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评论

  • 原放
    被拖着读完,又累又喜悦,是没有过的读书体验。整本书被我涂画满了,可能没几个人会这么下功夫对付一本书,这也算对得住徐先生的辛苦译介了!02-17
  • 山风
    翻译有不少问题,但是作者本身水准很高,作为传记性研究已经非常难得了08-06
  • 我有一个小咪
    前面三章是对沃格林自传很好的补充与扩展,第七章沃格林革命讲到沃格林革命的消极含义是清除了马克思、弗洛伊德与实证主义这些现代性的领先潮流。05-31
  • 若愚
    我们一生,虽自知平庸,即便冒着背负更为沉重的平庸之名的危险,也无法抑制内心要去接近那些思想者的冲动,他们触摸神性,穷极人类阅读与思考的疆域,他们不朽。01-26
  • 四果堂主人
    前一半是《自传体反思》的注疏,强调沃格林思想的美国性特质(“常识和新科学”)。后一半是沃格林自《政治的新科学》后诸书的概要梳理,只求忠实于各书,不求在前后各书之间寻求统一性。03-20
  • 小小_崇延潭
    不错的梳理。补充生平及背景07-09
  • 西陆三光
    看到180页,实在太累了,大概我太蠢了。。。11-08
  • Golden Bough
    虽然有三分之一都是吹捧性的内容,但马屁拍得挺不错07-26
  • drowser
    作者反复在compact, differentiated, in-between, beyond, leap in being, symbol, experience等等这些关键词之间饶,译者至少得在前言里说明一下,为自己的译法做一下辩护吧?还有一个感受,作者的解释似乎始终不如他所引用的沃格林原话清晰。12-03
  • lucas
    很好,倾注了译者心血12-29
  • 存在之途
    不知是自己的问题,还是原作,还是译者。。很夹生的读完了。。。三星吧12-21
  • Biomass
    已经接触过原作的人不用再看……01-18
  • 银网子
    精彩。终于读完了,很辛苦,有收获。09-26
  • 江绪林
    美国之旅让沃格林欣赏到美国更优越的哲学背景,却也让其对《存在与世界》或海德格尔免疫【40】;说《费尔巴哈提纲》是无与伦比的诺斯替主义杰作【46】;对种族观念的分析有价值;《政治宗教》讨论意识形态问题;认为自己的最好术语是“自我显灵的反叛(egophanic revolt)”【95】;《政治的新科学》试图恢复古典路径的政治学:政治理论根本是一种历史理论,更深处是存在的叙事;在约阿希姆(Joachim of Flora)那里开始的思辨的诺斯替主义【122】;人必须被理解为“存在中的跳跃”即走向神圣,路径诸如犹太人的信仰、柏拉图式的哲学;发现秩序是通过意识(consciousness);沃格林提供了一个整全的意象。0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