所以出现两条路,心灵与自然分别独立,前者的独立导致了浪漫主义像颓废派的转变,后者的独立导致现实主义转向自然主义。浪漫艺术随之解体。01-19
  • 皓月
    具体阐述三种艺术区分:象征型、古典型、浪漫型,并把其根源于主体内在精神与外在实体表现的结合关系阐述出来。03-01
  • 寒露
    黑格尔的体系总体而言是相当自洽的,除了他对东方艺术的强烈误解之外,一旦想要批判,就不得不危及整个体系的大厦。黑格尔把艺术发展的逻辑阶段归为精神(意义/内容)与物质(形式)的分裂,精神性是决定艺术水平高低的绝对因素。从前我的兴趣与此确有相似性,对文学作品的思考也偏向哲学思考的角度,直到大学,直到读到现代主义作品,直到被唐卡、被敦煌壁画彻底震撼。从现代主义出发而言,现代主义确是颠覆了黑格尔的整个观念,艺术不再是逐渐趋向哲学的精神性的、注定挣脱形象的束缚而走向消亡的存在,而是一种看待艺术作品的方式,任何事物,以超越外观、超越物理性质的角度,看它的抽象本质,这个过程就是“艺术”。从此,艺术在消费、浅表的道路上越发一去不复返。此时古典的艺术观需要回归,需要重新借鉴,就像古典型回归希腊时一样。0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