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读书
电子书
首页
读书
人文社科
我们如何看见,又如何思考
反馈
书名
我们如何看见,又如何思考
作者
理查德·马斯兰
格式
AZW3,EPUB,MOBI
评分
8
ISBN书号
9787521731507
出版年
2021-8-3
出版社
中信出版社
页数
288
定价
59.00元
装帧
假精装
标签
科普
脑科学
豆瓣评论
大骏马
有料。同时照顾了对神经科学理解费力的读者。还穿插了一些科学家的逸事,也能让人从中学到研究、工作的方法。
11-19
短毛的拉布拉多
赫布法则的影响非常深远
11-09
金桔柠檬_卡卡
得到听书听的,但是我觉得就够了,非专业人员,就做个大概了解。
12-27
深情的艾老师
1. 视网膜的功能和构造非常精巧,视觉图像信息主要是经过视网膜的压缩、分解和强化工作传输给大脑。2. 大脑对识别人脸有一套特殊的功夫,视觉皮质中的面部斑块,对脸的图像响应非常积极。3. 感觉系统的神经连接具有很强的可塑性,不仅能让大脑从损伤中修复,还能把资源分配给最重要的任务。4. 人工智能向人脑的学习,人类对自身的探索,还将任重而道远。
12-24
哆啦大胖
得到APP每天听本书分享:对于如何在几百毫秒,从人群中识别出熟人这个问题,我们了解了,视觉图像信息主要是经过视网膜的压缩、分解和强化传输给大脑,视网膜的功能和构造远比我们想象的要复杂精巧得多。最后,作为脑科学研究专家,作者在书中提到:有一个违反直觉的知识是,我们的大脑的运行速度其实很慢。大脑里的神经元和它们之间的突触的运行速度,只有现代计算机的百万分之一。然而,大脑却可以在许多感知任务上打败计算机。大脑当中存在许多谜团,但是最重要的一点是,大脑并不是一台有着固定连接的通信机器,而是有一群由神经元交联而成的,具有可塑性的神经网络组成。
12-26
请叫额聂小仙儿
最复杂的系统就是我们的身体
12-23
心若无涯
人工智能向人脑的学习,我们人类对自身的探索,还将任重而道远。
12-23
木木茁灼
可塑性指的就是大脑重新组织神经之间连接的能力,可塑性不仅让大脑能从损伤中修复,还能让大脑把资源分配给当下最重要的任务。信息一旦进入大脑高级中枢,几乎所有脑区都在相互交流。我们能看到的就像是一团乱麻:所有脑区之间都相互连接,而且大多数连接中的功能我们现在还不太了解。
12-30
清和卯月夏未觉
神经元是如何塑造视觉功能的,通俗易懂的科普读物
11-05
V
不够软也不够硬 一会儿觉得在看论文一会儿觉得在听闲聊 但是也不错啦
12-22
twopersons
看着很枯燥很科学理智性的一本书,也许有些插图已经算做到尽量平易近人了吧。
12-14
Ammydian
眼见肯定定不为实的科学论证.人类的大脑太神奇,神经元的精妙组织与设定决定了我们如何看见如何思考.
02-23
Jimmy47
得到听书从人群中识别出熟人这个问题,视觉图像信息主要是经过视网膜的压缩、分解和强化传输给大脑,视网膜的功能和构造远比我们想象的要复杂精巧得多。而后,这些视觉信号到达大脑的视觉皮质,我们发现,大脑颞叶区域,有一些特别的面部斑块对脸的参数,响应非常积极。科学家们通过观察猴子的手部斑块转化成面部斑块的实验,我们了解到,神经连接的可塑性。最后,有一个违反直觉的知识是,我们的大脑的运行速度其实很慢。大脑里的神经元和它们之间的突触的运行速度,只有现代计算机的百万分之一。然而,大脑却可以在许多感知任务上打败计算机。
02-19
danyboy
比较硬的科普,解释人的视觉是怎么在光学和生物功能的作用下发生,以及这些信号如何被大脑捕捉,又怎样成为你真正看到的东西。我视力很差,需要常年佩戴RGP,所以能体会这种感觉,有很多事物在外观上的细节、微妙处,我其实是永远不知道的。
11-03
ZN
大脑真是神奇。实验看不懂,不过感觉研究人类生理结构与意识思想其实很有异曲同工之处。
09-01
韧勉
本书是介绍神经元如何塑造视觉功能的科普读物,作者马斯兰指出大脑视觉系统的基本运行原理是把视觉输入分解为并行的信息流。让我们再看一下视网膜。视网膜的首要任务是检测光线并压缩其对狭窄亮度范围的响应。但是,视网膜的许多部分专门用于分割视觉图像,将其分解为代表运动、颜色、边缘等的单独信号。这些不同的信号到达大脑的不同位置。数量最多的细胞直接投射到LGN上,然后投射到视觉皮质。剩下的细胞另起一支以提供其他功能。一些细胞检测绝对亮度,并向与睡眠觉醒周期有关的大脑中枢发送信号。其他细胞则提供用于稳定眼睛的特殊信号。但是,这些信号在任何地方都无法在解剖学意义上重新组合在一起,故而时至今日仍有很多关于视觉呈相的未解之谜等待世人探索解读。
09-13
豆瓣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