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评论

  • 我不是杰瑞
    在方法论证部分利科很明显地回应了分析哲学对哲学诠释学“含混性”的批判。另外他把马克思、弗洛伊德和尼采放在一起,说明他们三人的“解神话”诠释学特性,确实令人叹为观止。弗洛伊德的解析部分确实看不太懂,不评论了。04-08
  • 张信恒
    拖了很久才读完 前面还能理解 后面完全没读懂 或许是我对解释学不感冒吧03-30
  • Lysdlv
    利科认为,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从科学和医学研究的目的出发,发展为对于欧洲文化和文明的阐释学,其最终目的在于升华为象征的哲学。利科对于相关部分的解读很耐心、很细致。译文当中出现了一些明显的翻译硬伤(例如,将主语与主语施加行为的对象相混淆),这造成译文在意义上与原文产生些直观的偏差。04-13
  • 铜豌豆
    细读、细解的一个范本03-10
  • Hier Tanze
    利科判定精神分析是一种主体考古学,它是对哲学我思传统的颠覆。驱力经济学所暗含的要求是,不从直接意识或自我出发,而是将主体或对象作为驱力演绎的结果,这帮助破除现象学对主体-对象框架的预设。在拓比学中,自我被置于一个生成过程之中,这类似于精神现象学中自我意识双重化的进展。弗洛伊德的理论一开始就是主体间性的,第一拓比学的抽象性在于对这种主体间性未加反思和阐明而具有唯我论特征,第二拓比学则通过超我概念的引入改变了这一点。精神分析不同于科学心理学,因为行为不再是从外部可观察的一种受影响的变量,而是主体历史意义变化的表达,它们不是作为可观察物起作用,而是作为欲望历史的能指起作用,将精神分析科学化会导致对意义的删除,应该将精神分析理解为解释学。精神分析强调我们作为身体而生存,这与身体现象学不谋而合。05-07
  • Anabasis
    繁琐而乏闷,草草而过。05-19
  • 怒歬
    第一感觉,不咋地。留着下次再读?03-24
  • 西希弗的石头
    无可否认这本书是关于弗洛伊德最为细致、严谨、敏锐的哲学论文(拉康和他做的显然不是同一类工作),问题意识和论证手法值得被在哲学系做精神分析的人视为典范。但最后的落脚点似乎还是以一种严格的方式回到了荣格式的象征主义(尽管他极力否定这一点),让我很困惑他是不是搞错了些什么。06-19
  • 鱼阿北
    利科写综述的本领让人叹服03-31
  • Palomar
    很清晰的对于弗洛伊德的解释学诠释,第二部分等再看一遍原文本之后再来细读。利柯说对梦的解析首先是对“案主对梦的叙述”这一文本的解析,这个洞见很有意思,一方面他指出了精神分析方法的部分合法性,另一方面也指出一个康德式的问题,即梦的叙述是表象的话,那么如何认为对梦的叙述的解读可以揭示无意识的欲望。一个可能的回答:真正重要的不是“原因”而是主体性的历史?利柯处处都有提及并回应分析哲学,我觉得这是很好的问题意识。09-16
  • 种瓜得瓜
    把可简单化的东西复杂化,大部分搞哲学的就是这样无聊。正是他们和普通人对于真理的亵渎,“自由”、“神性”、“解释”才在这样的扭曲中诞生。人必须不讲道理,不追求真理,世界的意义、价值才得以可能。不过,书没怎么认真看,很烦躁。以后可能重读。07-05
  • lmz
    书非常好,但是翻译真的差09-04
  • Lumen44
    启发很大,而且没想到这里的利科翻译得还挺“清丽”…精神分析与现象学的对照最有意思。“如果现象学是笛卡尔对存在怀疑的修正,那么精神分析就是斯宾诺莎对自由意志批判的修正。”01-08
  • (。-`ω´-)
    死亡凝视般的理论结构分析文本的样式。08-02
  • Agilulfo
    私以为利科最棒的一本书。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