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评论

  • Fernweh
    这本书是在读过《民国文学十五讲》后偶然在书架上翻到的,每一篇看起来都不是直接在描述鲁迅,但字里行间又都是鲁迅的影子,贯穿古今总总与鲁迅研究挂钩。对我而言是书的后半部分渐入佳境,可能是因为年代的脚步逐渐近了,理解上也更顺畅。读罢mark了一些作者提到的书籍,希望日后有机会找来看看。时至今日,鲁迅的形象及其代表的精神已然化作一种意象,愈是远离表层认知,愈是觉得自己对其一无所知。由此作者在“序”中写的最后一句:“我们这些曾经带着寻路之梦的作者,精神有深浅之别,见识有高下之分。但追赶思想的脚步,是不能停歇下来的。”或许便是“往者难追”的真谛所在。09-11
  • 风波高中李民勇
    评述前人写得很好,情感力度点到辄止。06-29
  • 细林
    孙郁的文字实在好 我什么时候能写出这种文字来(以及 研究五四的人 精神气儿是真足…08-31
  • FermeFaon
    文字真好,五四精神永存。10-15
  • 雪晴
    开启了答题的另一种思路,聊备一观。08-06
  • 如夢
    昨日孙郁老师在湖大讲翻译文学09-22
  • 不忘长安
    无不在鲁迅的影子里缠绵,有些论断并不认同。但写曹聚仁,章士钊,废名的几篇视角独特,值得一读。12-17
  • 仙人球榴莲
    确实是个人的阅读与记忆,亦即作者所谓“学术随笔”。其间涉及了形形色色的人,和他们形形色色的著述与见解——既有近代以来作为学术对象的文人圈子,亦有当下学术界小小的“世说新语”——在一定程度上都未能走出知识分子“自萌”的小圈子。如果仅作为走马观花的学术涉猎与浅谈,并且不纠结于作者自身定见甚至偏见的话,本书倒不失为是一位言之有物的导游;而倘若想要做一些更严肃更深入的理解,那就仿佛是看了很多序言式的导读吧。03-20
  • 秀逗君
    翻了一半,浅尝辄止,说孙郁文字好,我没意见,但是对读者不友好,我原以为是导读,结果看了是他自己的一点感触而已,并不能激发读者去读他所写的这些人的作品,而且孙郁受他研究的东西局限太大,五四精神是啥?近代与现代又是啥?一一读不出来,反正我读这本书感觉很不好,基本读了下段忘了上段。08-28
  • NNKK宝贝
    这本书内容有点深刻,而且大部分都是在讲鲁迅研究的,对于鲁迅不是了解的人很可能一下子都看不懂。06-17
  • 刘吃
    老师如此不知名。我祭出银两收集全部佳作。以我不多的阅读量而言,文字能力超越孙老师的不足一二。老师研究鲁迅,全无鲁迅的刁钻古怪,单纯文字功底好,思想挺拔,涉猎广泛,能够广角比较民国那一众奇崛人才。这种文笔,只有我仰视的份04-13
  • 太阳下的蓝天
    文人墨客,回忆缅怀,旧时代回响,娓娓道来。12-01
  • 绫懒遥
    读完想去找孙老师研究鲁迅的专著来看了。《读书》果然还是质量保证啊。09-24
  • 水州
    不妨改名为《鲁迅文学研究回忆录》05-07
  • bookbug
    按照发表时间顺序辑录文集很能读出作者的阅读与研究脉络,而且这些文章还都是刊载于《读书》的,侧面也能看到一本杂志的思想倾向和时代风华。当然,孙郁本人的文字也确实好,写人物论作品都能不囿于人和书本身,喜欢由点及面,善于比较研究,长于点评综述,很多篇目单拎出来都不乏精妙之处。这点在个人文集重编中是颇为难得的。08-09
  • 大甜甜~~
    孙郁的文字是深深凝视着前人画出来的肖像素描,不回避他们脸上的风霜,却能见到他们眼睛里的光。从老一辈的王瑶、唐弢,到再老一辈的钱玄同、台静农、曹聚仁,孙郁所写的都是他们精神里最倔强,却又最痛苦的部分。谈域外的几篇也不错,冲绳一篇,尤其写出了古道热肠和真左派的焦虑。我们这个时代最好的文字之一。0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