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评论

  • 表徵齋主人
    源流之作,基本每个议题现在都能找到专著——史语所新史学界可总结矣。06-07
  • 志于匏
    當時非常跨時代的一個會,杜正勝之新史學派在中研院的早期試驗田之一。好像是一個挺長的項目(情感史讀書會還是什麼的)的結案研討,所以南港學派的各位思路多少有點相似。王鴻泰寫青樓與名妓當年好像還被大佬批評過,但是非常早就看出妓女與青樓的信息傳遞與社交節點功能,很厲害。張壽安一篇算是研究清代禮學實踐的早期嘗試,雖然我到現在還是有點抓不准張老師的那個禮學革命到底是什麼。于君方那篇比十年以後寫的觀音研究專書淺了不少,那個時候可能因為研究環境,對現實中的女性身份如何影響宗教形象還沒有特別深入的分析。熊秉真基本上已經見到後面童年研究的雛形。從導言中他們自己設定的目標來看,開創有功但突破不足,作為前期成果已經很不容易了(突然發現醫療史的諸位大佬都沒出現,但是十年後的情欲史研究可是醫療史撐起半壁江山)06-13