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评论

  • 匆匆过客
    中国的小农就像抱住一根稻草的落水者,每当水面稍稍上涨就有被完全吞没的危险05-10
  • 鉤深致遠
    好,本书的前半部分个人收获最大。后面部分的讨论实际上深度有限。作者在30年代却秉持着非西方中心论的思想且贯穿全书,这一点非常难得。08-31
  • 朱雀
    作者系LSE教授,亲身考察了上世纪二十年代的契丹农业经济。他的主要诊断是“技术停滞”。他判的药方是加快加强建设农民合作组织,抵御“不在地主”的金融风险。但这是编户齐民啊哥……原子散沙化费拉不堪,建立不了一点。但凡组织凝聚力上来就被判成邪孝攵了捏。考察期间他发现国民正攵府滥权、倌猿不作为、垄断言论、拒绝批评,失望透顶遂而否掉了建立强大统一正攵治体系来帮助农业的第二药方。噢,还有第三药方,知识分子。但是(当然)他后来失望的发现这些知识分子成天在讲些“主义主义”和各种救世方案纲领,却对契丹县乡的实际行正情况说不清楚一点。“他们对海牙国际法庭的熟悉程度远甚于自己家门口的现实状况(类附表2)”。咋这么眼熟啊,未尸竟是百年老人!那么回到文本,三个药方全部作废,相当于,没有任何作用……10-19
  • 实名上网
    对20-30年代农业问题的观察十分有洞见,很多人把希望放在了提升当时农业生产效率上,要机械化要合作化,但合作化的问题最大,强制信贷助农到最后偏离成了盘剥农业的工具,托尼给的方案是改善农业市场条件,发展消费品工业,让农民从农村走出来,这在现在看只是古典经济学常见论断,但在当时那个意见纷纭的时候,却显得格外难得,可惜最后还都是导向了农业改革的生产主义12-10
  • 边走边唱
    其实可以不必读。作者此书面对外国人。试图用稀缺的数据(31年太平洋国际学会会议文字)来估算中国的土地人口和人均耕地面积,估量中国的农村与土地问题。本书最早出版于1932年,由于,除了思考角度何史料筛查的方法,书里的一切内容对今天来说实在是太不新鲜了。倒是很期待今天有中国人能够重写一遍这部书,好好讲讲我们今天的土地和农民。02-13
  • 永夜
    无需多言,因为这本书的字句我只会在未来一次次以各种方式或修正或补充或重述下去。才知道是小巴林顿·摩尔为这本书作的序,并坦言他的著作继承了托尼没有深入谈的一些问题,然而的确,托尼自有一种近似贵族式的(优美的)宽容,他正是出于这种态度为自身观察者的历史身份述职,以得出这份除却中肯的研究外,还有极其善好之用意在的报告,这恰恰在巴林顿·摩尔等之后的学者那里便并不多见了;不过诚如他所言,中国还没诞生出自己的马克·布洛赫或乔治·勒费弗尔,时至今日也很难否定这点;当意识到观点本来唯有以迂回作战的形式、凭借莫大的耐心才能传递,便也不至于因看到这部百年前的作品一如看到今日,感到任何失望,“你是否愿意再来一遍,并无数次地再来一遍?” 答案不必说出,自在心中。12-03
  • 猪晓得
    称得上是远见卓识,虽然资料很有限,但有中西比较的视野,还有基督教社会主义的情感,很真诚,处处是站在中国的角度来考虑问题。10-31
  • 星星冷得眨眼睛
    不爱看数字和表格,但还是觉得这个老外还是看懂了些中国的门道。02-23
  • 瓦妮莎
    2022.2.24 晚,阴天,冷。 读完。02-24
  • 卡皮迪恩
    影响了黄仁宇的一本书02-17
  • 不想起名字
    我感觉他说的我都懂,是我骄傲了吗???03-10
  • 神萍寫雨齋
    外部、宏观、经济、统计数据。社会经济调研方法对后来研究中国的学者有启发,相对中肯的欧洲人的态度也较为难得。但似乎整体呈现出来的洞察力有限。03-23
  • Cyborg.z
    上世纪30年代初的书,一半文字放到当下的中国依然适用。04-20
  • jumaomao
    很多问题我们至今尚未解决12-04
  • 北海高密
    经典的著作,虽过百年仍有智慧的光芒闪耀其中。02-19
  • 沙砾于飞
    1920-1930年代,一场没有终结的社会史论争04-16
  • 韧勉
    感觉说了好多,但又感觉有些隔靴搔痒啥也没说....11-28
  • 绿盆
    关于中国自古人力贱的传统,可以从这本书引申写篇文了。什么内卷、打工人,根源都在于我们这里向来土地贵而人贱,这是我们不幸的基础,我们便宜的血汗,换现在总体经济的繁荣。10-26
  • 不急倒
    翻译好,能读出托尼的务实。西方工业革命的物质基础不是技术,而是交通。交通好,才有商品流通的可能,否则成本极高。04-12
  • 狄狄
    关于农业中国的一部名作,其朴实而平易的风格,几乎掩盖了它在判断力上的锋芒。R•托尼极注意把东、西文明之间的不同性质、不同环境和发展的不同阶段区分开来,避免不公平同时也是不切实际的比较。一个如此务实且注重行政技术效果的人,自然会注意到中国式的“文牍政治”中的形式主义问题——重会议,轻实行,“就好像一台机器出了毛病,大家不去修理机器,反而坐下来写出一篇《论机器出毛病》的论文”。托尼则强调“重要的事情不是再去发表一些值得喝彩的原则”,而是实际应用那些原则。他对行政效率的关注,以及对中国社会长期以来下层行政技术能力薄弱的洞见,后来极大地启发了黄仁宇。0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