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评论

  • Pulitzer
    “如果那些学会阅读就开始贪婪读书,生命被书籍拯救的人被文学系的寒气逼走了,人文学科的学习将会继续产生,只是它不可能产生希望。人文主义教育将仅仅变成进入上层社会的旋转门。”谨记,自勉,文学的底线在于它永远不能成为一门沉闷的社会科学。08-15
  • fulmina
    阅读心态基本一样,的确把理论书籍当做文学读物来看看其他人到底怎么想的。实用主义说不好,但反基础主义确实是的。政治方面的讨论有些看不懂,从而意识到自己是多么缺乏政治参与的经验……04-09
  • Y_Y
    感人的 论述 漂亮04-11
  • 周虎
    一些篇目很棒 但基本逃不出《偶然、反讽与团结》的大框架跳过了时事评论 感觉如果没有更好的哲学史基础的话很多内容会在头脑中沦为立场之争anyway 研究还是想做罗蒂 但是不想走英美 怎么办03-01
  • 輞川
    罗蒂说德里达:“他是在暗示我们假如没有将康德哲学融入我们的精神生活,那么事情会是什么样子,就像他的前辈们曾经暗示过如果我们没有把宗教融入我们的生活,那么事情会是什么样子一样。”文本和跳出文本的衔尾蛇,该吃人了。05-27
  • Rainer Weil
    虽然不同意罗蒂的很多观点,但罗蒂依然是我的英雄,他用清晰而直白的语言讨论了反基础主义和反本质主义的哲学是什么样子,我们需要将自我创造的“终极语汇”,将尼采、海德格尔、德里达、普鲁斯特留在私人领域,他们教会我们去拓宽自己对于世界和他人的体验,帮助我们再描述过往,使我们“更像一个人”。在此处,罗蒂几乎抱有一种人文主义批评家的信念,书不是万能的工具,但它是我们拥有的最好工具之一。值得注意的是,罗蒂所说的私人场域是指“应对孤独的方法”,而并不是“厨房和卧室”,因此某些“私人的就是公共的”并不矛盾。而在罗蒂所说的公共场域中,我们将使用罗尔斯、哈贝马斯等人的自由主义语汇,以可理解的语言讨论实际事务,而不是用“文化”这样的抽象概念转移工作的重心。罗蒂对于身份政治的警觉是精准的,希望未来更好的人应团结起来。07-29
  • 梦德
    只读了《从自我中心中获得救赎》这一篇,感觉还不错。很当下,但也很啰嗦!04-29
  • Sternhaufen
    哲学和文学的关系最后其实是个文体学的问题,把哲学看作一种过渡性文体,最后就落到相当经验的层面上了。08-10
  • 游荡的布鲁姆
    罗蒂极力推崇哈罗德·布鲁姆,将文学经典的启示和救赎地位拉上神坛,主动消解哲学和宗教的基础及威望,毫无疑问,持续不断地阅读文学经典是会让人增加所谓的“自律性”和并且去除“自我中心”,让你变成一个更好的人,但是对于政治和整个世界的作用,我觉得还是应该持保留的意见。12-31
  • Alex
    第一个给五星的专业书哦12-25
  • 老饭桶
    想看罗蒂谈昆德拉才买的05-25
  • Nieaaa
    “在文学和哲学领域,我们传统上一直能够吸引的那些年轻人,绝大多数是浪漫的、不合实际的和理想主义的书虫。那些学生都因为意识到阅读一本书就能够改变他们的生活而感到震惊和感动,因此他们希望在我们的课堂上读到更多这样的书。”12-25
  • Scipio
    一个在美国不太受到重视的思想家,不知道为何在国内受到热捧。蒯因说,罗蒂总是误解我的意思。08-10
  • 琴酒
    我有些不知道该怎么评论这本简短易懂但是让我数度哭出来的小书。对啊,那个因为读小说而改变了一生,那个像巴什拉所说每天向阅读之神作出了贪婪祷告的读者,那个希望文学可以短暂的离开文化研究希望诗学系存在,扎扎实实的体会到布鲁姆罗蒂和昆德拉所说的想象的人,就是我啊,就是到现在为止,还是会读书读到热泪盈眶的我啊。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