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评论

  • 坚毅
    1自由市场经济,协调市场经济-更人为设计而非自然演化。2英爱自由放任但保护小玩家,美鼓励市场竞争/反垄断,法中央规控/企业协调。政策传统偏好各异,理性计算少?美常以联邦政策骤然启动新兴市场。3美法都用公共资金吸引私人资本投资铁路。美欲借公共资金营造一私人铁路系统,法则是欲建一公共铁路系统。针对贪腐,美放弃公共资本赞助私企之路,法则继续强化国有管控。4英美信市场主体自会选择最优技术策略。法信私人决定会降低安全和效率,无法服务国家。5美推崇市场机制-禁止卡特尔,小私企可被牺牲。英推崇企业家,市场机制可被牺牲-鼓励卡特尔保护小企业。6美一阶段是竞争性政府重商主义,二阶段以裁决机制解决定价竞争问题。7法靠专职郑拳在不稳定边界内立国,英有天然屏障不需军事几圈。英把政府命令私人行动视为非法,延误安标推行06-27
  • 尘世的费昂纳
    结论中对利益集团分析法的反思颇有价值,指出利益集团并非只是天然形成,所维护的利益也可以是主观性质的,其他观点取我所需但我认为本书的漏洞是经过论证的文化与制度的实践是所谓“成功案例”,至于“失败案例”及失败之后如何应对(采取新的逻辑亦或继续完善?)则被忽略了。并且对于那些殖民地国家而言,这个问题更为复杂,假如殖民者到来之前该地发展程度不高,其传统是否能融入以及如何融入殖民者带来的制度逻辑也值得进一步思考12-16
  • 无明
    产业政策的比较,政治文化也是社会认知吧,认知导向行为03-27
  • 过期黄桃罐头
    政治文化角度比较分析英美法三国的铁路产业政策09-09
  • 立青
    这周的政治文化课的阅读材料终于读完了;这本书对三国的政治文化的阐释就是政治思想史的小学生版本吧03-19
  • Sisyphus
    精彩的历史比较研究。03-18
  • Dean Zhao
    对于经济理性的文化研究,认为英法美铁路政策的制定是嵌入在对政治体制的文化理解中的,结构主义的比较方法,很规整,但启发有限。03-15
  • 江海寄余生
    有些书还是得有一定积累之后读 才能意识到其精彩之处……dobbin展示了韦伯的“理解”范式在一位扎实而富有想象力的学者处 可以做出多么漂亮的解释10-11
  • 对于产业理性观而言,更值得关注的不是超验外化的理性范畴与信条,而是具体的人在其历史阶段当中的社会实践以及影响其实践方向的文化意识。07-24
  • Momo
    想法很宏伟 可惜完成度欠佳。而且过于deterministic 不喜欢03-23
  • Apeiron
    少见的从政治文化出发且非常interpretive的比较政治经济学研究,研究问题也很有趣,将美法英三国在19世纪的铁路产业政策的差异归结于三国政治文化的不同。书中对政治文化的理解非常人类学,将其视为一国政治制度与秩序的意义层面,因而很难将“文化的影响”从其他结构的、组织的、工具的政治经济因素(如央地关系、政府形式、政府财政能力、是否存在技术官僚群体等)中剥离出来,用实证主义的视角来看就是内生性强得要命。由于和制度纠缠不清,这本书似乎也可以看作另一种层面的历史制度主义,贡献在于提供了一种文化意义上的路径依赖机制。虽然存在定义不清的问题,但感觉政治文化的研究也只能这么做了,毕竟一些更加实证的、试图分离并测量文化影响的搞法(如阿尔蒙德和维巴、英格尔哈特等)都显得又费力又无聊。03-19
  • 江湖散人
    从产业政策对比凸显三个国家的不同12-11
  • 现象环生的旅行
    作者对日本的产业政策做批判性分析,认为日本高铁的失败就在于政府不计成本,不尊重市场。作者分析比照世界上三种修建铁路的模式,发现日本模式(某种程度也包括法国模式)是最没有效率和不了持续的,次优是美国模式,最优是英国模式。日本模式的投资与决策主体是中央政府,美国铁路的规划权在地方政府,投资主体是私人企业,英国的投资主体和规划都是私人企业。06-14
  • 后后
    比起网络和历史比较理论,还是喜欢文化的研究路径啊,可读性相当的大。#小桂子每堂课要读一堆书还要次次做quiz是要逆天的节奏,你不能考虑大五狗的压力嘛!#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