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评论

  • 路兮
    对认识大英博物馆没有帮助04-05
  • 金剛怒目
    一年左右時間,在手機上零零散散讀完,pdf版清晰度太低,不知眼睛又損了多少,唉……06-14
  • 江南
    单薄、也许只要一二页就能说清楚。09-21
  • mmmg
    这文笔,是个文学教授的吗?06-15
  • Wolfeyes
    陈老师的散文太过学术……10-17
  • 林微云
    陈平原老师的文笔真是不怎么的,一点都引不起读者的兴趣,若不是信息量大,几乎读不下去阿01-02
  • 歧木零
    “访学文丛”之一。作为散文不能说是出众的,但作为资料很有用。起初是因为有个关于福尔摩斯的附录而买下。《四签名》中福尔摩斯就是从大英博物馆查找资料的。如今图书馆从博物馆分离,也算是种不可挽回的历史吧》07-17
  • 艾倫
    算得上一个月的旅行日记,匆匆一瞥少了事先的准备工作似乎也少了几分乐趣。从文化史而不是艺术史的角度铺排,这正是博物馆与美术馆的最大区别。如此推荐比亚莱兹,倒是饶有兴趣,可惜天妒英才,下次看到王尔德的书也会特意看看是不是此人配图11-30
  • 弦歌
    不仅写的文笔差,还引经据典凑字数09-13
  • 海马
    blog型书,考证还算精当, 杜文秀竟然曾经向英国女王献土, 想必还有很多细节有待挖掘03-27
  • Sunrise
    这本小书简直了!开篇寻访Bloomsbury Group之行正是最后一次去伦敦做的第一件事。陈老师虽写伦敦,却处处关怀中国,引用了不少晚清出洋官员见闻、点石斋画报的材料,直后悔去年CCC选题是美国,如果选英国这次暑假一定收获更大。围绕大英博物馆,对于国民教育意义/中西方博物馆观念之异(藏宝vs.博物)/馆藏的世界眼光的思路很不错,以及少不了的文学掌故只能留到未来再一一发掘了!09-13
  • 老曲
    五星因为极其相似的经历。当年Soas查资料晕了就去博物馆看,电子词典和笔记,徒步名人故居访问。买书的纠结。如果早读到这本书,游学会更有收获。就图文,触摸的魅力 和 道问学的文化史叙事方式,趣味和先生一致,但他以更精准和博学的方式表达了出来,关键在于他 要求 自己 记录并表达出来。最近开始收集各种博物馆策展的主题。12-24
  • 斯考特的猫
    陈老师这个视角真是好玩,现代中国视野下的英国游记,是一种特有的学者的乐趣。屡次赞许朱自清先生的文笔应该去看看了。绣像小说对《天路历程》的改写与变化一文尤有启发。原来文学史丛书上那些小图是比亚莱玆的画学习了2330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