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评论

  • 人类自由落体
    重要的是方法(史源,脉络化,史料分析运用,观点思辨),主要是对美国历史内容不感兴趣,32倍速看完,但即使本土化,对初高中历史教学影响也不大,毕竟那是唯分数论的地方,追求知识在那里是浪费时间。本书更适合大学学习也更启发历史教学者08-13
  • 雨吁
    懒惰如我暗自期待着本土历史教学领域的教育实践与成果(06-19
  • 杨sir
    古巴导弹危机如何化解的?一、真相以往的叙述是——肯尼迪展示强硬,赫鲁晓夫妥协。但根据作者考证,不只是赫鲁晓夫妥协,肯尼迪也妥协了——他撤出了美国在伊朗部署的导弹。也就是说,美国总统肯尼迪和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达成了协议,各退一步,危机从而得以化解。二、为何选择性记忆?肯尼迪一向以强硬的姿态出现在公众面前,如果外界知晓他对赫鲁晓夫妥协了,那么肯定会影响他在美国人民心目中的人设,从而影响支持率。国际社会若知晓内幕则会影响美国的霸权形象。三、后果如果我们接受了关于古巴导弹危机的第一种叙述,即是肯尼迪的强硬使美国克服了危机。那么吸取经验的后来者下次遇到危机便会再次以强硬应对之。可是真相是政治是妥协的艺术,危机的化解靠的不是强硬而是妥协。08-02
  • 佛郎机馅饼
    脉络化、质疑、基于证据和佐证的思维,国内的历史教育尤为需要,然而推广起来又难度过大。还是推广自我通识教育的理念吧。08-31
  • 许渔夫
    很好的一本书,提出了一些方法论,提醒我们带着怀疑的眼光和探索的精神,去看待教科书里的历史,并从历史里获得教训。可惜只有繁体版,估计短期内也不会出简体版,希望有生之年可以看到国内也有机会出版类似的书,让历史变得有趣和引发读书人的怀疑精神。08-27
  • 殊同
    所谓历史学家的思维/工作方式,就是语境化(contextualized)的解读,思维顺序大体是“语境化——去脉络化——再脉络化”的过程。语境化就是将文献进行史源追溯,还原文献的写作者、写作时间和具体历史情境等,不以后见之明解读历史文献。解读文献时,需要考虑材料的原始性、代表性、立场、多重佐证、类型,同时也需要借助不同学科的方法和视角。去脉络化就是去除我们先天接受的一套出于政治/社会需求或其他原因所塑造的历史叙事神话,包括简单的进步主义和层累的历史造成。再脉络化就是在语境化解读历史文献后所建立起来的更符合历史语境的历史叙事,由此重新对历史人物和事件做更准确的定位。这需要对各种材料的综合把握的能力,因此需要一种良好的分寸感。语境化的解读需要更多的历史细节,天然反抗历史大叙事,培养独立和批判意识。07-06
  • 青夕
    理念太过先进,以至于无法在国内中学课堂实施。本书的分享案例均针对学生的历史思维、批判性思维进行高强度的训练。而通过这些实际的案例,教师沉浸式地摸索,怎么找到合适的论题进行教学,怎么检索和运用合适的史料,怎么制定各种工具帮助学生进行分析,怎么指导学生进行规范的写作。悲观地认识到,在思维和写作方面,哪怕是我国大学本科生的训练系统也达不到这种程度。06-14
  • 拆迁队长哥伦布
    此书的主题是针对历史的严肃阅读,但其批判思维和讲求证据的态度也非常适合其他信息的阅读05-21
  • cacoo
    5.5 - 11.28 我接受的历史教育太苍白了11-28
  • 又及
    其实,这书很多硕士生也值得读。08-31
  • 豆泡儿
    “以史为鉴”的民族,肉食者特别重视历史教育,从小到大就是靠背一种总是提出定论的教科书来了解历史。如果家庭教育多样性缺失,学校教育几乎不涉及批判性审视、脉络化分析史源、接受历史的多重叙事与复杂性的能力训练,所以未曾意识到,历史教科书只是一种史料,它的真实性需要审视、分析动机、脉络化梳理,像解谜一样阅读史料。建议有小孩的家长自学+家庭教育,文史类教育此时此刻非常重要。09-25
  • 上水川人
    粗略一刷。8.5分不为过。历史教学就该有历史教学的样子,没有问号的历史连考试答案都不够格。我们当然没有史家的素养,但我们可以试着像史家一般阅读——来理解所面临的问题的复杂。 这本书从事历史教学的朋友自然该读,其他领域的朋友感兴趣也不妨参考。反正我是不敢去做中学历史教师的,没那能耐。 (部分美国史内容不熟,但不影响阅读。不得不喷一句:洋人搞的这套历史教学比我们强太多了)04-12
  • 沿途
    这些案例展示了历史真正要交给人们的东西,不是事件年份和故事,而是在批判性阅读史料的过程中掌握的思维能力,不是每个人都会成为历史学家,但尝试这样去阅读和学习历史才会让我们从这门学科中受益。06-13
  • 晏和
    史源(sourcing)、脉络化(contextualizing)、多元观点。02-03
  • 忙莽鸡
    国内初高中和大学历史教师应该人手一本04-13
  • Kurpfalz
    美国中学的教师用书。建立在美国史基础上的史料阅读与批判训练,八章的内容涵盖了历史神话与记忆的塑造、史料溯源与互证、文本的语境及文本的沉默等内容。要求学生对美国史有相当的了解,不太可能直接照搬到国内高中教学中来,一般大学要开展也有不少困难。当然,一个学期或一个学年的课程能否让学生熟练掌握史料素养我是存疑的。纯知识性的课程就一定和基本功绝缘吗,也不尽然。08-03
  • 韧勉
    本书作者是斯坦福大学历史教育课堂的教育专家,本书旨在向中学课堂传播专业的历史教学方法。全书强调了历史学角度的通识教育的意义。作者指出我们经常探讨读书专深与广博之间的关系,其实并不是天才才会具有广博的视野,而是应该让通俗大众,在受教育初期就接受广博的学科教育,以及接触到广博的文献材料类型,这样有助于大众迅速拓宽视野,且发现自己的学习方向。以新闻当中的社论漫画的读解为例,优秀的漫画并非低俗而没有意义。读懂一篇社论漫画需要极强的时代文化背景,超过30年的社论漫画,如果读者不具备足够的历史知识背景,大多看不懂。读书的精深体现在两方面,一是受过教育之后,就要学会用脉络化的知识分析方法,去理解你所阅读的材料,可以用学院化的方式输出,学以致用。第二是一定要学会一套专业化的研究范式。0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