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评论

  • 禄艺斯
    经验味道很浓重 范畴篇开形而上学先河 01-20
  • Uaral
    范畴篇从语句分析入手研究哲学。11-06
  • Lo
    Categories & On Interpretation by Aristotle.: Commercial Press. |范畴篇09-22
  • 北落師門
    这本看完就准备开始纯粹理性批判的探险了!09-29
  • 渚骸燃
    实体=不可修饰的、摆脱了概念化的独立性事物。话说亚里士多德真的牛逼 这么几卷文写出来之后 前世很多诡辩家的鬼话都不攻自破了05-19
  • Mansion
    《范畴篇》似乎就是哲学史上的概括和《形而上学》的纲要,所以相对更好理解一些;《解释篇》非常难以理解,由于亚氏所处的时期并没有将逻辑学符号化,致使诸多概念只得以例句呈现,而有些例子实难读懂(最后两章几乎不知所云),但还是可以从中窥见亚氏的前瞻性——提出了词项逻辑的基本概念:对当关系、换质法、戾换法等,至于逻辑学的系统化,还是得等到弗雷格啊。05-11
  • 輞川
    范畴篇:每一个不是复合的用语,或者表示实体,或者表示数量、性质、关系、地点、时间、姿态、状况、活动、遭受。实体,就其最真正的、第一性的、最确切的意义而言,乃是那既不可以用来诉说一个主体又不存在于一个主体里面的东西。第二性意义下包括包含第一性实体的属。解释篇:口语是心灵的经验的符号,而文字则是口语的符号。一个词在其本身意义之外尚带着时间的概念者,称为动词,动词的人一部分都没有独立的意义,它永远是那说到另外一件事的某事的记号。每一个句子之所以有其意义,是如我们所指出那样由于习惯,但只有那种在其中或有正确或有错误存在的句子,才是命题。04-02
  • 劈头士》睁木
    亚里士多德的气场真是厉害!和柏拉图文绉绉的对话截然不同啊,一代的代沟怎么会造成语言风格上如此大的差异。。。《范畴篇》和《解释篇》来自《工具论》中的两篇。范畴篇里面有十大范畴,以后在康德那里还会看到。亚里士多德没有说为什么要定这十个,而不是更多或者更少,是不是要当时在他学院里读书的弟子才能够提问呢。。。好不甘心,真想把他拖出来问一问!解释篇关于语法和逻辑,最后二页来回生生读了三遍,还是只能猜其大意。。。对逻辑没兴趣啊,到底要不要读《工具论》呢。。。05-18
  • 咖其蕯的徒弟
    哲學系的傢伙都是神。一開始我以為這是本教人思辨和講話的書,還是高估了希臘語的難度,從英文轉譯過來也不好懂,更喜歡解釋篇,因為比較簡單。03-10
  • 玻璃柔术街
    多看逻辑学的书有利健康,亚里士多德的三段论09-27
  • 知闲
    这本小书就像菜谱,不是用来一个晚上读完的。做红烧肉的时候可以看看,做青椒土豆丝的时候也可以对比着翻一翻,哪天想做佛跳墙也可以拿出来看看。我自己研究《论语》的时候不能不依赖归类(归类:种属),研究政治理论的时候不能不区分实体和虚体。最近思考科技革命,才开始使用特征/特性这样的术语来表达。碰到财政经济问题,会意识到数量的重要性。上周跟学生谈及政治学的学习方法,意识到需要区分运动的种类。修订博士论文,意识到需要从材料中提炼出一些更清晰的命题。亚里士多德这本书对初学者有帮助,但是对初学者来说可能太难了,主要不是为初学者写的。09-16
  • 风间隼
    比《笺释》更简明扼要,突出了那里面淹没在注释里的一些重点。说《范畴篇》其实应该叫“谓词篇”,“解释篇”应该叫“表述篇”(应该来自赫尔墨斯),豁然开朗。《解释篇》读得很痛苦,还要再想想。12-31
  • The 星星
    曾经的学者都以推翻亚里士多德为己任,事实证明如今亚里士多德还没被推翻的东西基本上都是废话。。。12-30
  • 墨墨
    读《纯粹理性批判》,发现逻辑学知识的欠缺,只好回来补习亚里士多德。以前读柏拉图时发现中西方文化暗合处颇多,但至亚氏,东西方文化的分野已非常明显了。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