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评论

  • estuary
    接管上海之后续启发性的高投入低产出现象延展值得继续深挖05-17
  • 知白守黑
    史料扎实,但结构比较规矩,为了出版省了太多东西,不如看单篇的论文。07-30
  • 鲟不知
    作者学历史出身,一不懂政治,二不懂经济,这么大的命题又为了课题基金束手束脚,前一半还明显在认真思考,后面真是拎不清,说不明啊,不行你找香港出版社出啊。10-12
  • 本意是好的
    制度经济学视角下的双重国家,毛左必读书目11-29
  • 宫保鸡丁
    还是有信息增量的,虽然不那么多~05-18
  • 天天酬勤不迟到
    构想的指标体系失去作用,试图弥补的动员激励也无济于事,在这种情况下,体制改革似乎也是一种必然。从“经济效益”的角度去看前三十年的工业建设,承认其成就的同时,也尝试就“低效”特点做出自己的解释。一篇较为扎实的博士论文。01-15
  • Orpheus
    最终看来,运动式推进的本质是个人的效率不被重视,因为可以靠加班短期解决。无论是社会治理还是公司活动,都是一样的01-02
  • 不文
    行文流畅,逻辑清晰,政治精分,效率牺牲,家长制组织架构的群众运动。01-28
  • Deetz
    关于49年后政治经济学最好的作品之一。06-30
  • 子不语
    除部分史料外,中规中矩,缺少惊喜12-17
  • 暮兮云
    读过作者关于计划经济中疏散人口、重复建设和三线建设的几篇文章,问题意识很好,史料也扎实,本书继承了这些优点。计划经济下各种形式的群众运动和生产动员,是物质激励不被允许的时代里提高企业经济产出/效率的有效筹码。但群众动员有天然的反制度倾向,往往让计划管理体制的收益急剧下降,逼迫国家再度调节筹码。对这枚“可松可紧的筹码”调节过程的描述,是本书最精彩的地方。稍有遗憾的是,历史的复杂度在跟理论的对话中突然折叠了,成了对特定陈述的不加限定的支持(“激励是否有效才是效率提升的关键”)。“理论家不懂历史,历史学家不懂理论“虽然是玩笑,但能衔接两者的,少之又少。06-20
  • 曼马由特小队长
    今后博论重点学习的对象。新中国成立后从以苏为师到有自己的路,看似是一条十分合理的发展路径,但是梳理内在逻辑的时候就会发现“以苏为师”的口号表象大于实际,作为一个个性极强的领导人,毛主席将自己的个人尊严与国家形象紧紧绑在一起,这导致他的意志和国家方向具有高度一致性。到了走自己的路时,主席习惯用革命年代的管理路数驾驭经济发展,这就导致了走自己的路实际上就成了穿着旧鞋踏新途,问题自然不可避免。不过我们也不能否认,国家一直在摸索适合自己的道路,只是这个成本来得太高,加上国家的路线向来左甚于右,在经济建设的路上时而狂飙突进时而反思整顿,悲惨的只是计划的执行者了。12-30
  • 豆友1375764
    材料剪裁妥帖、行文精练、故事讲得好是此书的优点,不足之处是一些本该解释为什么的地方却略而不谈,比如为什么苏联式的管理模式未能推行?对于计划经济的认识似乎还不够深入。比如作者在结语提到的八十年代末在「两权分离」后国企仍然出现的大面积亏损以及世纪之交国企改革问题,实际并不是新局面,跟前文提到的「四五」期间财政包干之后反倒未能提高地方收入是一脉相承的。其他诸如「激励」问题也可以再深入讨论。我看此书最大的认识是,中国计划体制的特点是,但凡定于一尊又人定胜天时,经济就会陷入混乱、崩溃;而政策稍微回归经济规律,哪怕在计划体制下都能形成相对平稳的局面。10-21
  • 一般翼赞员
    Trivial. 是那种典型的找一个地区、罗列史料、最后证明一个人所共知的观点(科尔奈的预算软约束和魏昂德的非正式恩庇体系)的近现代史研究。中国的经济是运动经济,兼备了计划经济的僵硬性和市场经济的盲目性两种缺点。但因为政治运动的反复冲击导致工厂中的恩庇体系在文蛤中瓦解,厂长书记工作组全被橄榄,反过来导致连前17年的动员能力这点仅剩的动力也没有了,反资产阶级法权派又战胜了经济主义者,就完全flop叻……05-10
  • 危如累卵塔卜卡
    群众运动与计划体制下的科层制并不算是完全矛盾的:计划体制确立初期有利于让科层管理制的神经末梢深入到工厂基层,但后期这种制度化的科层制与群众运动的张力越来越大,在本身仍存在大量自然经济残余且缺乏计划体制所需人才的情况下,用急功近利的赶超战略去取代了计划体制所必需的制度建设,用“劳动竞赛”(实质为自上而下的群众运动之一种)取代必要的物质激励,到1958年远离苏联模式之后这种趋势进一步加强,结果就是产能扩张过快无效产能多、经济生产组织混乱收益效率低且工人苦不堪言,再重新整顿生产组织(管卡压)以后又因没有解决物质刺激与人员安置等问题激发工人不满,使得工人最终以自下而上的群众运动(诸如工人造反派)做为对现有经济制度反抗的回应。同时意识形态以及上层政治因素影响使得计划体制建设缺乏连贯性,经济波动性较大03-27
  • saidelizi
    过程描述相当不错,一些细节材料非常有趣,深度研究的有意义的尝试,black files 合辑。 数量赶超与专业化管理在文革前经济发展中相互较劲,最终让经济发展完全沦为权力斗争的牺牲品。文革前发展工业中因为在经济发展理念上的差异(为了数量,工厂扩充产能,结果造成质量低劣加之能源不足,辅料不足,产量实际上也无法真正长期的增加,另外工业对农民工需求的增加导致了农产品的巨大需求,这是农业大跃进发生的前提条件,而后又数次反复,大跃进之后文革之前数年间产量与专业化管理的冲突又数次上演)出现的工人扩招和下岗相交替的奇异现象,另外工厂部分工人的临时工背景以及对同工同酬的诉求也是文革造反派借政争突起的原因,在这点上无疑具有非常强烈的现实意义。此书可以称为共和国改开前经济史的一次极有意义的尝试01-24
  • 优雅骑士
    虽然中国的计划经济是以苏为师,但因全党上下都对工业社会缺乏了解,而本能地排斥基于工业社会的经济、企业管理制度和科层制体系,本能地抵触所谓“繁琐制度”。在不喜欢、不善于采取常态化的管理的同时,又乐于使用群众性动员手段通过增加劳动力和工作量来赶指标、完成任务,这就是我们所谓的计划经济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