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读书
阅读
传说是天帝藏书的地方
首页
读书
历史传记
向您告知,明天我们一家就要被杀
举报
书名
向您告知,明天我们一家就要被杀
作者
菲利普·古雷维奇
格式
AZW3,EPUB,MOBI
评分
9
ISBN书号
9787305230677
出版年
2020-7
出版社
南京大学出版社
页数
340
定价
56.00
装帧
平装
标签
历史
非洲
豆瓣评论
窗边小老鼠
法不责众、乌合之众。杀戮可以被原谅吗?如果有人刻意将之抹杀,你会选择复仇吗?我想我会的。最后的“克林顿高光时刻”看得我一脸蒙圈。不知是翻译的原因还是什么,有些句子难读。
03-31
malingcat
电影《卢旺达饭店》的主人公,后来还是被起诉了罪名。1994年80万人被屠戮的人道主义灾难,不是一部电影可以容纳,人的复杂性也不是一个角色能够概括。殖民政府拉一族打一族制造的深刻矛盾,维和部队的迅速撤退,国际社会的袖手旁观,一一被写到,本书赢得非虚构写作奖项,实至名归。
09-21
脑坑少年
非常非常棒的一本书。作者用笔十分克制,且尽量保持中立。采访了很多事件当事人,从不同角度去描述这段历史。很难想象并不久远的时间线上,还有这么一场惨烈的种族灭绝大屠杀
03-26
划桨已断
这本书跟想象的不太一样。本来我以为会揭露大屠杀的起因,经过,结果。作者确实也揭露了:“前殖民地时期的不平等;狂热的专横政策和等级分明的中央集权体制;含米特神话和比利时人统治下激进的两极化;开始于1959年胡图族革命的杀戮和驱逐;80年代晚期的经济崩溃;哈比亚利马纳拒绝让图西族难民回国;多党制的困境;“卢旺达爱国阵线”的袭击;战争;胡图力量的极端主义;宣传;大屠杀的演习;大规模的武器进口;通过权力的分享和整合所达成的和平对哈比亚利马纳的寡头政权所造成的威胁;极度的贫困、无知、迷信;恐惧、顺从、局促不安的农民(他们大多酗酒);外部世界的无动于衷…”但后期讲了很多邻国扎伊尔和蒙博托的事情,让事情的主线瞬间混乱,结构整体比较松散。后半部分我越读越困…
03-24
成知默
“埋葬死者,而非真相”,如同卢旺达流行T恤上的口号所宣扬的那样,作者数年来多次深入第一线对卢旺达大屠杀与种族灭绝的跟踪报道,正是对真相的孜孜以求。对政府高层领导、加害者与幸存者、国际成员组织等各方人士的采访,各方立场、行动与视角的冲突与碰撞,作者对卢旺达种族灭绝的重构,不仅仅是对大屠杀风暴之中与劫后重建现状的忠实记录,更从源头分析其历史动因与演变:它不仅仅是敬畏权力、服从权威之下的狂热暴动,而是含米特神话与殖民统治下激进的两极化、种族对立与以恐吓和服从为基础的等级秩序、经济崩溃与极端贫困、国际社会的袖手旁观共同作用之下的恶果,当“我们或是他们;杀人或是被杀”成为条件反射式的习惯,种族屠杀在所难免。被屠戮后的卢旺达重建与和解之路仍困难重重,“这一页还没有翻篇,关于大规模屠杀的报道仍不断涌现”。
05-06
丑东西
和笔力同样令人动容的,是不曾消失的人性。
08-01
pain grillé
20/10/4 读完后发现“图西族”的百度词条都改了,谢谢引进这本书。(翻译真的很烂,纪实类英语作品确实难翻,但是这本书也确实翻得很烂!)
10-10
大抒
虽然历史学家一直在说“历史总是会轮回,发生过的事儿总会再次发生”,但可能以前并不太有感触。可经历了这次疫情,再结合这场发生在1994年屠杀,你会说历史学家真的太智慧。想想如果有一天政府告诉你,你可以放心的杀死另一群人而不用受到法律的制裁前,你会不会也和大部分参与屠杀的胡图族一样,杀一些人,同时也救一些自己喜欢的人?
09-02
马富贵早日发财
卢旺达的独立之路真是残酷又血腥,政客们啊还真是都一个德行,作者真是太棒了
08-06
原应叹息
本來對這個題材居然能出版是有點兒疑惑的,然而發现作者的觀點是“以美國為首的國際社會”的忽視導致了盧旺達國內局勢惡化的時候,就釋然了。
10-10
西窗随笔
这是一本了不起的杰作,堪称伟大的非虚构作品。读的时候窒息,读完之后虚脱。每一页都是对整个人类社会的审判,对屠杀者的审判,也是对沉默者的审判。没有救赎,只有卢旺达饭店的经理和吉塞尼学校的姑娘们展现出了如格罗斯曼所说的“在巨大的恶碾压之下出于本能的善”,带来些许希望,一丝微光。“‘剧终,是一项了不起的发明,在这里我们也有故事,但从来没有‘剧终’。”从奥斯维辛到古拉格、夹边沟,从来都没有剧终。
01-15
Fabio法布
作者将这场屠杀的来龙去脉仔仔细细地爬梳,呈现在读者面前的几乎是一幅条理清晰的结构图,读完后可以对卢旺达大屠杀有一个相当细致的了解。大屠杀并非不负责任的西方世界一言概之的所谓“煽动性群体暴力”,相反,胡图族对图西族的憎恨有着相当深刻的历史根源性问题,其复杂程度绝不亚于欧洲大陆的排犹传统:包括图西族长期统领王室、两民族的种族天性导致的天然职能分工差别、比利时殖民时代的影响、联合国维和行动和人道主义救援的迟钝缓慢等等。怀有猎奇欲而来的读者恐怕要失望,因为描述大屠杀本身所占的篇幅不大,对于惨剧的因由和大屠杀带给卢旺达前途的深刻剧变着墨较多,说众人皆有罪很容易,但这本书中作者将所有一切挖掘得很深很深,总之,是一部相当有水平、有深度的非虚构作品。
11-15
恶鸟
事实惨烈到让人怀疑信仰
08-19
Ashen
全世界都在谈论卢旺达大屠杀,可曾有谁亲眼见证真相?又有谁敢于去见证?菲利普是那个伟大的勇敢者。他走向刀口下的幸存者,走向全程漠视的旁观者,走向杀人的恶魔。他跨进铺满尸骸的教堂,压抑着奔涌的情绪,用一双冷眼望向这处人间地狱,心是滚烫的。
08-05
沧浪
这是一本令人掩卷沉思的书,悲剧在屠杀之中,更在屠杀之后。根据法律,所有杀人犯都应被判处死刑,但在一场百万人遇难的大屠杀之后,死刑却是那些炮制和煽动惨案的精英领袖的“特权”。法不责众,数不尽举起屠刀的平民为自己找到了开脱的借口。他们还会与受害者比邻而居,仿佛一切都不曾发生。类似的事情,在西班牙、智利和东方都曾发生,前不久一位老师研究西班牙转型案例过后,陷入抑郁长达半年,想必正是由于无奈的妥协。与施暴者和解,何尝不是又一重伤害呢?
08-18
羊小熊
《卫报》百部最伟大非虚构图书之一,真正在事件发生之时逼近风暴中心的作品。原版书的封面是风平浪静的一个海滩,看起来就像汽车旅馆墙上的装饰画,当时还觉得这种封面怎么卖……读完后才回过味来,这样一个故事实在太压抑和残酷了,像汽车旅馆装饰画的封面或许能够让人透口气。如果不论预算和其他因素,我心中最理想的封面图其实是安妮·莱博维茨1994年在卢旺达拍的照片,教堂墙面上印着的小孩试图逃跑的血脚印,与这本书记录的故事相互印证,没有那么直接和残酷,但更有想象空间。【可做书注定是一件要被预算和其他因素限制的事……
07-23
豆瓣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