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评论

  • 西雅图夜未眠
    超过600页的书都该分上下册,翻起来费劲。著者关注小说发展中的空白,对我有启发。题外话,他本科居然是数学系的。06-07
  • 好运来~
    小说史的研究和我想象的不太一样,比较强调书籍的商品性。ps概念的界定与划分并不是十分明晰07-28
  • 沈一贯
    非常个性化的一本书,优点很多,整体思路值得肯定。不过,篇章布局和文字表达还可以再优化。许多具体的论点和考证,逻辑还是有问题的。最后的《明代小说编年史》如果能将每年的作品按体裁、题材分类排列,效果会更好。08-16
  • 凌云一寸心
    “通俗小说是以浅显的语言,用符合广大群众欣赏习惯与审美趣味的形式,描述人们喜闻乐见的故事的文学作品。”案头阅读的通俗小说的发展固然受政治经济形势和文化背景的制约,但相比于士人文言小说更依赖商业性和流行性(内容、形式与媒介)。通俗小说只要能传播出去,就能切实影响通俗小说创作与阅读状况,明代商业、印刷业和书坊产业的发展使通俗小说的阅读人群和传播范围逐渐增加,为通俗小说创作的繁荣创造了条件。06-17
  • 茴字有几个写法
    明代小说史不能不提三国 水浒 而这两本书直接影响了明代的小说发展趋势。作者有些结论虽然与新的研究成果有相互矛盾之处,但作者从整个发展史来看小说的成书原因和经过,但也给读者比较清晰的一个文学历程。07-10
  • 蜀檮杌
    九十年代末期作品,对出版传播因素的强调在当年或有先进价值,其余太陈旧了。02-18
  • 成西奴
    更重史的脉络,对文学作品的分析平平。从刊刻这一物质形态来梳理小说的流变,更加重视刊刻的技术,书商的趋利性以及题材的流行对小说发展的影响,虽不免写成了一部“明代小说印刷史”,但还是有许多发人之所未发的创见。如明初两百年的小说凋敝,不仅仅因为朝廷的思想控制,更因为印刷技术还未能支撑得起刊印长篇小说,以至于三国水浒的影响晚了近两百年。没有想到1522第一部刻印三国竟然是官刻05-05
  • 种瓜得瓜
    作者关注的重点在明代小说的发生与传播。01-14
  • 濛濛时雨
    问世/出版。将作品传播问题纳入小说史。(太长了这本书 )01-10
  • 胡了了
    这不能叫小说史,这叫资料汇编,书不对题。08-23
  • momo
    主要看第一章第十章和第十六章以及附录明代小说编年史。拟话本的形式特征及其蜕变写的挺好,初看“三言”总是不喜欢看头回和结尾点评,匆匆跳过去了。到了明代传播学已经对小说发生作用,与此前的文言小说不同,此前是作家、作品、时代(世界),艾布拉姆斯的文学四要素有了读者一环。作者、书坊主、小说评论者、读者和统治阶级的文化政策,作品的外部影响在变多。课程论文写完了觉得写的不太好,才看小说史的。看完发现如果早先读了这本书就会研究诗文与通俗小说之关系,还与明清骈文研究沾边,而不是纯粹写小说研究。05-19
  • 朝徹见独
    明代小说史是在两次大战乱之间的小说发展历程,两次战乱对于小说创作的意义各不相同。重视整体研究,从战乱、出版文化角度考察,不单一归因,是研究思维的转变。11-24
  • 华烨
    陈大康先生的小说史与以往专注于作品本身的同类著作有明显的区别,虽然在具体作品的阐释上并无独特之处,但在对小说发展历程的勾勒上却无比清晰,尤其是用了相当篇幅来论述小说创作的沉寂期,且清晰地揭示了小说创作态势盛衰浮沉的背后原因,为以往小说史著作所无。此外,本书尚有两点独到之处,一是采用了统计学的研究方法来研究文学,增强了文学研究的严谨性与说服力;二则是将小说刊刻流布的过程纳入到小说史研究中来,开后进学人之无数法门。09-11
  • 静女其姝
    复习明代文学时看的 观点还是老旧了些 不如直接看袁行霈的《中国文学史》07-12
  • 寒脊山小径
    重点在于关于明代小说各种现象的社会学政治学原因分析,而非文本本身的文学性。1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