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评论

  • 酸甜辣土豆锅巴
    上世纪,民族出现了,圈地划国,不同民族都在探索一种新的生活样式。犹太民族从一无所有的土地里拓荒出一个村落,一个国家。人们歌颂土地的丰饶与神奇,却把恶意对准了邻里乡亲。“我”秉承第二代移民领袖外公的遗愿,把坟墓安置在农田上,把一位位移民重新召唤回来,为之复仇。当我把先辈们全部安葬入土后,一切轮回,那些故去的亲人竟一个个“复活”。轮到“我”离去了。08-24
  • 栗子
    独属于犹太人的魔幻现实主义08-13
  • 于则于
    断断续续读了一个礼拜,往往会忘记前一天读过的内容,不过似乎从哪儿开始读都没有问题。很优美03-11
  • 叉烧至叻
    一群东欧犹太人来到以色列的土地以四个人为首,发展了拓宽者之家,在这片土地上耕作生产序幕,成家立业,然后他们子子孙孙我要其中发展的不同的故事,主要是名字太多了,都不是很太清楚。11-26
  • Lamentos
    每个国家民族都应该拥有专属自己的“百年孤独”。一部关于以色列的建国史,曾经那些不远千里跋涉的犹太复国先驱们,在心中这块神圣的土地上建立起独有的集体农场并逐渐发展的田园拓荒史。看似荒诞诙谐之中却多是随着时代迅猛变迁所带来的一阙满含辛酸无奈的没落挽歌。05-04
  • 安东。
    说是以色列版的百年孤独对也不对,然而百年孤独的镜子中映照的是爱,蓝山的沼泽上回音不绝的是恨。另一方面,主人公视角的史诗暴露出音域的局限性,才泽和沼泽的变调虽然有趣,却仍然在整体的低音中萎顿下来。有态度的史诗只是好故事。隐在背景之后的蓝山,风化着拓荒者奶与蜜的命运。小说的叙述语调虽然不是我喜欢的节奏,但句式比喻中的联觉还是很有意思。2018-05407-31
  • 龙之芥
    相信永恒的人,对事情的处理往往轻重失度,尤其是难以面对死亡。世上万物的循环流转,与其说是生生死死,不如说是候鸟那样的来来去去。梅厄·沙莱夫用“来去”替代了“生死”,平衡了死这一残酷的下坠。06-23
  • ༼·⍨༽
    有些章节翻译得好像莫言的农村小说……自传性强的小说如果一板一眼沉溺于回忆的细节,一定平庸09-23
  • 余尔游
    令人惊艳的叙事,绝对加分的翻译,引入较慢,但越读越想读。应许之地,初代拓荒者筚路蓝缕以启山林的故事,读之颇有亲切感,让我想到伊犁。《蓝山》只写一个村庄的几代人,叙述疆域却尤为开阔深远,以色列民族的历史文化贯透其中,而落笔到具体的人事物则鲜活、幽默、朴拙,万物有灵且平等,有着乡野烟火气息、魔幻现实色彩和最接地气的大智慧。这在人类社会本该是相通的,但我觉得新生代城市之子恐怕只会觉得隔膜。可惜了08-07
  • 雾凇
    “我们就是承载以色列国的酸橙枝”,以色列拓荒者的筑梦人生。07-17
  • 嘉遁
    豆瓣点评那么少让我很是有些吃惊,相比奥兹,读沙莱夫的人不多啊。沙莱夫的作品让人不知不觉中想一口气读完,我尤为佩服他的叙述手法和作品结构,还有他的幽默感和想象力。平时读与以色列有关的书籍,情绪上总会自动带入深沉感,没想到沙莱夫的文字像一股清流,全然没有知识分子气息,他描述土地、动物、昆虫、植物、当然以及那些老人们,缓缓铺开二代俄罗斯移民在荒凉土地上开荒种田建设家园故事,读到的不是厚重的渲染,而是克制,很厉害。迫不及待要去读沙莱夫其他作品了。06-25
  • tiiiiin
    以色列的乡土小说。生态在这本书中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不仅是人物展开活动的舞台,更是在符号上象征了人物们活动与发展的变化与倾向。同时,符号的使用也没有限定于某一种动物植物,而是无处不在无时不在,字里行间映射着人物的发展。构思相当精妙。三代人的生活也是让人唏嘘。并不是按照时间顺序而写,人物的命运在乱序的交叉中,更有一种世事无常的荒谬感。三代人的故事也让人从感性与细节上了解到以色列人建国的艰辛。07-02
  • 恶鸟
    不是很喜欢这样的文风,乡村调侃味太浓。06-18
  • 小郑同学
    拿到样书时很开心,这是我做编辑以来最喜欢、收获最大的一本书。沙莱夫是讲故事的大师,审稿及对照原文时,时不时被他优美有力的文字和高超的叙述技巧打动。目前看了他三本书,感觉每一本书他都拿来做了艺术试验,《蓝山》是其中的第一本,也是我觉得最好的一本。无怪乎被称作以色列最好的长篇小说。0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