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评论

  • 空山
    写得挺贴合(我感知到的)县级实际,但比较浅,在观察到的东西上稍作提炼,又没有完全提炼,或者只提炼出了问题,然后就结束了章节。读罢四顾心茫然...几个印象深刻的:领导注意力竞争、条条块块的辩证关系、政府怎么从对产业的强干预中退出。没啥新认知04-04
  • llp0410
    乡村振兴是我们所期盼的,这样家人们就不用远赴外省去打工了,老人也能在老家安度晚年;小孩也有父母在身边陪伴,不用再当留守儿童,童年也会快乐的度过。.近年来,我国一、二线城市已经不能完整反映中国的全貌,千差万别的县乡才更具"中国味"、更代表真实的中国。中国经济社会的韧性、潜力、活力在很大程度上源于县乡。04-06
  • 自有我在
    了解是为了能够发展,而本书作者恰恰就是通过大量的田野调查完成了对于中国县乡管理的了解,发现其背后的根本逻辑,当然在这个过程中是提出问题,发现问题,为解决问题提供指导。因此这本书既可作为政治学、行政学、社会学、公共管理等相关学科研究者的参考用书,又适合党政部门领导和普通干部阅读,为自己的管理提供。04-02
  • 文旦
    身处局中,深感县域治理如何将制度优势转换为治理效能,如何平衡体制稳定与机制创新仍任重道远。本书的干部激励部分写得最好,如目标管理责任制存在异化为与考核部门拉关系的问题、管区增设扩大干部流动空间等。本书的问题:体系性不足,啰嗦反复,有学术论文堆砌之嫌。04-20
  • Sisyphus
    第一次听说还有管区这个伪行政层级 虽然书里写了一堆管区发挥的作用 但依然不能说服我 不过坏秩序好过没秩序 稳定压倒一起04-19
  • 悲伤逆流成河
    这本书很好看!虽然话题比较高深,不太平民化,但是还是挺不错的04-15
  • 务实
    比较推荐,就是太小众了,仅有一千人左右关注这个03-22
  • 阿蔓的星空
    这本偏社会学科的书,对于非体制内且习惯于短视频语言表达逻辑的人来讲不容易啃完,但有助于我们去打开视野,换一种视角立体地去理解一个更真实和丰富的中国。此外,书中很多工作机制的逻辑与体制外的职场规则也有共通之处。当然,需要和政府打交道的人,也能从中收获更多的启发~03-25
  • silence。
    有些重复的内容,呈现的内容偏学术化,基层的现实很难用清晰的学术分类框架解释,基层干部的面向与激励不单纯是行政学研究范畴,更是心理学和社会学范畴,驱动一个县政府运行的机制是资源禀赋、社会风俗,也是地方主官、基层队伍,治理的向下延伸不仅仅是技术,也是艺术。难度不限于精密的目标规划和过程控制,还包括了利益在条条块块之前的平衡,激励与问责在个人身上的对冲。03-20
  • 值得
    感觉如果是熟悉县乡事务的人应该读起来更加顺畅。03-13
  • 海灵
    本书揭示了基层治理的内在逻辑和运行机制,为我们提供了推动基层治理机制创新的思路和方法,它或将成为我们探索基层治理的重要参考和指引。05-23
  • Milanista
    本书的最大问题是水字数,结合工作实际还是能学到一点东西。05-02
  • Ming
    基层强则国家强,基层安则天下安;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的最末端,也是服务群众的最前沿,本书带我们近距离看县乡治理问题。 04-07
  • asterisk
    很好的切入视角,随着数目字,精细化管理,势必对基层落地的县级进行更大的挤压,如何同时赋权和赋能,是治理能力的提升关键03-26
  • Scarlettt
    时隔一周,看到分数从9.2降到现在的8.3,倒是和我看完后的评价挺相符。总体而言,挺适合基层狗读的。不足之处,首先是语言有点啰嗦(尤以第一章);再者就是引用太多宏观政策层面的东西了,有点吹彩虹屁之嫌;最后,文中论述了很多“应该如何如何”,但对这些举措还有点泛泛而谈。03-30
  • 东土大唐
    有些篇章有重复,精简点会更好。看下来最深的感触是现在已慢慢进入“一管就死”的阶段。03-22
  • 中亮
    我来当第一个低分,原来是看到干部选用不是凭政治锦标赛而是上级肯定决定看这本书,想看看怎么扩展论述,结果发现这本书非常之浅薄。首先是理论浅薄,作为社会学博士,压根没有几个社会学理论去支撑,文献支撑更少。其次,分析空洞,极少用数据,访谈全是直接引用,建立在框架上的论证很浅,来回倒话,条条块块、化缘啥的,不看这本书也能知道。最后结论简单,管理紧了要求松一点,凡是来个123,背书式的话更多,看似写得头头是道,都是有用的废话。很多地方点到即止,看看周雪光,哪怕看看中县干部怎么写的,你觉得这种田野调查合格吗0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