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评论

  • zzzecan
    多族群社区中乡邻之间的集体暴力的逻辑剖析01-01
  • Iris.
    暴力的循环和种族/身份的隔阂互为因果,隐藏的种族偏见会在升级的暴力中出现。而暴力的威胁会同化一部分人,同时会让试图帮助的人望而却步。狂热和暴力最终会被以种族解释,同时会被以种族的名义正当化;然而在暴力出现前,这些种族定义的存在感本来很低。12-28
  • 尤里卡
    本书中的暴力事件(以及发生在现代社会下的更多暴力事件)揭示了一个道理,即使人类文明发展到了高度繁荣的阶段,在某种集体狂热和广场效应的驱使下,依然可以拿起屠刀,疯狂地砍向自己的邻居。为了实现永久的和平,我们人类需要彻底的“真相与和解”,废除种族隔离后的南非,或许为人类做出了不错的示范。03-07
  • 南南天空
    看书以前对此惨剧一无所知,看后还是觉得活在和平年代真幸福。作者很啰嗦。02-14
  • Gloria
    在作者一步一步深挖和论证中,告诉我们:很多自以为是的观点,如种族冲突、身份认同等其实都是缺少证据支撑,含有猜测和假设在其中。我们自认为这个地区民族混杂会导致暴力,实际发生的事件不足以把所有悲剧归因于民族问题和种族问题。 这本书让我重新认识暴力和民族、身份认同之间的关系。进一步解释,我们不能看待暴力事件时,先去关注施暴人、受害人的身份背景,不要先有预设的想法去看待一切暴力冲突。02-27
  • 烟斗客甲
    1941-1945发生的集体处决平民事件的地点和种族和时间,波斯尼西亚西北部小村镇库伦瓦库夫被反复提到,横跨乌纳河靠近克罗地亚边境,1941年9月2000个穆斯林人被杀害,他们的邻居起义者所为,1945年以后也不算法西斯受害者;这个多族群地区的很多人兼具被害者和施害者身份,第一批受害的是塞族东正教徒,加害者是穆斯林和天主教徒的民兵乌斯塔沙,是新成立的克罗地亚独立国(克独国)授权,很快受害者反杀乌斯塔沙和穆斯林人;本书探索多族群社区暴力原因和暴力对族群人员的影响,这项探索延续十几年,并不是族群对抗的产物而是一系列事件机缘巧合汇聚而成,一小撮人获得权力后想一劳永逸解决地方争端,小规模的杀戮演变为大屠杀;探索这个熟人相杀的复杂故事指向全球化重大难题的核心:社群间暴力与多族群社区; 把乡村社区作为分02-28
  • Robert
    囫囵吞枣翻完了最后一章,2023年看过的最后一本书。切特尼克和乌斯塔莎的纠缠不清太远,朱令今日去世的消息却和这冷冬一样是真切的,让人心情忧郁,不要忘记12-23
  • 虾米
    杰作。如果说鲍曼的《现代性与大屠杀》从科学理性和组织机构的角度来探讨大屠杀,那么《何故为敌》的背景则近乎与之相反,从田野调查和地方政治的微观路径来调整和补充了上述视角。作者认为,“种族意识”并不能用来解释大屠杀,毋宁说它作为一个笼统的“大口袋”模糊了大屠杀的起因、机制和影响。比如它无法说明“克独国”中央和地方对“族群”认定的严重不统一,抢劫和杀戮的无分族群,干预和救助的跨族群,以及对大屠杀升级的克制,等等。反倒是大屠杀制造了高度对抗性的族群归类,将个体或族群间的冲突,以民族性的语言转化为“族群冲突”。作者提醒我们,从国家意识形态、强人政治、政策宣传等宏观层面探讨大屠杀,有其局限性。只有辅之以微观层面,才能洞悉大屠杀的差异性,进而为避免、熄火、救助和防患于未然,提供可行的理论支持。01-15
  • 阿元聊历史
    传统的针对种族灭绝的叙事,往往将原因归咎于一些个体无法与之对峙的宏大力量:族群间的裂痕、长期拉锯的紧张关系、顽固激烈的意识形态……但是,这些原因却无法解释一点:为何杀戮发生于此时此地?该书揭开了种族灭绝的遮羞布:暴.力是黑暗人性的强烈诱发剂,它让部分人获得了不义之财,也催生了克独国内部乃至整个巴尔干的族群认同,在这种认同下诞生的极..端民族主义,时至今日依然是“巴尔干火.药桶”的基石。01-12
  • 鹤游西
    作者通过大量的一手史料和深入当地的探访寻查,慢慢拼凑梳理出了这一段被噤声的苦痛记忆。从这个微小的历史角落中,我们仍能描摹出人类在面对野蛮和暴力之时的人性底色。02-26
  • chris
    族群往往在冲突中成为一个先验的存在,用于理所当然解释种种,这本书在研究巴尔干半岛这个多族群的冲突时,很好地指出了族群可能更多的是被建构,被利用,其中暴力的很重要的一个因素,而暴力的起因或是由于经济利益,或是由于私人原因,而暴力的制止也在于是否有合适的因素存在。暴力发生后的族群就更是被建构了,但是也有垮族群的合作可能性。从微观的观察以及研究入手,抛弃大而想当然的观点,确实是一本好书。02-13
  • 2014书虫
    对巴尔干小镇1941年族群冲突直至大屠杀的暴力事件,进行事前中后以及宏观中观和微观的“深描”。用一种非民族主义的历史观去分析看待历史事件,让读者脱离身份政治的叙事模式。细致入微,抽丝剥茧,值得拜读。同时对理解世界范围内每天发生的族群暴力事件颇有举一反三的能力。05-02
  • 企石
    主题很好,写的很啰嗦,行文不顺畅,读的太累了,弃读05-09
  • 雾凇
    讨论地方性社区族群冲突的产生过程及其影响,对背后原因的分析很好。从开始的正常社群状态,经过上层精英为特定目的采取的策略并带动地方各个层级为己方利益不断加入推波助澜的错综复杂演变后,形成复杂、非人化 、标签化的对抗族群状态,爆发极端族群冲突。然而,暴力原本并不是必然结果。在小镇上,有些地方暴力升级而另一些地方暴力被克制了,作者在后半本中着重分析了产生这种差异的原因。事实上,期间不断随机发生的偶然性事件,最终决定了整个事件的走向。在悲痛、仇恨、恐惧、谋利等不同心理促使下,人们通过笼统贴标签的方式,把原本生活中具体的人,看作对抗族群的非人化抽象代表,进而“理所当然地”实施暴力,事后又长期沉默和回避。然而,极端的记忆早已深刻改变了经历者意识中的身份认同和行为方式,会在未来某些时刻随时被唤醒。12-16
  • 笨笨
    原本和平的小镇是怎样随着二战开始、乌斯塔沙的介入而一步步成为族群冲突及种族灭绝的中心,作者给出了非常微观而具体的观察。我印象最深的有三点,第一是这个地区原本的人口结构是塞族最多、克族第二、穆族第三(但比前两个民族少很多),所以乌斯塔沙推动针对塞族的种族清洗之前还需要吸收穆族才能勉强凑过半数;第二是乌斯塔沙一开始的中坚力量还都是些地方中产阶级和士绅,但真正推进种族清洗靠的是吸收进来的地痞流氓,这个变迁即使放在今天看也非常具有现实意义;第三是在9月针对克族和穆族的屠杀中表现最活跃的切特尼克组织在1944年后针对东正教徒也开展了清洗,极右翼之间真的没有那么大区别。03-02
  • 2024年了,有的世界歌舞升平,有的世界战火纷乱。人性的光与恶分明依旧。所谓的大年初一,看到的所有祝福仿佛是一个平行世界。02-10
  • Berlinka
    颇为受用。作者选择了最一团乱麻的波黑小镇地带进行他对暴力微观机制的考察。强调宏观和中观层面既有研究对解释巴尔干暴力的无能,于是从地方性的微观机制入手。论述有反复冗赘之嫌,但瑕不掩瑜,路径清晰:暴力不仅具有破坏力,更具有生成力,恰恰这种生成力却被当代学界忽视(起码在巴尔干地区)。巴尔干的暴力,现如今依然只被当成是“自古就有的仇恨”这种一刀切的解释来理解,也正是这种理解,弱智化了对当下政治和日常生活的认知。面对缺乏理解的眼前困境,和看不到改变的未来,作者的问题非常令人不安:邻人的暴力,以及对此的讲述,是否最终成为我们手中的选择?另外,文末谈到“后冲突民族主义”,即突发的民族性,很受启发,像是开了一条新路。01-04
  • 鱼子烧
    有新的启发,但是作者经常控制不住反复论证已经说过几十次的话让人看得非常疲劳02-08
  • 死透气了
    在美国时买过英文版,厚厚的一本,买来后只读了导言。之后参加了一次康奈尔大学出版社社科部主任的座谈会,主任说这本书是他这些年编辑的最佳著作,不由对此书向往不已。如今“理想国译丛”极有眼光也极有胆识地引进此书(很多出版社估计一听到此书写的是族群暴力就被吓退),我终于知道这本书好在那里。简单说,这是历史社会科学at its best。原书标题意味深长:暴力往往不(只)是结果,而是原因,因为暴力很有诱惑,可以带来很多好处,而族群边界和族群意识往往不是暴力的因,而是暴力的果。1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