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评论

  • 心之壁厨
    9/10。朋友送的书。作者虽然是保守施派立场,但对于一些左翼派别的评论也都相当公允,我特别赞赏其中尼采的一节。辣评锐评颇多,虽然不算幽默有趣,但是读起来很清晰舒服。03-05
  • 韧勉
    “现代性是个难题。”史蒂文·史密斯在本书开篇处这样说道。“现代”既意味着一个历史分期,又意味着一整套迥异于古代社会、经济、政治形态,更包含着一系列心态、思维方式、伦理要求和审美取向。无论在哪个意义上,它都标志着与一种“传统”或“过去”的断裂,以及对自己在线性时间中所处位置的强烈自我意识。位于现代性之核心的是一种独特类型的人,本书作者从马基雅维利到笛卡尔,从霍布尔到斯宾诺莎,再到康德、黑格尔、卢梭、富兰克林、托克维尔、福楼拜、尼采、以赛亚伯林、列奥斯特劳斯,覆盖启蒙运动以来的哲学家、政治哲学家和严肃文学作品,从最平实处见最现代,二重身份验明正身。02-09
  • Turnsole
    给人惊喜的一本书:黑格尔市民社会、自由主义的区分、民族国家的源头、尼采末人海德格尔常人概念都有清晰的区分。02-16
  • Irene Adler
    嗷嗷好看!但是我恨我太菜了,我恨我是土狗。我如果把这些人的著作都看了一遍,我不至于看的这么吃力,我恨我自己,我恨我只看过里面的包法利夫人,我恨我自己当初看了包法利夫人也没有往时代背景上去想的这么深,我只知道他受斯宾诺莎影响大,我恨!!!03-08
  • 长风
    书籍分了前后两个部分,作者在第一部分分析何为现代性,从马基雅维利到黑格尔,个人的轮廓逐渐在宗教——国家的线性脉络中明晰,思想家的选择的确是现代性地图中的星辰,构造了原点位置。书籍的第一部分更为精彩,在讲到对于现代性的不满时,尼采一章稍有些简概,选择施特劳斯也是别有深意。03-10
  • Z
    2022.04.01疫情封锁下读完。在其中经历了对现代性的两次反思。一者是与朋友长达八小时关于风土民居的探讨。二者是疫情中亲身体会了第九章至第十六章在生活中的展现。很应景的书,在快读完的时候,心中的不满几乎达到顶峰。读完之后,却又释然了。那庞大又令人绝望的图景,对我来说毕竟是虚妄的,一碗冒着热气的面就足以消解04-02
  • 木六
    精彩! 现代性(启蒙/进步叙事)&对其不满 实为一体二重身(doppelgänger) 现代人区别于农民/贵族皆"资产阶级" 礼貌/文明/优雅 同时又懦弱/虚伪/不真诚 认同社会进步叙事 而人们对现代性感受之疑虑--即"反启蒙" 并非完全反现代--或承认启蒙叙事中平等/理性/进步 而斥市场&"资本主义"制度未予实现; 或主张"后人"/"超人"以期超越资产阶级个人主义传统 此类"后现代主义"似仍未跨越现代性--作者称之为服用了兴奋剂之启蒙运动. 译笔用功颇深 是真带了思考在译介 后有时间再详读03-25
  • 后浪
    一本书囊括现代哲学大师的经典之作:从文艺复兴的马基雅维利到20世纪诺贝尔文学奖作家索尔·贝娄,现代性为何以及是如何成为其自身的一个问题的、应该做些什么——这是本书的主题。11-30
  • 吾宁爱与憎
    对于现代性本身的勾连和论证,怎么有种先画靶子的感觉。体现到后半部分对现代性不满的分析上,就显得说服力不够。03-22
  • ……
    平庸的学者就只能像此书一样简单罗列观点,而完全切不中要害,没有倒数第二三章,我甚至会考虑打2星……05-20
  • 叫我妖而不孽
    用了一周时间看掉,算是对这个突如其来的疫情的纪念。写得很好,耶鲁公共课还是有些漂亮的课的,作者另一本《耶鲁大学公开课:政治哲学》也很好,之前另一位教授的类似作品《从卢梭到尼采》也不错。这三本,通读哪一本都比刘擎《做一个清醒的现代人》强,因为成体系呀,尤其是这本前半是现代性,后半才是不满,最后两章是结合作品的解读。要说都是公共课教材,莫非这就是耶鲁和华师大的差距?当然虽说本书不错,但耶鲁政治系可喜欢招骨相清奇(三观不正)的中国学生去贴金,我可太知道了。我是觉得吧,现在上海各重点高中与其一股脑地推荐刘擎那个西方现代思想讲义,不如有一些学校换成本书,那书太碎片化了,到最后只能沦落为写议论文时故作深沉的来源,不负责地为自己想法背书。当然,这恐怕无法在集体层面展开:因为那本书已经难倒一堆老师了。04-03
  • 扭腰客
    可反复阅读,举一反三。以及,字里行间,春秋笔法可不算少,古今中外都黑遍。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