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评论

  • 鸣蜩凌午
    君臣一心和战略执行的重要性。10-06
  • 花满楼
    偶然性太大了,历史真的是这样发生的吗?06-04
  • 韧勉
    过往观点认为阿金库尔战役对于历史进程的影响很小或者几乎没有,它并没有导致英格兰土地易手或是政治格局的急剧转变。而且,从长远的角度看,英格兰人对于法兰西王位继承权的迷恋代价高昂,且最终徒劳无功,分散了本应用于解决更重要的问题的注意力。本书作者朱丽叶·巴克指出亨利五世的胜利为英格兰帝国在法兰西大地上的复兴奠定了基础。如果不是众多的法兰西王室官员以及职业军人都战死于阿金库尔的话,英格兰人在1417至1419年对诺曼底的征服就不可能完成得如此迅速。从道德上建立亨利五世对法兰西王位的继承权这一点上,阿金库尔战役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更为重要的是亨利五世已经证明了自己是英格兰真正的国王。虽然他的父亲通过夺权上位,但是上帝依旧选择用在阿金库尔的一场大捷表明了自己对他的垂青。10-02
  • 登坂望云
    本书名为阿金库尔战役,实际上作者花了大量的笔墨全景展示了亨利五世的这次对法战争,尤其是战争起因与动员部分着墨尤多。战争前期的阿芙乐尔战役所占篇幅也一点都不比阿金库尔少,强调了阿金库尔战役发生的偶然因素。本书优点和缺点都很明显。作者通过阿金库尔战役这个话题,将战前英法的战略态势、动员机制、内政外交等各个部分的脉络梳理得很清楚,考证颇为详实。不过作者有点用力过猛,在许多细节问题上也不惜大量堆砌案例,章节内也没有再用小标题,有点影响可读性。本书最大的问题在于头重脚轻,对于战后部分,作者不惜笔墨考证了双方战损、俘虏处置、凯旋仪式、纪念形式,但这些都是细节问题。而对于阿金库尔战役对战争和两国政局的影响几乎只字未提。作者在前言中提及对阿金库尔战役成果的争论,在自己书中反而把如此重要的部分给忽略了。11-26
  • 阿鱼
    它只是百年战争中短暂瞬间,因为以少胜多成了惊鸿一刻。作为防守方的法兰西,本该占据着天时地利人和,几番围堵跟随,却让阿金库尔这个小村庄成为英王享利五世的主场。胜者歌,败者哀,阿金库尔战役成了塑造英格兰民族意识的史诗,也成了法兰西王公贵族和骑士们的坟场——“阿金库尔的战死者不是第一批在欧洲的巨大坟场(即索姆河)的无名角落长眠的人,也不会是最后一批”。11-30
  • Edouard
    整体还不错,但是有些地方显得冗长,译笔流畅。12-06
  • 知非
    英国长弓手在两场战役中树立了不朽的威名 一是克雷西 二是阿金库尔 我一直想不通为什么在克雷西大败后,法国人还是会在阿金库尔犯下同样的错误。难道他们不会吸取教训么?这本书很好的解答了我的疑惑。英国胜利一在准备充分 二在敌人缺乏强有力的统帅。03-11
  • 伍德斯托克
    微信讀書 2022.3.4-3.13 03-13
  • 一星如月
    译者是我非常仰慕的一个历史写作者,当然这样说也不准确,他的文笔和思想是连我的老师,一位香港作家也欣赏的。这样一本书的出版,怎能不叫好。05-27
  • 宝木笑
    前期上单再凶悍,后期也还是射手的天下啊。大雨滂沱后的泥泞加上英军地面木桩的减速效果,让法军强大的骑兵终于落入前排被射手放风筝的绝境,攻速鞋+电刀+红叉+破晓又让英军射手达到每分钟10 支箭的恐怖攻速,最终的结局可想而知。但更厉害的还得是UP主莎士比亚,不管素材处理如何粗糙,但只要有吸引眼球的标题、朗朗上口的金句、敏感的话题、个性鲜明的人物,百万流量和十万点赞根本就不在话下。06-17
  • 泥豆尼痘昵
    虽然看过一点点关于那个时代的影视作品,但真正对欧洲中世纪历史产生感兴趣的是游戏,诸如瘟疫传说以及十字军之王系列,尤其是十字军之王3……读这本书令我再拾读《应仁之乱》的愉悦感,同样是对一起重要的历史事件从头到尾的细述,同样是令人目不暇接的海量人名及其过往经历(绝大多数人的一生都是在几句话中迎来终结,有点残忍却是真实),同样是详实的众多史料和相关参考文献,同样是人人企图掌控全局但即便是被描述为上帝忠实仆人(在利用宗教势力方面很有一手)、仁慈统治者(极其善于收买人心但对付潜在政敌绝不手软)、拥有难得一见的管理能力(英格兰在他管理之下的确国力走强)、军事天才(打仗指挥不能说逆天但绝对很强)、天命之子(年轻时被箭矢贯穿脸部而不死)等诸多主角光环的亨利五世都是凭强运抗下这场战役。历史比小说更充满戏剧性。07-14
  • 后浪
    世界史上最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之一,它是莎士比亚《亨利五世》戏剧的背景,在英美世界家喻户晓;它是百年战争英军三大捷中的最后一场,也是英格兰长弓手最辉煌的胜利。读懂阿金库尔战役,解码中世纪西欧的战争与社会。05-24
  • 伲凹
    多亏了莎士比亚,这个胜利的故事深深植根于我们的心中,可惊人的胜利之后。在莎士比亚若隐若现的阴影之外,读罢巴克的叙述,发自内心其战争的即时性丝毫未减——那陷入诡异寂静的破碎小镇,总萦绕心头挥之不去。06-05
  • 无异议
    年初看完《兰开斯特之王》以后对阿金库尔战役有了相当的兴趣,暑期正好买来一读。本书是同时面向大众和专家的作品,因此既有对战役研究史的梳理,也有对一般读者感兴趣的问题的详细探讨。亨利五世相比其父,堪称是一位模范国王。在阿金库尔战役乃至整个渡海作战的过程中,国王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他足够谨慎,通过稳扎稳打的方式接近自己的战略目标;又足够大胆,能在机会到来时将之牢牢抓住。不同于后世对英军长弓兵作用的强调,作者认为最终是大雨造成的泥泞和法军缺少集中指挥的状况为亨利挽回了劣势。战役呈现出的并非势均力敌的斗智斗勇,而是几近于一边倒的屠杀。法军的连续冲锋在不利地形和气候作用的加持下,像是一场持续不断的集体自杀。战役给法国人留下的历史记忆也因其后战争的延续与惨烈而不断发酵,最终成为某种足可代表中世纪的战争记忆。09-14
  • 刘小胖YO
    一本好书,一位伟大的君王,一场著名的战役,一段辉煌的历史。这位英年早逝的英雄到今天为止依然是英国最著名,最受欢迎,最受爱戴的君王。亨利五世给英国历史留下了太多惊喜,同时也留下了太多叹息。而阿金库尔战役是他人生最辉煌的顶点,也是百年战争中英格兰的荣耀巅峰。 本书可读性很强。阅读感受特别好。06-03
  • 陆钓雪de飘飘
    自幼年起,亨利就能熟练而流畅地读写英语、法语(钓雪按:对比莎士比亚《亨六五世》第五幕第二场)和拉丁语。和他的两个藏书家弟弟(贝福德公爵约翰和格洛斯特公爵汉弗莱)一样,他建立了一座相当大的(如果这也是传统意义上的做法的话)私人图书馆,其中收藏了古典学、历史学以及神学的书籍。亨利对于比较轻松的话题也饶有兴趣,比如他曾委托人创作关于狩猎的书籍,而且他所收藏的乔叟的诗《特洛伊罗斯与克丽西达》的私人抄本仍流传于世。他也会因为“歌曲和乐器而感到快乐”。也许是在威尔士长大的缘故(他在蒙茅斯出生),他在童年时期学习了弹奏竖琴,从此便与竖琴结下了不解之缘。许多年以后,正如亨利的吟游诗人们和礼拜堂中的乐师们一样,他的竖琴一直陪伴着他征战四方。他甚至创作了乐曲:由Roy Henry为礼拜仪式中复杂组曲里的一部分。05-27
  • 犬老师
    超斑的优秀译作《阿金库尔战役》里清晰地还原了这场战争史爱好者们既熟悉又陌生的英法对决。在阿金库尔泥泞的田地中行进的大部分是法军的步行骑士,而英格兰长弓手最大的作用就是迫使他们拉下了自己的面甲。通过作者对真相的还原,读者便不难理解法军溃败的诱因。如同赎罪日战争中立于驾驶舱外指挥战斗的以色列车长。亨利五世的破釜沉舟为英格兰收复诺曼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使得他的戎马生涯成为529年后,霸王行动中,鼓舞登陆盟军士气的传奇故事。06-02
  • 方塘
    这本书,以视为对克劳塞维茨《战争论》的精彩个案展示。全书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通往阿金库尔之路,在简要介绍英法两国国内形势后,浓墨重彩刻画了英国人的备战工作,比如通过增税、借款等方式开辟战争财源,通过外交手段解除外患以全力对付法国,士兵的招募,战船、武器、粮草等物资的筹集等等。第二部分阿金库尔远征,集中笔力再现了阿夫勒尔攻坚和阿金库尔战役,在克勒西战役之后,英格兰长弓兵又一次发挥奇效,给予法国骑士毁灭性打击。第三部分战后余波,考察了双发战死者名单,而亨利五世得胜归来后,到威斯敏斯特教堂向祖先英灵献祭,令人联想到欧阳修《五代史伶官传序》中对后唐庄宗李存勖攻灭世仇幽州刘仁恭、刘守光之后献祭祖庙的描写,“方其系燕父子以组,函梁君臣之首,入于太庙,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06-04
  • 闵中智
    过程中我满脑子都是抖森那张脸啊……0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