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评论

  • 白雪王子等猎人
    图多、字少,还难读、难读。服气……09-26
  • 已注销
    隋建国团队的译本,罗莎琳克劳斯的解读与梳理相当清晰。我对于雕塑的认知一直停留在古典主义的时间线上,对现当代雕塑的了解相当混乱。逻辑线中最突出的两个转折点,一个是罗丹一个是布朗库西,二者都将含义寄于表面,切断与骨骼核心的先验联系,都在质疑叙事功能,将身体意义原点再发现,将内部的核心转至表面,这是一种去中心化的作为,包含了身体显现的空间和显现过程的时间,极简主义流派可以看成是二者的延续。一到七章分别介绍了叙事性时间,分析型空间,现成品形式,图腾主义,剧场性艺术以及极简主义雕塑的新语构。里面作品分析的部分有趣但难懂,以后再反复读。几个印象深刻的作品,波丘尼的瓶子,加博的头像和圆柱,塔特林的转角浮雕和纪念碑,布朗库西的空中之鸟和世界的起源,让阿尔普的钟与肚脐,安东尼卡罗的二十四小时和考尔德的作品等等06-20
  • 安青
    牛逼!看得酣畅淋漓。艺术家牛逼,作者也牛逼,果然是经典。12-09
  • newoail
    这本书里面几个比较新颖的点(在别的书中我没看过):罗丹雕塑中的对三个方位(视角)的新古典主义雕塑的反叛、构成主义的构成“中心”论点(从加博到考尔德以及动态雕塑)、甚至极简主义雕塑中的反中心。其他的章节感觉他的思考并不是很具有独道性,虽然她公开抨击格林伯格但在她的一些论点中(尤其是对极简主义雕塑)还是有深刻格林伯格的影子。07-07
  • lph
    两周的时间跟着Carl教授过了一遍,从语言学开始最终引向现象学,其中关于时间性与作者性的论述很迷人。结尾引入普鲁斯特真是意料之外的惊喜。05-16
  • 未来主义修会®
    颠覆内部和理念的先在,用具身现象学置换先验主体间性。极简主义就是摆烂主义,雕塑彻底地走向其外部,在日常物属性和无限重复的姿态中宣示了此媒介传统的死亡。极简主义不再是一种抵抗,而是将寂灭实在论昭告天下。不过,制像领域的先验体系并不会由此便名声扫地,历史是要往复的,终结历史的不是终结。09-27
  • miss_forward
    因为觉得看不懂现代雕塑所以翻翻,翻了翻想现代雕塑的变迁也是解释权的变迁吧08-30
  • Rapheal
    不断的模糊边界与重新定义。案例分析却表现出通史的脉络感,对于艺术家的不断的价值重估,也仿佛是在雕塑的时空中不断的置身与抽离。与研究的对象当代雕塑艺术相似,这样历史写作具有柏拉图会饮的意义,因为它欲图在渐进中探讨着某种共识性真理的可能。总体而言,能感受到不同于一般形式主义艺术批评的独有细腻感。07-08
  • 非虛構
    雕塑語言與文學語言不同。創作直接處於素描的線條中,處於蠟、石頭、泥土中。雕塑家的用詞,是虛與實。他的問句寫在空間之中。一般人認為,創作是理念的成型化過程。但我有時會自問,是否對於雕塑家來說形式並不先於理念?一些雕塑直接產生於一個物體,一件工具,或者從地上撿到的一塊石頭。是不是應該這麼說:理念由形式展現出來?正如許多其他雕塑家說過,創作是伴隨著懷疑、疑惑和遲疑的。最初的時候,我們並不知道它會把我們引向何方。雕塑通過其自身的材質、體積,自有其生命和苛求,它會去佔據空間,直到最後昭示我們的世界觀。賈科梅蒂在這樣說的時候,表達了同樣一種感受:「一件雕塑讓我真正感興趣,是因為將我對外在世界的視覺表達出來的手段。或者更近一步,今天,雕塑只是瞭解視覺的手段。只有在進行雕塑創作的過程中,才知道我看見什麼。」03-13
  • 李阿宋
    以雕塑论现代艺术史。解了太多的迷惑。需多读几遍。07-31
  • 吕过-
    确实不错,逻辑清晰,开头和结尾尤其好看,给了我不少启发。08-12
  • 祝羽捷
    喜欢这个比喻——现代雕塑所表达的认知模式好比普鲁斯特相遇玛德琳蛋糕。06-18
  • Eco
    于贝尔曼在《看见与被看》中反复引用克劳斯这本书。05-15
  • 蔣不
    現代雕塑是一場趨向於將立體簡化為純二維的運動——羅丹的雕塑開始打破傳統雕塑的透明和敘事性,同一形象的不同視角出現在同一雕塑中,雕塑的形式與其內在結構開始脫節;到了杜尚這裡,觀眾和雕塑作品脫節,你認為的小便池,可以是杜尚眼中的藝術品;而在卡爾·安德烈的世界中,觀眾和藝術家也已徹底脫節,他們不再基於心理空間的私密性塑造雕塑的結構,「以作品中心為構造形式,或用物體表面質地尋求解釋的觀念,早已不復存在」。極簡主義的關鍵並非在於作品的呈現形式簡單,而是觀眾幾乎無法察覺藝術家對材料做出何種轉換,這要求觀眾將更多注意力放在作為整體的造型,而非每一塊局部的磚,事實上,每塊磚都取材於日常用品,它和其它磚塊沒有什麼明顯的不同,藝術的界限及其特殊性被再一次模糊,這同時也象征著那個時代某種更為平等、自由的話語權07-27
  • Par-delà
    最后一句用普鲁斯特对记忆的描述来描述对一件雕塑作品的“遇见”,从而经验自身“被唤醒”。这本书也是难得的“遇见”,材料从核心的含义中被解放,成为一种真正与感知交织缠绕的媒介,创作者在这个过程里渐渐消失,以谦逊的态度隐匿成一种牵引。整个现代雕塑史中,作者、语言、材料三者的角色转换和探索都充满了感动和温暖,像拥抱一样陪伴我走过两个月。0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